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网五官科 → 我眼睛有点斜视,注意力集中的时

我眼睛有点斜视,注意力集中的时

保密 | 0个月 2009-10-12 14:02:29 3人回复 来自

健康咨询描述: 我眼睛有点斜视,注意力集中的时候是正常的.一般是用右眼看东西,左眼就外斜.左眼看东西右眼外斜.暂时不能做手术.请问有什么物理训练方法先试试矫正吗?

回复区

刘桂云
刘桂云 长治市妇幼保健院   主治医师 擅长: 儿童龋齿,牙髓炎,根尖炎,牙外伤等常见口腔疾病的诊 帮助网友:6462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0-12 14:04:54 我要投诉

      斜视的治疗方法,因斜视的类别不同而异,一般可分为手术疗法与非手术疗法.
      (一)手术疗法乃以手术的方法调整外眼肌的强度与附着点的位置,使眼位趋于正常.先天性内斜视与上下斜视大多需要手术治疗,非调节性而且斜度大的斜视通常亦需要借着手术的方法来矫正.
      (二)非手术疗法:并非所有的斜视都需要手术治疗,如果是调节性内斜视,只要戴上适当的远视眼镜或双光镜就可以矫正.如果并有中高屈光异常,亦常需配戴眼镜来矫正,另外可借着轴矫正训练的方法来帮助两眼单视能的恢复与增加融像能力.例如以视轴矫正训练机来训练,或者配戴棱镜镜片……等.如果并有弱视,则弱视的训练亦是不可或缺的治疗
      

