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以上描述的情况,老年人骨折疗养阶段。首先要适当活动,避免双下肢血栓的形成,引起肺栓塞,甚至有生命的危险。注意咳嗽,避免引起坠积性肺炎。注意不要引起压疮。注意补钙。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早期是在兼顾心理护理的同时,着重躯体康复的护理.因患者的心理障碍是由于躯体创伤引起,躯体康复有利于心理康复.护士应及时全面了解病人伤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骨折愈合过程与功能锻炼的目的向患者讲解清楚,消除紧张,增强康复信心,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争取密切配合.
2.2 疼痛 是骨折的普遍征象,不但使患者躯体痛苦,还可增加消极情绪,影响睡眠和休息,不利于康复.护士可采用心理支持疗法缓解疼痛,一是分散注意力以减轻疼痛知觉;二是事先进行关于疼痛知识的教育,改变疼痛反应.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增加对疼痛的耐受性.
2.3 卧位和伤椎下垫枕 患者住院后应平卧硬板床,去枕,以保持脊柱平直,防止发生畸形或进一步损伤 〔1〕 .同时根据骨折压缩的程度,在受伤椎体下垫适当软枕,垫枕时可先低,后逐渐加高,此法利用躯干重力和杠杆原理使脊柱保持稳定的背伸,循序渐进地复位,使压缩的椎体扩张,骨折的畸形得以矫正 〔2〕 .患者必须坚持垫枕,疗程不少于6周.
2.4 减少腹胀,保持大小便通畅 骨折后常因腹膜后血肿刺激内脏神经,引起反射性肠麻痹,导致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引起腹胀或疼痛.因而患者应进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且多饮水.腹胀时给予环形按摩,肛管排气或清洁灌肠.对因腹胀造成排尿困难者可局部热敷,听流水声,针灸或用导尿等方法.
2.5 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 骨折后患者需长期平卧硬板床,生活不能自理.护士应帮助指导患者定时进行轴线翻身,即肩部和髋部同时翻身,避免肢体扭曲,造成脊柱扭转.翻身时嘱患者挺直腰背部,绷紧背肌,形成天然内固定夹板,一般每2~3h1次.保持皮肤清洁,做好皮肤护理,背部及局部受压处定时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发生.
2.6 功能锻炼
2.6.1 意义 骨折后通过功能锻炼,可发挥脊椎前纵韧带和椎间盘纤维环张力及腰背肌所起的肌肉夹板作用,避免软组织粘连及组织纤维化.坚持锻炼可使慢性腰背痛等骨折后遗症明显减少,同时也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 〔3〕 .因而在疼痛减轻后,应早期行腰背肌锻炼.
2.6.2 原则 尽早开始,先易后难,先小幅度后大幅度,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患者的主动活动为主,切忌粗暴的被动活动.
2.6.3 方法 (1)复位期:垫枕1~2周,鼓励患者练习主动挺腹,1日3次,每次5~10min.(2)5点支撑法:仰卧,用头部,双肘,双足跟5点支撑起全身,使背部腾空后伸,伤后1周左右进行.(3)3点支撑法:仰卧,双臂置于胸前,用头及双足支撑,拱腰臀及背腾空离床,有利于腰背肌锻炼,伤后2~3周进行此项练习.(4)4点支撑法:仰卧,用双手,双足4点支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呈拱桥状,伤后3~4周进行.(5)飞燕点水法:俯卧,颈后伸稍用力后抬起胸部离开床面,两上肢向后背伸,两膝伸直,抬双腿以腹部为支撑点,形似飞燕点水,5~6周后练习.
早期 : 多见局部肿胀,疼痛剧烈 ,胃纳不佳 ,大便秘结 ,苔薄白 ,脉弦紧.证属气滞血瘀.治宜行气活血 ,消瘀止痛. 方选复元活血汤,膈下逐瘀汤等 ,可外敷消肿膏或消瘀膏; 如果兼有少腹胀痛 ,小便不利者 ,当属瘀血阻滞 ,膀胱气化失调.治宜活血法瘀 ,行气利水.可选膈下逐瘀汤合五苓散;如果局部持续胀痛 ,腹满胀痛 ,大便秘结 ,苔黄厚腻 ,脉强有力.当属血瘀气滞 ,腑气不通.治宜攻下逐瘀 ,方用桃核承气汤合大成汤加减.
中期 : 肿痛虽消而未尽 ,程度已有减轻 ,但活动仍受限 ,舌暗红 ,苔薄白 ,脉弦缓.证属瘀血未尽 ,筋骨未复.治宜活血和营 ,接骨续筋.可用复元通气散或续骨活血汤.
后期 : 可见腰酸腿软 ,四肢无力 ,活动后局部隐隐作痛,苔白舌淡 ,脉虚细.证属肝肾不足 ,气血两虚.治宜补益肝肾 ,调养气血.方用地黄饮子.
对这类病人的急救处理非常重要 ,尤其是搬运 ,应采用平卧搬运法 ,大家动作一致地平托头,背,腰,臀,腿部 ,或者用滚动的方法 ,将伤者移至有厚垫的木板担架或硬板床上;诊断时尽可能做局部的 CT 或 MRI 检查 ,以便了解损伤的情况和程度 ,有利于决定治疗方案.治疗时 ,在未完全了解病情前 ,切不可盲目进行正骨复位 ,以免加重损伤;另外 ,对于截瘫的病人 ,护理尤应注意防止褥疮,尿路感染,肺部感染,便秘等的发生 ,而且早期进行必要的功能锻炼也非常重要.
温馨提示:
骨折多由外伤引起,平时应注意避免外伤。注意活动(远端小关节活动,骨折部位及相邻关节不能活动),避免肌肉萎缩。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