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不知道
发病时间:5年
化验检查结果:空腹9点血糖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常使用参芪降糖胶囊,效果不明显.
患有糖尿病应该先明确诊断是Ⅰ型还是Ⅱ型,如果是Ⅱ型糖尿病一般需要终身服用降血糖药物,注意密切观察空腹血糖的变化,合理控制饮食也至关重要,还可考虑看看中医,中医认为这糖尿病属于消渴症,多是存在阴虚,一般可吃些滋阴的中药来调理的.
你好,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很难彻底治愈,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口服降糖化学药,胰岛素,中药三大类.
1,口服降糖化学药
(1)磺酰脲类: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使K+ 外流,β细胞去极化,Ca2+ 内流,诱发胰岛素分泌.此外,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使胰岛素作用加强.常用的药物有: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波脲,格列美脲等.
格列吡嗪(美吡达,瑞罗宁,迪沙,依吡达):第二代磺酰脲类药,起效快,药效持续6-8小时,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代谢物无活性,且排泄较快,因此比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作用持续24小时.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成年型糖尿病.
格列齐特(达美康,孚来迪):第二代磺酰脲类药,比第一代甲笨磺丁脲强10倍以上;此外,还有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作用,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从而预防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适用于成年型糖尿病,糖尿病伴有肥胖症或伴有血管病变者.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格列本脲(优降糖):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在所有磺酰脲类中降糖作用最强,为甲笨磺丁脲的200-500倍,作用可持续24小时.用于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老人和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格列波脲(克糖利):比第一代甲笨磺丁脲强20倍,与格列本脲相比更易吸收,较少发生低血糖;作用可持续24小时.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格列美脲(亚莫利):第三代新的口服磺酰脲类药,作用机制同其它磺酰脲类药,但能通过与胰岛素无关的途径增加心脏葡萄糖的摄取,比其它口服降糖药更少影响心血管系统;体内半衰期长达9小时,只需每日口服1次.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2)双胍类:本类药物不刺激胰岛素β细胞,对正常人几乎无作用,而对糖尿病人降血糖作用明显.不影响胰岛素分泌,通过促进外周组织摄取葡萄糖,抑制葡萄糖异生,降低肝糖原输出,延迟葡萄糖在肠道吸收,由此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常用药物有: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格华止,美迪康):降糖作用较笨乙双胍弱,但毒性较小,对正常人无降糖作用;与磺酰脲类比较,本品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很少引起低血糖;此外,本品具有增加胰岛素受体,减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还有改善脂肪代谢及纤维蛋白溶解,减轻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利于缓解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是肥胖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首选药.主要用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也可用于1型糖尿病,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也可用于胰岛素抵抗综合症的治疗.由于胃肠道反应大,应于进餐中和餐后服用.肾功能损害患者禁用.
(3) α糖苷酶抑制剂:竞争性抑制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及蔗糖酶,阻断1,4-糖苷键水解,延缓淀粉,蔗糖及麦芽糖在小肠分解为葡萄糖,降低餐后血糖.常用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阿卡波糖(拜唐平):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也不影响体重;可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合用.用于各型糖尿病,改善糖尿病病人餐后血糖,可用于对其它口服降糖药药效不明显的患者.
伏格列波糖(倍欣):为新一代α糖苷酶抑制剂,该药对小肠黏膜的α-葡萄苷酶(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苷糖酶)的抑制作用比阿卡波糖强,对来源于胰腺的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弱.可作用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可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合用.
(4) 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利用胰岛素的能力,改善糖代谢及脂质代谢,能有限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常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合用,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常用药物有:罗格列酮,瑞格列奈.
罗格列酮(文迪雅):新型胰岛素增敏剂,对于胰岛素缺乏的1型糖尿病分泌量极少的2型糖尿病无效.老年患者及肾功能损害者服用勿需调整剂量.
(5) 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是一新型口服非磺酰脲类抗糖尿病类药物,对胰岛素的分泌有促进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磺酰脲类药物类似,但该类药物与磺酰脲受体结合与分离均更快,因此能改善胰岛素早时相分泌,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常用药物有:瑞格列奈.
瑞格列奈(诺和龙):该药不引起严重的低血糖,不引起肝脏的损害,有中度肝脏及肾脏损害的患者对该药也有很好的耐受性,药物相互作用较少.
你好,最早应用的口服降糖药之一,现已发展到第三代,仍是临床上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餐前半小时服药效果最佳最. 口服降糖药中的元老.降糖作用肯定,不诱发低血糖,具有降糖作用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如调脂,抗小血板凝集等,但对于有严重心,肝,肺,肾功能不良的患者,不推荐使用.为减轻双胍类药物的胃肠副作用,一般建议餐后服用. 糖苷酶抑制剂: 噻唑烷二酮: 迄今为止最新的口服降糖药.为胰岛素增敏剂,通过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并能改善与胰岛素低抗有关的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该类药物应用过程中须密切注意肝功能. 通过抑制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苷酶,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就像人为的造成“少吃多餐”),从而降低餐后血糖,故适宜那些单纯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患者.餐前即服或与第一口饭同服,且膳食中必须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如大米,面粉等)时才能发挥效果.
以上是对“糖尿病要吃啥药?”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