陈绵刚
陈绵刚 医师 擅长: 主要擅长牙髓炎、固定烤瓷牙修复、牙齿不齐矫正、龋齿 帮助网友:31384称赞:3020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0-12 14:07:44 我要投诉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前者以眼位偏向颞侧,眼球无运动障碍,无复视为主要临床特征;麻痹性斜视则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并伴眩晕,恶心,步态不稳等全身症状.斜视病因复杂,现代西医学除针对病因及手术治疗,对病因不明者,尚无理想方法.
       针灸治疗目偏视,在中医古籍文献中,未查阅到有关记载.现代用针灸治疗斜视的早期临床文章,见于1958年[1].但到60年代末,资料仍不多,且以治麻痹性斜视为主.自70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本病的治疗得到了针灸界的关注.尤其是共同性斜视,在幼儿中发病率较高,而现代医学又缺乏有效的措施,故成为针治重点.治疗方法上,以针灸为主.近年用梅花针按辨证分型叩刺治疗,取得较好的经验.此外,用电针,头针,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磁电疗法以及传统的隔核桃壳灸等,都有一定疗效.
       针灸对麻痹性斜视和共同性斜视都有效果,其有效率均在80~90%左右.
       【斜视的危害】(成都科健唯美眼科医院)
       首先是外观的影响,这也是使患者就医的主要动机.
       更重要的是,斜视影响双眼视觉功能,严重者没有良好的立体视力.立体视力是只有人类和高等动物才具有的高级视觉功能,是人们从事精细工作的先决条件之一.如没有良好的立体视觉,在学习和就业方面将受到很大的限制.
       大部分斜视患者都同时患有弱视.由于斜视患者长期一只眼注视,另一只眼将造成废用性视力下降或停止发育,日后即便戴合适的眼镜,视力也不能达到正常.
       在儿童时期患上斜视还会影响全身骨骼的发育,如先天性麻痹斜视的代偿头位,使颈部肌肉挛缩和脊柱发生病理性弯曲,及面部发育不对称.
       【治疗】
       皮肤针
       (一)取穴
       主穴:正光1,正光2,风池.
       配穴:据辨证分型取穴.
       肝血不足型:眼斜,发病与高热抽搐有关,目干畏光,急躁头痛,口苦多梦,脉细稍弦或小数,苔薄白.
       肝俞,胆俞,内关,百会.
       脾气虚弱型:眼斜,视物不清,面色(白光)白,神倦纳少,头晕体瘦,时有便溏,脉细弱或缓,苔薄白.
       脾俞,胃俞,中脘,百会,内关,足三里.
       肾虚型:眼斜,多自幼发病,屈光度较薄,视力较差,头晕发枯,面色欠华,常有遗尿,苔薄或净,舌质淡或尖红.
       肾俞,肝俞,胆俞,大椎,腰椎两侧,内关.
       调理巩固:眼位已正或基本恢复,视力未达到正常:
       胸椎8~12,腰椎两侧,百会,大椎,肝俞,胆俞,脾俞,肾俞,中脘.
       (二)治法
       主穴每次均取.配穴据证型酌加.在具体选穴时,则分三阶段,第一阶段为有屈光不正者,先增进视力,配穴之内关必加;第二阶段是在上述基础上纠正斜视,则百会或肝俞,胆俞每次必加;第三阶段为巩固阶段,则均酌取最后一组配穴.
       采用普通皮肤针或电梅花针叩刺.如为电梅花针,则将特制的电梅 针针具接通晶体管治疗仪,用直流电,电压9伏,电流以强度小于5毫安,以病人耐受为度.然后在每一穴区之0.5~1.5厘米直径内作均匀叩打,计20~50下.胸腰椎两侧,由上至下各叩打3行.第1行距脊椎1厘米,第2行距脊椎2厘米,第3行距脊椎3~4厘米.如用普通皮肤针,叩打方式同上,力求用腕力弹刺,力量以中等强度为宜,至局部出现明显潮红为度.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停针半月后,继续下一疗程.患者在治疗期间坚持自我按摩两侧之正光1和正光2,每次50~100周,每日早晚2次.
       (三)疗效评价
       本法主要用于治疗共同性斜视,对象以20岁下的青少年为宜.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眼位复正,视力增加到1.0以上.显效:眼位复正或基本复正,视力增加3行,但未到1.0;或斜视程度减少一半,视力增加到1.0以上.有效:眼位基本复正,视力增加1~2行;或斜视程度减少不到一半,但视力增加2行以上.无效:无改善或改善未达到有效标准.
       共治共同性斜视103例,共180只眼.以上述标准评定,痊愈57只(31.0%),显效101只(55.5%),有效21只(11.5%),无效3只(1.7%),总有效率为98.3%.内斜视比外斜视疗效好,斜视程度在15度效果较好[2].
       体针加穴位贴敷
       (一)取穴
       主穴:四白,合谷,球后.
       配穴:内斜肌麻痹:阳白透鱼腰,瞳子{1}透丝竹空;外斜肌麻痹:攒竹透睛明,四白透承泣.
       (二)治法
       主穴每次均取,四白,球后针患侧,合谷选任1侧,左右交替.配穴据症而取.令患者取卧位(如患儿不合作,可由家属抱坐).四白穴应摸准穴位进针,以引出触电感为佳,球后针深1.5寸,使眼眶酸胀感明显,合谷局部得气.透穴要求进针快,沿皮下送针须慢.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刮针柄半分钟.如为不合作小儿,可采取快速进针,轻度捻转不留针法,不予透刺.针后,可在配穴取1~2穴贴敷马钱子片,用胶布固定,酌情保留12~24小时.每日或隔日针刺贴敷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周.
       马钱子片炮制:先将马钱子加适量水浸泡1个半小时,再加入适量绿豆加热,直煮至绿豆开花,取出马钱子,趁热去皮,并切成片,晒干贮存于干燥容器配.
       (三)疗效评价
       本法主要用于麻痹性斜视.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眼肌力恢复,斜视和复视消失.有效:眼肌力部分恢复,斜视改善,尚残存复视.无效:治疗后未见改善.
       共治麻痹性斜视81例,痊愈49例(60.5%),有效为25例(30.9%),无效7例(8.6%),总有效率为91.4%[3~5].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内斜视,①瞳子髎,风池,四白,太冲;②球后,太阳,目窗,外关;③丝竹空,鱼腰,头维,光明.
       2,外斜视,①睛明,眉冲,鱼腰,合谷;②攒竹,风池,四白,太冲;③下睛明,光明(头),曲差,京骨.
       下睛明穴位置:睛明穴下0.2寸许.
       (二)治法
       据症而取,每次取1组穴,3组穴轮用.双眼斜视取双侧,单眼斜视取单侧.眶内穴位宜慢慢刺入,不作大幅度捻转.风池穴进针时,针尖对准对侧眼球,强刺激促使针感达到眼部.小儿速刺入,捻转半分钟左右即出针.其余进针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15分钟行针1次.每日或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日.
       (三)疗效评价
       本法适宜于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患者.
       共治230例,痊愈125例,显效35例,有效43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88.3%[6,7].
      
