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吃什么呕什么
发病时间:一天一夜
化验检查结果: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下午去打了针,回到家还是吃什么吐什么
小儿呕吐是小儿常见的症状,见于不同年龄的多种疾病.呕吐是由于食管,胃或肠道呈逆蠕动,并伴有腹肌强力痉挛性收缩,迫使食管或胃内容物从口,鼻腔涌出,严重呕吐甚至使病儿呈呼吸暂停的窒息状态.
呕吐发生的原因是多种的,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①消化道器质性梗阻:食管,胃或肠内容物下行受阻,而被迫逆行以至呕吐.如,先天性消化道发育畸形,(不同部位闭锁或狭窄);较大小儿则多为后天性肠扭转,套叠,梗阻(如常见的蛔虫梗阻);呕吐同时伴有其他消化道梗阻症状(如腹胀,便血,无大便).
②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由于炎症对于胃,肠刺激可呈反射性呕吐,常伴有腹痛,呕心,腹泻,腹胀(如肠炎,胃炎,阑尾炎).
③消化道功能异常:是很常见的呕吐原因.如发生在各种全身性感染和代谢障碍等情况时,常伴有发热,食欲减退,呕心,腹胀等其他感染中毒症状.
④脑神经系疾病:不同病因发生颅内高压症状,脑膜刺激症或颅内占位性病变,则引起中枢性喷射性呕吐,呕吐前多不伴恶心,而有其他神经性症状(如头痛,嗜睡,昏迷,惊厥).
⑤各种中毒:包括毒物对胃肠道局部刺激及毒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而致吐.
中医认为小儿呕吐的原因主要为:
①饮食不节,喂养不当:如乳食过量,恣食肥甘,生冷及难以消化之食物,乳食积滞胃中,引起呕吐.
②胃有积热:由于乳母喜嗜油煎,辛辣食品,乳汁蕴热,儿食母乳,以至积热于胃;较大儿童过食辛热之品,热积胃中;感受夏秋湿热,蕴于中焦,皆可致脾胃升降失职,导致胃气上逆而发生呕吐.
③脾胃虚寒:若乳母平时喜食寒凉生冷之品,乳汁寒薄,儿食其乳,脾胃受寒;亦可因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寒,易受客寒;或小儿过食瓜果生冷,因冷生寒;或病程中过服苦寒攻伐之剂;或感受风寒之邪,..均可使寒凝中脘,中阳不运,胃失和降,寒邪上逆,发为呕吐.
④肝气犯胃:小儿亦有情志活动,如环境不适或所欲不遂,或遭受打骂等,均可产生情志怫郁,导致肝气不畅,横逆犯胃,气随上逆而致呕吐.
⑤跌仆惊恐:小儿发育未臻完善,神气怯弱,易受感触,如目睹异物,耳闻异声,突然跌仆,卒受惊恐,惊则气乱,恐则气下,以致气机逆乱,扰动肝气,肝胆不宁,致肝气横逆犯胃,气随上逆,肝胃不和,而致呕吐.
呕吐是小儿常见的症状.小儿的许多常见疾病都能引起呕吐.虽然大多数孩子不需要治疗也会很快止吐,但作为家长,你一定担心孩子发生严重问题或渴望孩子更好,所以你应该尽可能学习关于呕吐原因的知识,并在孩子呕吐时,知道如何处理.
小儿呕吐的原因:
根据孩子的年龄不同,呕吐的常见原因也有很大差异.
新生儿呕吐的主要原因有:
一,幽门肥大性狭窄
幽门是胃的出口,是通往肠道的一个“关卡”.由于幽门肌肉畸形增厚,肥大,水肿,通往肠道的“关卡”只能打开得很小,使胃内的食物不能顺利进入肠道.胃壁肌肉强烈收缩,使食物进入肠道的阻力很大,于是就从嘴里返流出来.
患先天性幽门肥大性狭窄的新生儿,出生后一切正常,偶然在吃奶之后吐几口奶.但是到了十天左右,呕吐次数逐日增多,吐出的奶量也越来越多.
