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物质的原子核能发生衰变,放出我们肉眼看不见也感觉不到,只能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到的射线.物质的这种性质叫放射性.
在大剂量的照射下,放射性对人体和动物存在着某种损害作用.如在400rad的照射下,受照射的人有5%死亡;若照射650rad,则人100%死亡.照射剂量在150rad以下,死亡率为零,但并非无损害作用,住往需经20年以后,一些症状才会表现出来.放射性也能损伤遗传物质,主要在于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使一代甚至几代受害.
放射性废物中的放射性物质,采用一般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的方法都不能将其消灭或破坏,只有通过放射性核素的自身衰变才能使放射性衰减到一定的水平.而许多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十分长,并且衰变的产物又是新的放射性元素,所以放射性废物与其它废物相比在处理和处置上有许多不同之处.
1.增大与放射源的距离:点源的辐射强度与离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增加屏蔽:在放射源和人体之间放置可吸收或减弱辐射强度的物质.
3.缩短受射的时间:剂量率一定时,剂量与受照时间成正比.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