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精神时常出现异常现象
发病时间:近半年
化验检查结果:正常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刚刚知道
颅内蛛网膜囊肿(IAC)是由蛛网膜所形成的囊腔,内含脑脊液,属良性病变.可分为真性蛛网膜囊肿及继发性蛛网膜囊肿.前者多为先天性,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囊壁为薄层蛛网膜构成,与蛛网膜下腔不相通;后者可由外伤,手术或炎症粘连造成,可有小的通道与蛛网膜下腔相通,故又称为蛛网膜下囊肿.蛛网膜囊肿好发于外侧裂,鞍区,枕大池,脑表面等处.
IAC手术适应证为 (1)有明显的颅内压增高;(2)合并颅内出血者;(3)有局灶性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者;(4)有癫痫频繁发作,药物不能控制者.
传统手术方法为常规开颅切除部分囊壁,放出囊液,使囊腔与脑池或蛛网膜下腔相通;或囊腔脑室,囊腔腹腔分流术.前者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难以避免开颅手术的各种并发症,有时难以使囊肿与脑池或蛛网膜下腔真正沟通;而分流手术并发症较多,如分流管堵塞,感染等导致手术失败,常需行二次甚至多次手术,尤其是婴幼儿,随年龄增长需经常调整分流管.近年来神经内镜技术在国内逐渐普及,其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很多传统开颅手术逐渐被微创的内镜手术所取代.内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可直视,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颅内囊性病变手术.内镜治疗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方式包括经锁孔内镜下囊肿造瘘,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内镜控制显微神经外科及内镜引导下放置分流管等.我们认为对于较大的蛛网膜囊肿应采用内镜控制显微神经外科(ECM)手术,先尽量切除囊肿外壁,再行囊肿 脑池/脑室造瘘较好.
内镜手术处理蛛网膜囊肿术中需注意几个问题 (1)病灶定位:大多数蛛网膜囊肿可由CT/MRI准确定位,少数定位困难时可结合神经影像导航,立体定向或多普勒定位.(2)术中出血的处理:由于内镜下止血较为困难,我们体会重视出血的预防非常关键,如始终保持视野清晰,视野模糊时禁止移动内镜以免误伤;造瘘应选择无血管区,同时应避免瘘口下方组织损伤,认为以扩张球囊导管来扩大瘘口较其他方法安全;术中以37℃平衡液持续冲洗非常重要,不仅可以保持术野的清晰,而且对于小的渗血有较好止血效果.(3)瘘口通畅是避免囊肿复发的关键.瘘口应尽量扩大,尽量多造几个瘘口可保通畅.
蛛网膜囊肿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仍有许多争论.有观点认为当患者无颅内高压症状或无神经系统定位损害时应保守治疗,因为有部分患者在行手术探察或切除术后出现不能预知的恶化或死亡.主要是囊肿过份急速减压使脑组织移位或出现术后感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也有观点认为即使无症状患者手术治疗可以减少微小损伤导致硬膜下血肿的机率,儿童在无症状时手术治疗可以解除脑叶发育不全,脑组织代谢异常等囊肿对脑功能潜在的影响.当囊肿不断增大引起颅压增高或与之相关的脑积水,硬膜下血肿,神经定位损害,与囊肿相关癫痫发作,影像学提示脑组织压迫时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除压迫.
一,手术适应症
1,有明显头疼,头晕表现;
2,囊内有出血者;
3,有癫痫频繁发作者;
4,有病侧偏瘫,失语者;
5,囊肿合并脑积水.
6,对儿童要采取手术解除囊肿压迫以利脑发育和改善脑功能,尤其囊肿位于颞部者.
二,手术方法
1,可以通过开颅手术切除囊壁,也可行囊肿造瘘术将囊肿与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开放.
2,安装分流装置行囊肿分流术.因为囊壁具有分泌功能,所以完全切除囊壁是最合理的方法.但是囊壁与周围神经组织粘连紧密,所以完全切除很少能够做到.在很多病例中广泛但不彻底的切除囊壁或开放囊腔可以充分缓解临床症状,术后随访行CT检查可见囊肿体积减小或消失.有报道直接切除囊壁手术的失败率达25%,高复发率与囊壁切除不足,囊肿开口闭塞,或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吸收不充分有关.囊腔分流术的优势是技术成熟可靠,即使在婴幼儿患者治疗中死亡率也很低,可使脑脊液缓慢减少,避免脑组织剧烈移位产生严重后果,不足是囊肿复发率高,有报道可达50 %.
3,内窥镜的使用使蛛网膜囊肿手术成功率大大提高,特别是四叠体囊肿,鞍上囊肿,脑室内囊肿,这些特殊部位囊肿治疗的最佳选择.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