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减的治疗主要是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有的病人还需进行病因治疗.
(1)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由于甲减病人自身不能产生足够的甲状腺激素,故需服用甲状腺激素药品来替代治疗.替代用的甲状腺激素药品有3种,即t3,t4和干甲状腺片.
t3:由于作用时间持续较短,故不常用于替代治疗.国内尚无成品药物出售.
t4:在国外许多国家常用t4替代甲状腺激素.每天所需的剂量约为100-200微克.国内尚无成品药物出售.
干甲状腺片:国内甲减病人主要用干甲状腺片进行替代治疗.干甲状腺片含有t3和t4两种甲状腺激素,价格便宜.每天用量40一200毫克.每片剂量多为40毫克,也有含60毫克的.(但要注意不要服用过量,会引起心脏疾病,心跳过快,而且要定期,比如每2个月做个甲攻5项,根据结果选择是否继服药和服药的剂量)
(2)病因治疗:有的甲减病人还从病因上积极治疗,若是因为药物导致的甲减,减量或停用后,甲减可以自行消失;若是下丘脑或垂体有大肿瘤,行肿瘤切除后,甲减有可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若是亚急性甲状腺炎引起的甲减,亚急性甲状腺炎治愈后,甲减也会消失;若是长期缺碘引起的甲减,需补充碘的摄入.
甲低一般不能治愈,需要终生服药替代治疗.首选甲状腺素,一般选用左甲状腺素,开始剂量后需每周增加剂量,达到最佳疗效后维持治疗,普通甲状腺素片因多含量不稳定,疗效差.具体怎么治疗,建议去当地大医院就诊,医生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制定用药的方式和药量,自己不要随便乱吃,要按医生的指示,我现在跟你说怎么吃是对你不负责的,因为我完全不知道你的症状和指标,而且吃药途中是需要监测的,必要的时候需要随时调整药物用量和方法,所以为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还是请去医院就诊.
甲减症需用甲状腺激素剂替代治疗,而且常为终身治疗.甲状腺制剂有左旋甲状腺素钠(L-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L-T3)及甲状腺片,三者强度比大约为0.1mgT4=25μg,T3=40mg甲状腺片,此外尚有Euthroid(每片含T40.06mg,T315μg),Thyrolar每片含T40.05mg,T312.5μg).国内常用制剂为甲状腺片.
剂量及用法,①甲状腺片,开始剂量20~40mg/日,每周增加20mg/日,直至秦效.一般先浮肿消退,然后其他症状相继改善或消失.获满意疗效后,摸索合适的维持量,长期服用.②L-T40.05-0.1mg/日,每4~6周增加0.05mg,完全替代剂量为0.1~0.2mg/日. ③L-T350~100μg/日,分2~3次服用,本药吸收迅速,作用强大,对敏感的甲减病人不利,一般不常规单独应用.④1岁以上儿童每日剂量按T42.8~4.4μg/kg口服,或有相当剂量的甲状腺片(0.1mgT4相当40mg甲状腺片).1岁以下婴儿剂量需增加,每日按T410μg/kg口服.
贫血患者除甲状腺制剂替代治疗外,应按贫血类型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或肝制剂等.胃酸缺乏者应补给稀盐酸.
粘液水肿昏迷患者应即刻静脉注射L-T340~120μg,以后每日50μg,分2~3次注射,或用L-T4200μg即刻注射,以后每日50μg,如无注射剂,可将上药溶解后注入胃管,每4~6小时一次,剂量同上.此外应注意保暖,给氧,保持呼吸通畅,输液不宜过快,感染时可输注氢化可的松200~300mg,并应用抗菌素感染.
以前叫甲低,现在多简称甲减(甲状腺机能减低),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甲状腺素生成减少,或因外周组织对甲状腺素的敏感性减低,继而引起一系列代谢减退的表现.成人可表现为畏寒肢冷,乏力懒言,反应迟钝,皮肤干燥,厌食,腹胀等.治疗时就是补充甲状腺激素,没有特别好的方法,而且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一般是纵身用药.不过饮食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营养丰富: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并限制脂肪,胆固醇摄入,应进食高热量,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蛋类,乳类,肉类,鱼肉,香芹,杏果,枣椰果,干梅等.2,不要盲目补碘:因为高碘可能是加减的原因,所以沿海地区,不要补碘.缺碘地区,可以适当补碘,但不要过量.3,避免进食致甲状腺肿物质的食物,如:不要吃卷心菜,白菜,甘蓝,油菜,木薯,核桃等食物,以免引起甲状腺肿大.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缺乏,机体代谢活动下降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B9)等,食欲不振,适当补充稀盐酸.
2,替代治疗:TH替代治疗.
左甲状腺素(L-T4,优甲乐)25-50ug/d,2-3月后根据甲状腺功能测定调整用量以长期维持.
干甲状腺:20-40mg/d,2-3月后根据甲功测定调整用量以长期维持.