二,肠梗阻
新生儿时期的肠狭窄与肠闭锁引起肠腔不通是严重的疾病.治疗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而早期发现的关键在认识这种病的表现.
患以上疾病的新生儿,肠道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而停顿,引起肠腔不通畅.婴儿在出生后一天就开始出现呕吐,而且是越吐越剧烈,可能吐?出唾液,奶块,黄绿色的胆汁,肠液,甚至是大便样的东西.小儿的全身情况恶化,没有胎粪排出,或仅有很少胎粪,或有青灰色的粘液样物排出.如畸形位置高,腹部可能不胀,反之可出现腹胀.
三,肠旋转不良
肠旋转不良也是引起呕吐的一种常见病.患有肠旋转不良的小儿和正常新生儿一样,在24小时内就排出墨绿色的胎粪,吃奶也很好.但是到了出生后第3-5天,却开始出现呕吐,次数多少不一,时轻时重.有些小儿呕吐可自行缓解一段时间.
幼儿呕吐的原因与新生儿,婴儿有较大的区别,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 消化道疾病:急性胃肠炎,肠套叠,肠梗阻,肝炎,阑尾炎,胰腺炎等.
2.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由于颅内感染,肿瘤或其他原因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均可发生呕吐.如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脑肿瘤,硬脑膜下出血等,但这种呕吐性质为喷射性呕吐.
3. 全身感染性疾病: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遇到剌激容易发生过强反应,一些消化道外的感染性疾病在成人不会引起呕吐,但在小儿却容易发生呕吐,如呼吸道感染,败血症等.
4. 周期性呕吐:这是一种反复发作,阵发性的呕吐.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好发于2-4岁的小儿,青春期前可自然停止发前可自然停止发作.呕吐期间可能无症状或体征,亦不能提示某一器官或系统有疾病.发作时呕吐频繁,呕吐物开始为吃下的食物,以后为胆汁与胃液,早期即出现酸中毒.
小儿呕吐的治疗
多数情况下,呕吐无需治疗也可以自行停止.如果没有医生的指导,不要给孩子使用任何处方或非处方药物.
如果你孩子正在呕吐,尽可能让他俯卧或侧卧,这样可以减少呕吐物被吸入气管和肺的机会.
当孩子持续性呕吐时,你必须确信孩子有无脱水(脱水是指身体失去了大量水分,以至于难以有效地发挥功能).如果脱水非常严重,就会威胁生命.为防止脱水,应确保孩子饮用足够多的水分,以补充因呕吐丧失的水分.如果继续呕吐,应及早就医.
由任何原因引起呕吐疾病的最初24小时内,避免让孩子进食固体食物,鼓励孩子吸吮或饮用清澈的液体,例如白开水,糖水(120毫升水中溶解1/2茶匙糖2.5毫克),冰棒,明胶水(1茶匙(5毫升)食用明胶溶解于120毫升水中)和适当的电解质溶液(儿科医生推荐).饮用液体不仅有助于防止脱水,也可减少因食用固体食物刺激导致进一步呕吐的可能性.
下面的一些指导原则可用于孩子呕吐后的液体补充:
1. 在最后一次呕吐后2~3小时,每半小时到1小时给孩子饮用30~60毫升冷水,喝4次.
2. 如果你继续给孩子饮水,每半小时给60毫升电解质溶液(代替清水).
3. 保持喂养2次,增加半强度的配方乳或牛奶(根据年龄不同),持续将饮水量增加到每3~4小时90~120毫升.
4. 如果在12~24小时后,孩子没有呕吐,除了继续给他大量的清流质食物外,逐渐恢复孩子的正常饮食.多数情况下,孩子必须待在家中,给予12~24小时液体饮食.儿科医生一般不推荐使用药物治疗呕吐.
5. 如果孩子呕吐时伴有腹泻,要由儿科医生指导如何给予液体和恢复固体饮食.
6. 如果孩子不能进食任何清澈液体或症状更加严重,儿科医生需要检查孩子,并进行血液,尿液和X光检查,以明确呕吐的原因,有时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