      

zj兴医生
zj兴医生 其他 帮助网友:268称赞:12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0-12 14:10:18 我要投诉

      治疗方法借鉴:
      皮肤针(一)取穴主穴:正光1,正光2,风池.配穴:据辨证分型取穴.肝血不足型:眼斜,发病与高热抽搐有关,目干畏光,急躁头痛,口苦多梦,脉细稍弦或小数,苔薄白.肝俞,胆俞,内关,百会.脾气虚弱型:眼斜,视物不清,面色(白光)白,神倦纳少,头晕体瘦,时有便溏,脉细弱或缓,苔薄白.脾俞,胃俞,中脘,百会,内关,足三里.肾虚型:眼斜,多自幼发病,屈光度较薄,视力较差,头晕发枯,面色欠华,常有遗尿,苔薄或净,舌质淡或尖红.肾俞,肝俞,胆俞,大椎,腰椎两侧,内关.调理巩固:眼位已正或基本恢复,视力未达到正常:胸椎8~12,腰椎两侧,百会,大椎,肝俞,胆俞,脾俞,肾俞,中脘.(二)治法主穴每次均取.配穴据证型酌加.在具体选穴时,则分三阶段,第一阶段为有屈光不正者,先增进视力,配穴之内关必加;第二阶段是在上述基础上纠正斜视,则百会或肝俞,胆俞每次必加;第三阶段为巩固阶段,则均酌取最后一组配穴.采用普通皮肤针或电梅花针叩刺.如为电梅花针,则将特制的电梅 针针具接通晶体管治疗仪,用直流电,电压9伏,电流以强度小于5毫安,以病人耐受为度.然后在每一穴区之0.5~1.5厘米直径内作均匀叩打,计20~50下.胸腰椎两侧,由上至下各叩打3行.第1行距脊椎1厘米,第2行距脊椎2厘米,第3行距脊椎3~4厘米.如用普通皮肤针,叩打方式同上,力求用腕力弹刺,力量以中等强度为宜,至局部出现明显潮红为度.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停针半月后,继续下一疗程.患者在治疗期间坚持自我按摩两侧之正光1和正光2,每次50~100周,每日早晚2次.(三)疗效评价本法主要用于治疗共同性斜视,对象以20岁下的青少年为宜.疗效判别标准:痊愈:眼位复正,视力增加到1.0以上.显效:眼位复正或基本复正,视力增加3行,但未到1.0;或斜视程度减少一半,视力增加到1.0以上.有效:眼位基本复正,视力增加1~2行;或斜视程度减少不到一半,但视力增加2行以上.无效:无改善或改善未达到有效标准.共治共同性斜视103例,共180只眼.以上述标准评定,痊愈57只(31.0%),显效101只(55.5%),有效21只(11.5%),无效3只(1.7%),总有效率为98.3%.内斜视比外斜视疗效好,斜视程度在15度效果较好[2].体针加穴位贴敷(一)取穴主穴:四白,合谷,球后.配穴:内斜肌麻痹:阳白透鱼腰,瞳子{1}透丝竹空;外斜肌麻痹:攒竹透睛明,四白透承泣.(二)治法主穴每次均取,四白,球后针患侧,合谷选任1侧,左右交替.配穴据症而取.令患者取卧位(如患儿不合作,可由家属抱坐).四白穴应摸准穴位进针,以引出触电感为佳,球后针深1.5寸,使眼眶酸胀感明显,合谷局部得气.透穴要求进针快,沿皮下送针须慢.均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刮针柄半分钟.如为不合作小儿,可采取快速进针,轻度捻转不留针法,不予透刺.针后,可在配穴取1~2穴贴敷马钱子片,用胶布固定,酌情保留12~24小时.每日或隔日针刺贴敷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周.马钱子片炮制:先将马钱子加适量水浸泡1个半小时,再加入适量绿豆加热,直煮至绿豆开花,取出马钱子,趁热去皮,并切成片,晒干贮存于干燥容器配.(三)疗效评价本法主要用于麻痹性斜视.疗效判别标准:痊愈:眼肌力恢复,斜视和复视消失.有效:眼肌力部分恢复,斜视改善,尚残存复视.无效:治疗后未见改善.共治麻痹性斜视81例,痊愈49例(60.5%),有效为25例(30.9%),无效7例(8.6%),总有效率为91.4%[3~5].体针(一)取穴主穴:分2组.1,内斜视,①瞳子髎,风池,四白,太冲;②球后,太阳,目窗,外关;③丝竹空,鱼腰,头维,光明.2,外斜视,①睛明,眉冲,鱼腰,合谷;②攒竹,风池,四白,太冲;③下睛明,光明(头),曲差,京骨.下睛明穴位置:睛明穴下0.2寸许.(二)治法据症而取,每次取1组穴,3组穴轮用.双眼斜视取双侧,单眼斜视取单侧.眶内穴位宜慢慢刺入,不作大幅度捻转.风池穴进针时,针尖对准对侧眼球,强刺激促使针感达到眼部.小儿速刺入,捻转半分钟左右即出针.其余进针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15分钟行针1次.每日或隔日1次,12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7日.