此外,较轻的话可以从膳食调配方面入手改善症状:
1,宜选食物:因缺碘引起的甲减,需选用适量海带,紫菜,可用碘盐,碘酱油,碘蛋和面包加碘.炒菜时要注意,碘盐木宜放入沸油中,以免碘挥发而降低碘浓度.蛋白质补充可选用蛋类,乳类,各种肉类,鱼类;植物蛋白可互补,如各种豆制品,黄豆等.供给动物肝脏可纠正贫血,还要保证供给各种蔬菜及新鲜水果.
2,忌选食物:忌各种生甲状腺肿物质,如卷心菜,白菜,油菜,木薯,核桃等;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奶油,动物脑及内脏等.限用高脂肪类食品,如食油,花生米,核桃仁, 杏仁,芝麻酱,火腿,五花肉,甘乳酪等.
治疗因首先根据甲状腺减退的病因选择合适的方案.甲减按照病变发生部位分为:1.原发性甲减:由于甲状腺腺体本身引起的甲减,占全部甲减的95%以上,且90%以上原发性甲减是自身免疫,甲状腺手术和甲亢碘131治疗所致.2.中枢性甲减:由下丘脑和垂体病变引起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者促甲状腺激素产生或分泌减少所致甲减,垂体外照射,垂体大肿瘤,颅咽管瘤及产后大出血是其较常见原因.3.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由于甲状腺激素在外周组织实现生物学效应障碍引起的综合征.
治疗的目标是将血清TSH和甲状腺激素恢复到正常范围内.现在首选的是左甲状腺素的治疗,剂量应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和个体差异.建议去当地医院详细检查后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剂量.治疗初期,每4到6周测定激素指标.然后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进一步治疗剂量.治疗达标后,每6到12个月复查一次激素指标.甲状腺素片虽也有治疗效果,但是因其甲状腺激素含量不稳定和T3含量过高已很少使用.进一步还需根据具体的病因选择治疗方案,纠正引起甲减的病因,比如因垂体肿瘤引起的因切除肿瘤.
你好,首先,甲状腺功能低下是甲状腺素分泌缺乏或不足而出现的综合征,其病因包括:①甲状腺实质性病变,如甲状腺炎,外科手术或放射性同位素治疗造成的腺组织破坏过多,发育异常等;②甲状腺素合成障碍,如长期缺碘,长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先天性甲状腺素合成障碍,可能由于一种自身抗体(TSH受体阻断抗体)引起的特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③垂体或下丘脑病变.根据发病年龄不同可分为克汀病及粘液水肿.青少年甲状腺功能低下,或获得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常由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引起.某些症状和体征与成人相同,包括乏力,虚弱,记忆力,听力下降,体重增加,水肿,无法解释的心脏增大和心肌收缩力下降,便秘,头发干枯,粗糙,皮肤黄,冷或有斑点粗糙.与儿童期甲状腺功能低下不同的症状有生长迟缓,骨骼发育延迟,并且常有青春期发育延迟..它应该和贫血,低T3综合症,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鉴别.它的治疗一般包括:应该注意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要是没有症状可以不治疗,但是必须跟踪观察.一般治疗: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等,食欲不振,适当补充稀盐酸.但必须要和TH合用才有效.2.替代治疗:TH替代治疗.但注意要从低量开始应用,尤其是伴有重症或老年,或者心血管疾病,当症状改善脉率恢复正常时,应该减少至适当的剂量.甲减患者的病情轻重不一,劳动强度,生活环境经常变化应强调剂量的个体化.
以上是对“我女儿23岁得了甲低但还不是太”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甲减)(hypothyroidism)是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缺乏或作用不足或缺少.或甲状腺激素生理效应不好,生物效应不足所引起的临床综症.女性较男性多见.一般临床上多见于性格急躁的女性.病因以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为主.
治疗上1,一般以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等.
2,替代治疗.TH替代治疗.左甲状腺素(LT-4,优甲乐)25-50ugd一次顿服.2-3月后根据甲状腺功能测定调整用量以长期维持.
3,粘液水肿性昏迷治疗.静脉注射L-T3.4-120UG,以后每6H5-15UG,患者清醒后改为口服,无注射剂者给予T4片25-50UG(微克)/次,或干甲状腺30-60MG(毫克)/次,经胃管给药,每4-6小时一次,待患者清醒后改为常规替代治疗,补充体液及病因治疗.
您好,甲低最常见的原因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包括桥本甲状腺炎,萎缩性甲状腺炎,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产后甲状腺炎等.您女儿的甲低较轻,可以采用替代治疗,即服用左甲状腺素.一般从小剂量开始.治疗中应注意心动过速,多汗,体重减轻等过量的佐证,并适当调整剂量.
甲低也称之为甲减,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合成或是分泌不足,所致的机体代谢率减低为甲低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的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治疗上,西医多以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常服用甲状腺素片或是优甲乐,补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这种被动的传统疗法并不能使得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而且影响其尚未被破坏完的正常甲状腺滤泡的生理功能.所以患者形成依赖,需哟终生服用药物,服了甲状腺素片则会症状得以改善,一旦停药就会马上反弹.其实,只要患者能够查明病因,部分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正规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完全可以康复的.中医治疗或是西药治疗各有优势,采取中西医结合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措施,已经称为近年来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从众多的中西医治疗措施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炎,甲减,甲低等甲状腺疾病总的趋势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