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个血压比较严重的,需要住院治疗,警惕引起并发症.原发性高血压的控制主要依靠药物,常用的有6大类:利尿剂,β 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α1 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不能盲目服用药物.另外需要改变自己不良生活习惯和嗜好,饮食上要求低补,戒烟,限酒的原则,保持清淡均衡的饮食,多食高纤维食物,减少进补,甜食和高胆固醇饮食. 
                                                                          
                                          你好,这种情况还是比较高的.高血压治疗建议,平时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常用的药物有替米沙坦或氨氯地平等
       
                                                                          
                                          你好,患者的血压比较高,很危险,容易并发脑血管意外,不知道患者的年龄?建议要立即口服降压药物,同时要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波动,如果口服药物降压效果不好的话,要就诊医院静脉点滴降压药物.希望帮到你!ydd 
                                                                              
      以上是对“血压到了200,是不是太高了”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60,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5为高血压;血压值在上述两者之间,亦即收缩压在141—159之间,舒张压在91-94之间,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期血压的平均值在90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如果你持续如此高压应去医院咨询.在这我建议一下您的饮食:1.控制热能须控制主食及脂肪摄入量,尽量少用或不用糖果点心,甜饮料,油炸食品等高热能食品. 2.减少烹调用盐量,尽量少吃酱菜等类盐腌食品. 3.少吃肥肉及各种动物性油脂,控制动物脑子,鱼子等高胆固醇食物.食用油尽量选用豆油,花生油,葵花子油等植物油. 4.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尤其是深色蔬菜. 5.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类等. 
       
                                                                          
                                          按年龄不同,有所不同年轻人正常血压,高压130,低压85.50岁以上,正常血压,高压140,低压90.
        要注意三餐的饮食,饮食要安排少食多餐,避免过饱,高血压患者多较肥胖,必须多吃低热能食物,总热能要控制在8.36兆焦左右,每天主食要控制在150到250之间,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占百分之50.
        不伴有痛风病和或肾病的高血压病人,可多吃大豆,花生,黑木耳或白木耳,水果.
        晚餐应少而清淡,过量油腻的食物会引发中风,不吃甜食,多吃高纤维的食物.
        多吃鱼,不论哪一种高血压患者,鱼都是首选的食物,因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每星期吃一次鱼者比不吃鱼的人,心脏病的死亡率明显的偏低.
        少吃盐,每人每天吃盐量应严格控制在2到5克之间,食盐量还应该减去烹调食物时放入酱油中所含的钠,三毫升酱油相当于一克盐,腌制品中所含的钠较多,应少吃或不吃.
        注意多补钙,有人让高血压患者每天服一克钙,8星期后发现血压下降,因此应多服用含钙多的食物.
        以上的饮食原则,高血压患者要能持之以恒,必会益于健康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