      斜视出院后注意事项:避免全身感染.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点眼药水的方法.首先家属或病人将手洗干净,然后病人取仰卧位,嘱其眼睛向上看,家属或病人左手拇指食指分开上下睑,拇指向下轻拉下睑,右手持眼药瓶,将眼药点于下穹窿部,嘱其轻转眼球后闭目1-2分钟,用吸水纸拭去流出的药液.点眼药时瓶口距眼睑1-2厘米,勿触及睫毛,同时点两种药物以上者每种药间隔3-5分钟,每次点1-2滴,混悬药液如氟美龙用前要摇匀.注意用眼卫生,不要过度用眼,揉眼,避免眼睛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注意营养摄入要均衡,忌烟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对有屈光不正的患者,术后需及时配镜治疗.对于部分调节性内斜视的儿童,术后应带原矫正眼镜,且尽量不用近距离视力,以免调节而至内斜视的复发.如有弱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弱视训练.定期复查.
      
      以上是对“我眼睛有点斜视,注意力集中的时”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疾病百科| 斜视

挂号科室:眼科

温馨提示:
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临床上把由于眼球位置或运动异常所引起的双眼视轴分离称为斜视,其是较常见的一类眼科疾病。斜视按患者是否有眼外肌功能障碍可分为共转性斜视和非共转性斜视两大类。共转性斜视又称共同性斜视,为各眼外肌功能正常,...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用眼姿势不良者 常见症状:眼球偏向颞侧、可伴有运动障碍[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快速问医生下载
左眼斜视手术怎样矫正 左眼有点斜视怎么治疗 散发性脑炎会出现斜视吗 震颤麻痹会导致斜视吗
1 2 3 4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复方石斛片

复方石斛片

滋养肝肾,益气明目。本品用于昏眇内障,视力减退,...[说明书]

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

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

用于诊断及治疗为目的的散瞳和调节麻痹。 ...[说明书]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关闭

loading

看病 男科 妇科 癫痫 性病 养生 新闻 白癫风 牛皮癣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

快速问医生二维码
医师的追问
赠送医生锦旗:赠送医生锦旗是对医生回复的一个认可及鼓励!
赠送不赠送
返回
支付金额: 赠送医生锦旗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支付
关闭投诉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