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网内科 → 我十天前开始服用益耳通窍丹,但

我十天前开始服用益耳通窍丹,但

保密 | 0个月 2009-10-12 19:27:59 4人回复 来自

健康咨询描述: 我十天前开始服用益耳通窍丹,但治疗效果并不明显,耳鸣持续在响,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请专家解答

医生回复区

fxm168
fxm168 其他 帮助网友:853称赞:35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0-12 20:03:53 我要投诉

      耳鸣是指自觉耳内鸣响,常常是耳聋的先兆.
      耳鸣是患者耳内或头内有声音的主观感觉,因听觉机能紊乱而引起.由耳部病变引起的常与耳聋或眩晕同时存在.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则可不伴有耳聋或眩晕.耳鸣的病因比较复杂,一般可分为两大类:①耳源性疾病(即与耳部疾病相关).往往伴有听力下降,如由耳毒性药物中毒,病毒感染,内耳供血不足等引起.②非耳源性疾病,这类病人除了有耳鸣外,常伴有相应疾病的其他症状,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外伤等.
      耳鸣和其他疾病一样,早期诊治有助于病情好转和康复.因为耳鸣常先于其他症状之前,这无疑是一种"警报",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往往先出现耳鸣,继而听力减退,当发生耳鸣时应立即停药;贫血,高血压的病人出现耳鸣或耳鸣加重,表明病情在进一步恶化,应引起警惕;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者,出现耳鸣,则应考虑调换工作环境.有些耳鸣早期明确病因,如盯聍栓塞,分泌性中耳炎等,即可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耳鸣也会随之消失.但约有40%病人的耳鸣找不到明显的病因.医生称为不明原因性耳鸣.我们可以将耳鸣的原因归纳为下面几个方面:
      ①主要是耳部的疾病,如外耳疾病:外耳道炎,耵聍栓塞,外耳异物等,中耳的急慢性炎症,鼓膜穿孔,耳硬化症及内耳的美尼尔氏综合症,听神经瘤,都能引起耳鸣.
      ②血管性疾病也会发生耳鸣,如颈静脉球体瘤,耳内小血管扩张,血管畸形,血管瘤等,来自静脉的耳鸣多为嘈杂声,来自动脉的耳鸣与脉搏的搏动相一致.
      ③其它一些全身性疾病也能引起耳鸣:植物神经紊乱,脑供血缺乏,中风前期,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
      ④另外,过量使用了对耳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也可出现耳鸣和听力下降,且耳鸣比听力下降出现得早.
      ⑤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过于紧张也可导致耳鸣的发生.
      对于耳鸣患者,首先要查明究竟属于哪种原因引起,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①过度疲劳及睡眠不足者应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睡眠;情绪紧张焦虑者要使思想放松,必要时可服用一些镇静药,如安定,非那根.六味地黄丸等中药制剂对耳鸣也有一定的作用.
      ②耳部疾病引起的耳鸣要积极治疗耳部原发疾病.
      ③有全身病者要同时进行治疗,如高血压病人要降低血压,糖尿病人要控制血糖,贫血病人要纠正贫血,营养不良或偏食者要注意补充营养成分等.
      ④如果是因为用了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而出现耳鸣,则应及时停药和采取有力的医疗措施,以期消除耳鸣,恢复听力.
