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小便呈淡黄色
发病时间:半年
化验检查结果:总胆红素偏高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正常
最重要的是要查出病因,为什么会出现总胆红素升高,主要有三方面的问题,第一血液,溶血性疾病,第二肝的问题,肝脏代偿能力.第三,胆管阻塞. 体内的胆红素大部分来自衰老红细胞裂解而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通过血液运至肝脏,通过肝细胞的作用,生成直接胆红素.胆红素增高见于:
(1)肝脏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色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
(2)肝外的疾病:溶血型黄疸,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胆囊炎,胆石症等;
您的总胆红素偏高,那么要么是直接胆红素升高,要么是间接胆红素升高.
现在不是很高.可以参考中医的治疗.这是个人的建议.
一下是几种黄疸的中医治疗,
.阴黄:黄色不明显,下身黄而上身不黄;小便夜间不舒服,白天通利.病因是轻微湿,治疗宜用“去黄散”6-15克加茯苓,泽泻,薏米之类或五苓散.连服数剂即退.
.阳黄:黄色如金,上身眼目尽黄,下身不黄;白天小便不畅,或痛或不痛,夜间正常;病因是轻微湿,治疗宜用“去黄散”15-18克加升麻,橘梗,茯苓,花粉,麻黄芩等,数剂即愈.
热黄:口大渴,多饮反觉不快,一身尽黄;眼目发黄色淡,小便急数疼痛,尿色如黄汁.病因热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15克加龙胆草,栀子,白芍,茯苓,泽泻等,大热泄黄疸亦除.
.寒黄:畏寒怕冷,腹中疼痛,按时缓解;一身黄疸,眼目白,小便清长,夜间尤多.病因是寒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3-6克加白术茯苓,山药,芡实,薏米,附子等,温命门,10-15剂痊愈.
湿黄:一身上下尽黄,眼目具黄;身浮肿,按之如泥;病因是水湿之病.治疗宜用“去黄散”12-15克加升麻,牵牛子,车前子,泽泻等,慢慢调理即愈.
其实最好还是到医院去看看老中医.
血清总胆红素的正常值是3.4-17.1umol/L,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您测的总胆红素高,那么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至少会有一项升高.26.59umol/L,介于17.1和34.2之间,属于隐性黄疸或称为亚临床黄疸,黄疸是一个病因诊断比较复杂的疾病.
在临床上,可以根据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和非结核胆红素升高的程度来判断黄疸的类型.若总胆红素升高伴随非结合胆红素升高,提示可能是溶血性黄疸;如果总胆红素升高伴结合胆红素升高,提示可能是胆汁淤积性黄疸;如果三者都升高,则提示可能是肝细胞性黄疸.
根据以上检查结果提示的黄疸类型,再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然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另外您描述的小便颜色淡黄色是属于正常的颜色.新鲜的小便颜色可以澄清无色,也可以呈淡黄色或琥珀色,主要受浓度,食物等影响.
胆红素是红细胞的代谢产物,红细胞死后变成间接胆红素,经过肝脏转化为直接胆红素.间接与直接就是总胆红素.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发生黄疸,血清中的总胆红素就会升高,建议你去查一个乙肝两对半,排除一下肝脏的病毒性感染!这个是比较常见的病因,当然还有阻塞性的黄疸和溶血性的黄疸,阻塞性的黄疸多发生在胆囊疾病之中,溶血性的如败血症等!
您好,首先您要搞清楚的就是为什么胆红素升高的原因,可能的原因为胰腺,胆总管下端或十二指肠乳头处的病变,像您这样的年龄一般可能原因就是肝炎,但到结石,您可以去查一下乙肝两对半和做一个腹部B超检查,看看有没有结石,有的话要及时拿掉包括手术和ERCP等.术后注意给与抗生素及护肝治疗.如果是结石的话手术以后要做的如下
1.定期回医院复查,复查肝功能,血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实验,还有就是肿瘤标记物.
2.如果都没有问题的话那可以不用管它,每一个月回医院复查就可以了.
4.接受治疗痊愈后继续复查.
5.注意休息及营养.
6.少吃辛辣食物及饮酒,抽烟.
7.吃的清淡些
如果是肝炎的话可以要给与及时治疗,如抗病毒及护肝等.护肝药有甲硫氨酸维生素B1,复方甘草酸单按S等等
正常成人血清总胆红素为1.7——17.1,其中直接(结合)胆红素为3.4 间接(非结合)为13.7 当血中胆红素大于34.2即可出现临床黄疸的症状.大于17.1则称为隐性黄疸.由于直接和间接胆红素的临床意义不同,所以必须明确是哪个指标升高或升高明显.再进一步寻找原因才能对症治疗.一般来讲,总胆红素升高最常见有溶血性,肝细胞性,阻塞性.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