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甲癣,指甲变粹,变厚,变白,容易出血.建议您到医院皮肤科进行检查确诊.
甲癣(tinea unguium)是指皮肤癣菌侵犯甲板或甲下组织所引起的疾病.而甲真菌病是由非皮癣菌及酵母菌等真菌引起的甲感染.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真菌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诊断并不困难.甲下型甲癣真菌含量较少,且常位于甲板的最下部.甲癣及甲真菌病常常先起于一个指甲,不对称发生,其他相邻指甲可以正常.
【治疗措施】
甲癣及甲真菌病的防治,首先是积极防治常见的的癣病,在甲受到外伤及甲营养不良时更应注意.
甲癣是皮肤癣病中,较为难治的一种.往往在临床治愈后还可能复发.一般甲癣及甲真菌病以局部疗法为宜.
1.30%冰醋酸外涂或10%冰醋酸泡病甲,每日一次,持续3~6个月.涂药前应先将病甲刮薄,则疗法更好.涂30冰醋酸时应注意保护甲周的皮肤.
2.6%水杨酸,12%乳酸,95%酒精溶液,10%碘酊或与10%乳酸各半涂病甲.其用法,疗法及注意事项同上.
3.药物拔甲 用40%尿素软膏包敷后再拔去病甲.
另外尚可口服斯匹仁诺200mg,每日二次,连服3周.在每个月开始服一周后停药,在第二月开始再服一周,在第三个月的开始再服一周.还可口服疗霉舒.
【病因学】
甲癣常由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毛癣菌等引起.其他如许兰氏毛癣菌,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玫瑰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都可引起甲癣.真菌性白甲常由石膏样毛癣菌引起,偶尔也可以由头孢子菌,镰刀菌及土色曲霉等引起.
甲真菌病多由其他丝状真菌,酵母样菌及酵母菌等引起.大多见于营养不良的指(趾)甲.现已肯定白念珠菌及短帚霉菌可致甲真菌病.近年来,发现拟平滑念珠菌等也常可致甲真菌病.
【病理改变】
甲下型甲癣取病甲pas染色很容易找到真菌,在甲板层中可见菌丝及关节孢子,一般局限于甲板的最下部.甲质松解并非皮癣菌感染的一个特征,只是甲板被其间生长的真菌机械地分开,真菌在甲板内的分布及数量各不相同.甲板组织可有少许炎症或全无炎症表现.
真菌性白甲症真菌丝常只局限于甲板的最上部位,很少波及较深层,在甲板上部可见大量菌丝,比在甲下型甲癣中所见到菌丝更大更宽.切片中常有成团肿胀的菌丝和不规则的关节孢子.
短帚毒菌的甲真菌病,其分子孢子常可在甲内找到.念珠菌性甲真菌病常可伴有慢性甲沟炎,引起甲的结构发生破坏,并伴有慢性炎症反应.酵母菌所致的甲真菌病甲及其疏松组织中可找到真菌.其他真菌所致的甲病在甲沟及甲床内有碎屑,切片中可见其中有菌丝.
【临床表现】
甲下型甲癣:常以甲板两侧或末端开始,起初先有轻度甲沟炎,后来逐渐变成慢性或日趋消退.甲沟炎可引起甲面有凹点或沟纹,开始为小而清楚的黄或带白色的斑点,持续不变或逐渐累及甲根.甲板被感染后,就可形成裂纹,变脆或增厚,变成棕色或黑色.甲下可有角蛋白及碎屑沉积.在正常情况下甲床不参与甲板的角蛋白形成,仅在甲板下形成角蛋白.当甲床被真菌侵犯后,可刺激甲床形成软而脆的角蛋白,这样甲变松,角蛋白沉积致甲板明显增厚.而念珠菌性甲真甲病则无碎屑沉积,甲板也不增厚.由于甲床碎屑和角朊等营养物为真菌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使真菌快速生长,使得真菌从下面直接侵犯到硬甲板,并刺激甲床形成更多的角朊,使得甲板变得更加厚.同时也可有其他真菌或细菌侵犯碎屑部位.甲母质常不受侵犯,但可有部分发生轻度外形改变及其色泽变化.红色毛癣菌感染时则甲板远端脆裂,分离而留下一薄的沟,其边缘粗糙,波及全甲时可破坏全指甲.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