      目前耳鸣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掩蔽疗法和心理疗法等. 在掩蔽疗法中,用水滴声来治疗耳鸣,就是一种简便,安全的生理性疗法,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集掩蔽疗法与心理疗法于一身的治疗方法.
      耳鸣的自然疗法百合散治耳鸣
      取百合90克研成粉末,每次用温水冲服9克,每日两次,对阴虚火旺所致的耳鸣及听力减退疗效较好.
      老人耳鸣的自我疗法1,屏气法.定息静坐,咬紧牙关,以两指捏鼻孔,怒睁双目,使气窜入耳窍,至感觉轰轰有声为止.每日数次,连做2-3 天.
      2,搓掌法.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热时紧按双侧耳门.如此6次,连做2-3 日,治疗时要心情淡然清净,方能奏效.
      3,塞耳法.麝香0.5 克,金蝎14条,共研细末,贮于有盖瓶内.临用时,采鲜荷叶一张轻揉后,包少量药粉塞患耳一夜,翌晨取出,有一定疗效.
      注意耳鸣的饮食.为了提高耳部血循环,应减少饮食中的饱和脂肪和胆因醇,烟酸每天100-6000毫克可帮忙降低胆固醇.注意:在无医生监测的情况下,不要服用过量烟酸,因为会出现诸如肝中毒等副作用.研究表明,大多患耳鸣的人缺乏维生素B12,营养学家推荐每天服6微克维生素.另外,每日5000到l0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A至少对耳鸣部分显效.戒烟酒和咖啡因,这些可使耳鸣加重.饮食中少用盐,因盐能使液体在耳中集聚,加重耳鸣.避免服用太大量阿司匹林,因其可使耳鸣加重.避开大噪音,因其可加重你已有的耳鸣.如果因耳鸣无法入睡时,试着打开收音机,听一段优美的音乐,可以掩盖有害声音.听一听自然音如潺潺流水声,亦可减轻耳鸣.以下是一些预防和减少耳鸣的饮食指南.
      1.要减少脂肪的摄入
      大量摄入脂类食物,会使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大,引起动脉硬化.内耳对供血障碍最敏感,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时,会导致听神经营养缺乏,从而产生耳聋.
      中年人每日脂肪总摄入量应控制在大约40克,应少吃各种动物内脏,肥肉,奶油,蛋黄,鱼子酱,油炸食物等富含脂类的食物.
      2.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缺铁易使红细胞变硬,运输氧的能力降低,耳部养分供给不足,可使听觉细胞功能受损,导致听力下降.补铁,则能有效预防和延缓中老年人耳鸣,耳聋的发生.
      45岁以上的人群不分男女,天天铁的摄入量不应少于12毫克.
      常用食品中紫菜含铁量较多,每百克紫菜含46.8毫克铁,虾皮16.5毫克,海蜇皮17.6毫克,黑芝麻26.3毫克,黄花菜12.6毫克,黑木耳11.9毫克,苋菜10.5毫克,香菜,木耳菜含铁量仅次于苋菜,豆制品平均含铁量约占4至6毫克.
      3.多食含锌食物
      导致中老年人耳鸣,耳聋的因素很多,缺锌是一个重要原因.耳蜗内锌的含量大大高于其他器官.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耳蜗内锌的含量明显降低,影响耳蜗的功能而导致听力减退.
      天天应多吃含锌丰富的食物如,鱼,牛肉,鸡肉,鸡蛋,各种海产品,苹果,橘子,核桃,黄瓜,西红柿,白菜,萝卜等.
      4.常吃有活血作用的食物
      活血化瘀能扩张血管,改善血液黏稠度,有利于保持耳部小血管的正常微循环.
      可常食用黑木耳,韭菜,红葡萄酒,黄酒等.
      5.养成喝牛奶的习惯
      牛奶中几乎含所有已知的维生素,以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
      上述这些维生素与钙的吸收利用,对防治改善血液循环和耳鸣症状很有帮助
      

