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睾丸上边鼓了一点哭闹
发病时间:10月16日
化验检查结果:小儿疝气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刚做完手术
您好:小儿疝气术后复发几率大大减少.
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幼儿出生后不久,在腹股沟部位有可复性肿块,多数在2~3个月时出现,也有迟至l~2岁才发生.小儿疝气一般发生率为1-4%,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14倍,早产儿则更高,且可能发生于两侧.小儿疝气有可能会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通常在小孩哭闹,剧烈运动,大便干结时,在腹股沟处会有一突起块状肿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压时会自行消失.一旦疝块发生嵌顿(疝气包块无法回纳)则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烧,厌食或哭闹,烦躁不安.
小儿疝气发病初期,当幼儿平卧安静时肿物可消失;随着腹内压力的继续增高,肿物可下降到阴囊里.这时如果能解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并让患儿平卧,或轻轻地将肿物往腹腔方向推送,肿物则可通过睾丸下降时的那条通道返回到腹腔,肿物消失,这种情况称为可复性疝气.如果肿物不能返纳腹腔,就会出现腹痛加剧,哭闹不止,继而出现呕吐,腹胀,排便不畅等肠梗阻症状,在腹股沟或阴囊内可见椭圆形肿物,质地硬,触痛明显;嵌顿时间久者皮肤可见红肿,若长时间肠管不能回纳则有可能出现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人们平时所说的小儿疝气,从医学上讲,主要是指先天性斜疝.因为男孩的睾丸是在出生前才通过腹股沟管降至阴囊的,随之下移的腹膜则形成鞘状突.若鞘状突在婴儿出生后还没有闭锁,或闭锁不全,反而成为较大的腔隙,腹腔内容物就会从这里突向体表,而形成疝气.又因为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晚,鞘状突闭锁也较迟,故右侧腹股沟疝气较多.当然,女孩也可因腹壁薄弱形成疝气,只是发病率相对低一些.
由于婴儿腹肌可随身体的生长逐渐强壮,疝气也有自行消失的可能,因此6个月以下的婴儿可暂不治疗,随时观察病情的变化,疝块突出时,及时将其还纳,防止疝块再次突出,发育中的腹肌还有加强腹壁的机会,使疝气病有自愈的可能.(但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此期间,疝气一旦发生嵌顿---疝气包块卡住,无法复位的情况,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复位,并尽快接受治疗.)
朋友你好
有的手术后可能会复发.需要家长对患儿注意的:不要让患儿剧烈哭闹,不能让患儿大便干燥.哭闹和大便干燥,患儿都在使劲.腹压升高,如果腹股沟区缝扎不紧,还有薄弱区,患儿腹腔内肠管或内容物再次出来,形成疝气复发.另外还有再发,原先在右侧手术,术后左侧又出现,原因与上面说的一样.但不是复发,叫再发,祝宝宝早日康复.
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称为疝.疝分为斜疝和直疝,斜疝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主要是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入阴囊,疝块呈圆形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疝块不再突出,精索在疝囊后方,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而直疝多见于老年人,腹股沟疝如不及时处理,疝块可逐渐增大,治疗的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一岁以下的婴幼儿可暂时不手术,因为婴幼儿腹肌可随躯体生长逐渐强壮,疝有自行消失的可能,可采用棉线束带或绷带压住腹股沟管深环,防止疝块突出并给发育中的腹肌以加强腹壁的机会,但是手术治疗一般是最好的方法,因为这样可以确保疝气的治愈,年龄小也比较好照顾和恢复.对于你目前的情况只要这次手术治愈了,随着年龄增长腹肌的逐渐增强在原部位是没有复发的可能了!
以上是对“小儿疝气手术以后还容易复发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