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大便排出有蛔虫
发病时间:2009-10-20
化验检查结果:属于有蛔虫症状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无
如果是驱虫最好选择肠虫清.一般情况每年驱虫一次就可以.秋季最好.最好是睡前服药啊.另外建议南瓜子(去壳留仁)50-100个研碎加水糖适量拌成糊状,空腹服用一次可好,本方能打掉多种病虫.不需要禁忌什么啊.
请在肚子不疼时,建议服用肠虫清两片,睡觉前服用,一般药房有卖,2.00元2片.吃后大便看不见虫体,因为化成水了!肠虫清为高效,广谱,低毒的驱肠虫药.能抑制寄生虫对葡萄糖的吸收,导致虫体糖原耗竭,并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系统,阻碍ATP的生成,致使虫体能量代谢障碍.临床用于治疗蛔虫,鞭虫,蛲虫,钩虫,绦虫,粪类圆线虫所引起的单独或混合感染,并能破坏肠虫再次感染的循环.由于肠虫清口服后迅速吸收,在肝和肺等组织中均能达到相当高的浓度,并能进入棘球囊内.因此,对肠道外寄生虫病,如囊虫症,棘球蚴病,旋毛虫病,以及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等也有较好的疗效.成人及两岁以上儿童治疗蛲虫,蛔虫,鞭虫,钩虫的常用量为一次顿服400mg;粪类圆线虫症,每次400mg,连服3次;涤虫症,每日800mg,连服2天;旋毛虫病,本品对肠内期和肠外期旋毛虫均有驱杀作用.每日24mg-32mg/Kg,分3次或2次服,5天为一疗程.可给药1-2个疗程.囊虫症每日15-20mg/Kg,分2次服用,10天为一疗程,一般可进行2-3个疗程,疗程间隔15-21天;棘球蚴病用本品5-7mg/Kg,每日2次,30天一疗程,重复数疗程,疗程间隔为2周;肺吸虫病,用本品每日400mg,7天为一疗程.
你好.蛔虫的治疗主要分为:一,驱虫治疗:常用的驱虫药有甲苯咪唑(安乐士),阿苯达唑(肠虫清),左旋咪唑(驱钩蛔),枸橼酸哌嗪(驱蛔灵,六一宝塔糖),详见常用驱肠虫药.由于蛔虫在人体内寄生存活时间一般为一年左右,所以如果能避免再感染,大约一年蛔虫病可“自愈”.二,胆道蛔虫症的治疗:治疗原则为解痉止痛,早期驱虫和控制感染.早期驱虫可防止复发与并发症.蛔虫有厌酸习性,可选用食醋一次2~4两,每日三次,以达到安虫目的.内科治疗无效,合并严重肝胆感染手术治疗.三,蛔虫性肠梗阻的治疗:大多数蛔虫性肠梗阻是不完全性的,应及早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静脉补液,腹痛缓解后驱虫.当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并发肠坏死,穿孔,腹膜炎时要及时手术治疗.另外治愈的标准为经过治疗,经3~4个月后检查粪便无虫卵即为治愈.
以上是对“成人蛔虫如何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你可以去药店买一些驱虫药来服用.常用的驱虫药有以下几种. 1.苯咪唑类 是广谱驱线虫药.阿苯达唑400mg,顿服.甲苯咪唑为C型晶体微粒剂,500mg顿服.2—4日可排除蛔虫.疗效均达90%以上,一般无副作用.
2.噻嘧啶 广谱驱线虫药.成人500mg,顿服.儿童每次10mg/kg,顿服.孕妇,肝,肾,心脏疾病患者暂缓给药.
哌嗪 有抗胆碱能作用,使虫体肌肉麻痹.成人3g,儿童每次80—100mg/kg,空腹或晚上1次顿服,连服2日.肝,肾疾病及癫痫患者禁服.一次治愈率70%—80%.
3.左旋咪唑 成人150—200mg,顿服.偶引起中毒性脑病,应慎用.
你好,主要方法有:
预防: 一.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的生冷食物,生食的蔬菜瓜果一定要洗净后才能食用.
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可随地大便.蛔虫病的传播途径为蛔虫排出的虫卵随大便排出体外,继而污染周围环境,又可污染蔬菜瓜果等.一旦吞食,即可感染.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儿童不要吮吸指头.
还要注意:⒈ 驱虫治疗 .苯咪唑类 是广谱驱线虫药.阿苯达唑400mg,顿服.甲苯咪唑为C型晶体微粒剂,500mg顿服.2—4日可排除蛔虫.疗效均达90%以上,一般无副作用.
噻嘧啶 广谱驱线虫药.成人500mg,顿服.儿童每次10mg/kg,顿服.孕妇,肝,肾,心脏疾病患者暂缓给药.
哌嗪 有抗胆碱能作用,使虫体肌肉麻痹.成人3g,儿童每次80—100mg/kg,空腹或晚上1次顿服,连服2日.肝,肾疾病及癫痫患者禁服.一次治愈率70%—80%.
左旋咪唑 成人150—200mg,顿服.偶引起中毒性脑病,应慎用.
⒉ 胆道蛔虫病治疗 .原则为解痉止痛,早期驱虫抗感染.阿托品0.5mg加异丙嗪25mg,肌注或静滴.蛔虫大多从胆道退出.驱虫可用阿苯咪唑或甲苯达唑口服.发热者适当应用抗感染药物.ERCP有诊断及取虫效果.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肝脓肿,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者需外科治疗.
⒊ 蛔虫性肠梗阻 .应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补液,纠正失水及酸中毒,服豆油及花生油60ml,有松解蛔虫团的作用.腹痛缓解后驱虫.并发肠坏死,穿孔,腹膜炎及完全性肠梗阻者应及时手术.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