神医大志
神医大志 其他 帮助网友:215称赞:11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0-12 20:07:45 我要投诉

      耳鸣一般在中医上讲都是和肾脏有关系的,一般是肾虚容易导致耳鸣,不过在西医上是没有什么病变的,现在是秋天,秋季干燥,肾贮水,若果缺水了就容易导致耳鸣上火等现象,所以你也不用吃什么要,只要多喝水就好了,如外在通过食疗的方法调理一下就会好了,肾虚 进补原则:秋冬季多吃鱼,虾,牡蛎和韭菜等食物.这类食物富含蛋白质,牛磺酸,精氨酸和锌,动物的鞭和甲鱼也是补肾的上佳选择.秋冬季多食用一些偏于温热性特别是能够温补肾阳的食物,适当摄入营养丰富,温肾填精,产热量高,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羊肉,补体之虚,益肾之气,提高免疫力.也可食用温性水果,如大枣,橘子,柿子等,以补血益肾填精,抵御寒邪.食疗方案: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块,加入当归,生姜,黄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吃肉喝汤.
      
      

朱琪医生
朱琪医生 其他 帮助网友:936称赞:10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0-12 20:13:22 我要投诉

      耳鸣是指自觉耳内鸣响,常常是耳聋的先兆.
      耳鸣是患者耳内或头内有声音的主观感觉,因听觉机能紊乱而引起.由耳部病变引起的常与耳聋或眩晕同时存在.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则可不伴有耳聋或眩晕.
      [编辑本段]常见耳鸣种类
      神经性耳鸣 突发性耳鸣
      血管性耳鸣 噪音性耳鸣
      耳彻康耳鸣 顽固性耳鸣
      病毒性耳鸣 爆震性耳鸣
      感音神经性耳鸣 混合性耳鸣
      耳鸣如何定义?
      耳鸣是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如感觉耳内有蝉鸣声,嗡嗡声,嘶嘶声等单调或混杂的响声,实际上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音,也就是说耳鸣只是一种主观感觉.耳鸣可以短暂或持续性存在.严重的耳鸣可以扰得人一刻不得安宁,令人十分紧张.如果是短暂性忽来忽去的耳鸣,一般是生理现象,不必过分紧张,可听之任之.如果是持续性耳鸣,尤其是伴有耳聋,眩晕,头痛等其他症状,则要提高警惕,尽早就医.
      根据病人的主诉.医生很容易判断病人是否有耳鸣,但是对耳鸣的病因诊断则需要借助一系列检查,包括耳鼻咽喉科的常规检查,听力学检查,耳鸣测试等,有时甚至要做一些必要的神经科,全身性疾病的检查.河南亚太医院提醒患者:病人应该去正规的大医院找专业医生诊断,只有查明了耳呜的性质,特点,可能的病变部位,才能针对性地确定治疗方案.
      耳鸣的病因比较复杂,一般可分为两大类:①耳源性疾病(即与耳部疾病相关).往往伴有听力下降,如由耳毒性药物中毒,病毒感染,内耳供血不足等引起.②非耳源性疾病,这类病人除了有耳鸣外,常伴有相应疾病的其他症状,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外伤等.
      耳鸣和其他疾病一样,早期诊治有助于病情好转和康复.因为耳鸣常先于其他症状之前,这无疑是一种"警报",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往往先出现耳鸣,继而听力减退,当发生耳鸣时应立即停药;贫血,高血压的病人出现耳鸣或耳鸣加重,表明病情在进一步恶化,应引起警惕;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者,出现耳鸣,则应考虑调换工作环境.有些耳鸣早期明确病因,如盯聍栓塞,分泌性中耳炎等,即可采取相应治疗措施,耳鸣也会随之消失.但约有40%病人的耳鸣找不到明显的病因.医生称为不明原因性耳鸣.
      [编辑本段]耳鸣的原因
      耳鸣的病因比较复杂,一般可分为两大类:①耳源性疾病(即与耳部疾病相关).往往伴有听力下降,如由耳毒性药物中毒,病毒感染,内耳供血不足等引起.②非耳源性疾病,这类病人除了有耳鸣外,常伴有相应疾病的其他症状,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外伤等.
      我们可以将耳鸣的原因归纳为下面几个方面:
      ①主要是耳部的疾病,如外耳疾病:外耳道炎,耵聍栓塞,外耳异物等,中耳的急慢性炎症,鼓膜穿孔,耳硬化症及内耳的美尼尔氏综合症,听神经瘤,都能引起耳鸣.
      ②血管性疾病也会发生耳鸣,如颈静脉球体瘤,耳内小血管扩张,血管畸形,血管瘤等,来自静脉的耳鸣多为嘈杂声,来自动脉的耳鸣与脉搏的搏动相一致.
      ③其它一些全身性疾病也能引起耳鸣:植物神经紊乱,脑供血缺乏,中风前期,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
