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通过你的描述,可以考虑是应用抗结核药物后的不良反应,此外身体有消化系统症状.全身疼痛是末梢神经功能障碍,出现此种不良反应可暂时停药.待反应消失后,由一种药物开始应用,数周后无不良反应发生,再使用另一种药品.从而查出导致不良反应的药物.与此同时去医院通过检查血常规,观察白细胞的变化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你这种现象应该是抗结核药物服用之后的不良反应,一般属于药物正常副作用,是周围神经炎的一种表现,可服用维生素B6控制.如果长时间不能忍受,则需要去医院检查.
常用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
1.异烟肼
若出现四肢远端皮肤麻木或有烧灼感等神经病变的症状时,应加服维生素B6.在服药期间应每3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若发现转氨酶升高时,应加用护肝药及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的中成药治疗.如果肝功能检查只有单纯的转氨酶升高,其他项目正常,则无需停用异烟肼.
2.利福平
服用利福平后,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如果消化道症状较轻,则可能是一般的药物反应所致,可通过调整用药时间来预防,即可改为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用药.如果消化道症状较重,则可能是药物的变态反应所致,此时应立即停药.
3.吡嗪酰胺
吡嗪酰胺的主要副作用是可以引起肝损害,引起肝损害的情况多发生在老年肺结核患者或用药剂量偏大,疗程过长的病人身上.
4.乙胺丁醇
用乙胺丁醇后发生了肢端麻木等周围神经炎的症状,可服用维生素B6治疗.需要大剂量服用乙胺丁醇的病人,每个月都应到眼科做一次视力,色觉,视野及眼底等项目的检查.若发现异常,病人应及时减小用药剂量,必要时,应停药.
5.对氨水杨酸钠
服用对氨水杨酸钠,易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部烧灼感,腹上区疼痛,腹胀及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故服用该药的时间可放在饭后,这样可减轻胃肠道的反应.
您好,你使用的抗结核药物具体是哪一种呢?一般常用的抗结核药物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一般不良反应有:周围神经炎,肝,肾功能的损害,发热,寒战,胃肠不适,过敏反应,关节痛,高尿酸血症,听力障碍,眩晕等等,服用药物是应空腹服用.反应强烈的情况下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和相应的治疗.
平时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控制感染源.不要随地吐痰,有痰时应吐在卫生纸或包有消毒剂的有盖广口瓶中.不可面对他人打喷嚏或咳嗽,以免飞沫传染.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鼻口,然后将纸巾放入污物袋中,如有该病的人应注意在拥挤的公共场所应戴口罩,直至药物有效不再具有传染性为止.接触痰液后用流水清洗双手,在医院和家中应该严格消毒隔离,病人的居室,生活用品,食具,衣物等可采用一定的化学物理方法消毒,易感人群应接种卡介苗,减少感染后发病的情况.患病者应有积极的心态,保证营养充足,积极配合治疗,注意药物的福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不可私自停药或减少剂量.
以上是对“我用国家分发的抗结核药物七天了”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