      ④另外,过量使用了对耳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也可出现耳鸣和听力下降,且耳鸣比听力下降出现得早.
      ⑤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过于紧张也可导致耳鸣的发生.
      对于耳鸣患者,首先要查明究竟属于哪种原因引起,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①过度疲劳及睡眠不足者应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睡眠;情绪紧张焦虑者要使思想放松,必要时可服用一些镇静药,如安定,非那根.六味地黄丸等中药制剂对耳鸣也有一定的作用.
      ②耳部疾病引起的耳鸣要积极治疗耳部原发疾病.
      ③有全身病者要同时进行治疗,如高血压病人要降低血压,糖尿病人要控制血糖,贫血病人要纠正贫血,营养不良或偏食者要注意补充营养成分等.
      ④如果是因为用了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而出现耳鸣,则应及时停药和采取有力的医疗措施,以期消除耳鸣,恢复听力.
      耳鸣的中医病因
      耳鸣是一种常见症状 ,为听觉机能紊乱所致.它可以是多种疾病的伴随症状 ,受疲劳,休息,月经,变态反应以及头部微循环改变等因素影响而变化.按照中医理论 ,耳鸣实少虚多 ,且以肾虚最为多见 ,但认真追究起来 ,引起耳鸣的原因尚有多种.不同原因导致的耳鸣 ,其治疗方法有很大差异.
      1,风热侵袭 :耳鸣耳聋 ,起病迅速 ,患者自觉耳中憋气作胀 ,有阻塞感 ,局部检查可见耳膜轻度潮红或内陷.此外 ,患者还常伴有发热恶寒,头痛,口干等感冒症状.
      2,肝火上扰 :耳鸣如闻潮声或风雪之声 ,耳鸣时轻时重 ,病情和患者精神状态有关 ,常在郁怒之后发生或加重 ,可兼耳胀耳痛感.此外 ,患者全身可见头痛 ,眩晕 ,面红目赤 ,口苦咽干 ,或夜寐不安 ,烦躁不宁 ,急躁易怒 ,或胁肋胀痛 ,经常便秘 ,小便发黄等.
      3,痰火壅结 :患者自觉两耳蝉鸣不息 ,或“叨叨”作响 ,时有耳内闭塞憋闷感 ,听音不清 ,头昏沉重 ,兼见胸闷腹部胀满 ,咳嗽痰多 ,口苦或口淡无味 ,还可有大便秘结或小便不易解出等不适.
      以上耳鸣都属实证 ,即并非虚弱所致 ,因此患者一旦发现耳鸣 ,还应确诊是实证还是虚证 ,切忌胡乱进补 ,如果是实证耳鸣 ,必须先祛除病邪 ,邪去则病安 ,如不顾虚实 ,一味大量进补 ,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于病无益.
      4,脾胃虚弱 :患者耳鸣耳聋 ,且劳累时耳鸣加重 ,或在突然站起时较甚 ,耳内时常有空虚或发凉的感觉.兼见疲怠乏力 ,纳少 ,食后腹胀 ,大便有时稀溏 ,脸色没有光泽.
      5,肾精亏虚 :耳内常闻蝉鸣之声 ,昼夜不息 ,夜间较甚.听力逐渐下降.患者兼见失眠 ,头昏目眩 ,腰膝酸软 ,食欲不振 ,男子可见遗精 ,女子白带增多等等.
      [编辑本段]机制
      耳鸣患者的一种主观感觉,能与杂音和噪声区别,后者检查者能听到,而患者也常能听到. 耳鸣性质可能是嗡嗡声,铃声,轰鸣声,哨声,嘶嘶声或包括更复杂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始终在变.它可以是间断性,持续性或搏动性(与心跳同步).通常伴有耳聋. 耳鸣产生的机制仍然不明.几乎是所有耳疾都能发生的症状,包括耵聍或异物所致的外耳道阻塞,感染(外耳道炎,鼓膜炎,中耳炎,迷路炎,岩锥炎,梅毒,脑膜炎).咽鼓管阻塞,耳硬化症,中耳肿瘤(如鼓室球体瘤和颈静脉球体瘤),梅尼埃病,蛛网膜炎,桥小脑角肿瘤,药物性中毒(如水杨酸,奎宁及其合成同类药,氨基糖苷抗生素,某些利尿剂,一氧化碳,重金属及乙醇),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动脉瘤等),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遗传性感音神经性聋,噪音性聋,声创伤(爆炸性创伤)及头部创伤.
      [编辑本段]诊断
      对耳鸣患者的诊断,需要最低限度的全面的听力学评估.已如前述,以及颞骨CT和头部MRI检查.查明感音神经性聋需用前述鉴别感音性和神经性聋的试验进行检查.搏动性耳鸣需要检查包括颈动脉和椎动脉的血管系统造影,以排除动脉阻塞,动脉瘤及血管肿瘤.
      耳鸣的诊断步骤
      耳鸣的诊断极为困难,因为耳鸣是许多全身疾病及局部疾病的一种症状,且促发及影响的因素有极多,并与病人的心理状态又有密切关系.故耳鸣的诊断目的应达到
      1.病变部位诊断;
      2.病因诊断;
      3.严重性诊断,以求通过诊断能确定治疗方法及对病情变化的观察.为了达到耳鸣诊断的目的必须按下列步骤进行:
      (一)病史的采集
      (二)临床一般检查
      (三)听力学测试
      (四)前庭功能检查
      (五)耳鸣测试
      
      以上是对“我十天前开始服用益耳通窍丹,但”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王医生
王医生 其他 帮助网友:826称赞:37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0-12 20:17:18
      

你好,耳鸣的话,不知你是不是有贫血,气虚,建议去做个检查后在做治疗鸣是患者耳内或头内有声音的主观感觉,因听觉机能紊乱而引起.由耳部病变引起的常与耳聋或眩晕同时存在.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则可不伴有耳聋或眩晕.耳鸣的病因比较复杂,一般可分为两大类:①耳源性疾病(即与耳部疾病相关).往往伴有听力下降,如由耳毒性药物中毒,病毒感染,内耳供血不足等引起.②非耳源性疾病,这类病人除了有耳鸣外,常伴有相应疾病的其他症状,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外伤等

引起耳鸣的原因尚有多种.不同原因导致的耳鸣 ,其治疗方法有很大差异.
      1,风热侵袭 :耳鸣耳聋 ,起病迅速 ,患者自觉耳中憋气作胀 ,有阻塞感 ,局部检查可见耳膜轻度潮红或内陷.此外 ,患者还常伴有发热恶寒,头痛,口干等感冒症状.
      2,肝火上扰 :耳鸣如闻潮声或风雪之声 ,耳鸣时轻时重 ,病情和患者精神状态有关 ,常在郁怒之后发生或加重 ,可兼耳胀耳痛感.此外 ,患者全身可见头痛 ,眩晕 ,面红目赤 ,口苦咽干 ,或夜寐不安 ,烦躁不宁 ,急躁易怒 ,或胁肋胀痛 ,经常便秘 ,小便发黄等.
      3,痰火壅结 :患者自觉两耳蝉鸣不息 ,或“叨叨”作响 ,时有耳内闭塞憋闷感 ,听音不清 ,头昏沉重 ,兼见胸闷腹部胀满 ,咳嗽痰多 ,口苦或口淡无味 ,还可有大便秘结或小便不易解出等不适.
      以上耳鸣都属实证 ,即并非虚弱所致 ,因此患者一旦发现耳鸣 ,还应确诊是实证还是虚证 ,切忌胡乱进补 ,如果是实证耳鸣 ,必须先祛除病邪 ,邪去则病安 ,如不顾虚实 ,一味大量进补 ,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于病无益.
      4,脾胃虚弱 :患者耳鸣耳聋 ,且劳累时耳鸣加重 ,或在突然站起时较甚 ,耳内时常有空虚或发凉的感觉.兼见疲怠乏力 ,纳少 ,食后腹胀 ,大便有时稀溏 ,脸色没有光泽.
      5,肾精亏虚 :耳内常闻蝉鸣之声 ,昼夜不息 ,夜间较甚.听力逐渐下降.患者兼见失眠 ,头昏目眩 ,腰膝酸软 ,食欲不振 ,男子可见遗精 ,女子白带增多等等.
      


      

疾病百科| 耳鸣

挂号科室:耳鼻喉科

温馨提示:
每天清晨起床后,用右手从头上拉左耳廓上部20次,再用左手拉右廓上部20次。常练此法,可使人耳不聋,身轻脑健。

耳鸣(Tinnitus)又称神经性耳鸣,中医上称为聊啾,耳啸,是一种在没有外界声、电刺激条件下,人耳主观感受到的声音。值得注意的是,耳鸣是发生于听觉系统的一种错觉,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有些人常感到耳...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所有人群 常见症状:咽鼓管堵塞[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快速问医生下载
大脑供血不足患者会有耳鸣的现象吗 头晕眼花耳鸣四肢无力 有些耳鸣是高血压闹的 耳鸣、脑鸣、听力下降的饮食
1 2 3 4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地西泮片

地西泮片

1.主要用于焦虑,镇静催眠,还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说明书]

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说明书]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关闭

loading

看病 男科 妇科 癫痫 性病 养生 新闻 白癫风 牛皮癣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

快速问医生二维码
医师的追问
赠送医生锦旗:赠送医生锦旗是对医生回复的一个认可及鼓励!
赠送不赠送
返回
支付金额: 赠送医生锦旗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支付
关闭投诉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