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患者年龄:宁坤
我儿子刚出生 医生发现她头皮下有一个米粒大小的疙瘩 用手捏的时候会随手滑动 经过十几天观察 疙瘩有一点变大 但我儿子没有丝毫的疼痛感 医生说是小瘤子,到以后要动手术切除,在此,请教一下,什么时候动手术比较好?会对孩子有危险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教一下,什么时候动手术比较好?会对孩子有危险吗?
病情分析:
皮下结节为一种较硬,圆形或椭圆形的,无痛性小结.直径为O.2一l 0厘米太小.常位于受摩擦较多部分,如肘部伸侧,跟腱,头皮,坐骨结节或关节周围.少见部位有耳和鼻梁.皮下结节很少引起症状,偶尔可破裂或并发感染.典型的皮下结节生长缓慢,可持续存在或在病性缓解时消失.皮下结节的出现与高滴度血清类风湿因子,严重的关节破坏及类风湿活动性病变密切相关.
指导意见:
你的孩子的这种情况我建议首先先不要急于手术,可以暂时观察一段时间,他属于典型的皮下结节,但是皮下结节也有很多种性质,有些结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消失的,并且这种结节大部分都是良性的,就算手术也不用急于这一时,如果有很明显的长大 的趋向的话还是尽早手术的好,一般是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手术,不过你也可以去医院咨询一下普外科的医生,让医生评估一下手术的风险和预后等
生活护理:
一般小孩子不用过分的担心,因为他们的生长发育很旺盛,每天一个新的样子,说不定你明天看那个东西就有可能消失,所以你不用太担心了
病情分析:
你好,我看了你的描述,你的小孩肿块比较小,有滑动的感觉,可能是淋巴结,也可能是出生时挤压的小血肿,小瘤子可能性比较小.
指导意见:
据我们这边的经验,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的,如果是血肿会逐渐吸收,虽然有些缓慢,因为比较小,又在皮下,对小孩几乎无影响.小瘤子可能性比较小,即使是,也只要是观察随访,因为不是恶性的对身体影响几乎没有,增大速度也很慢的,就密切观察,等小孩年龄大了再做手术都没问题.
生活护理:
密切观察包快情况,观察小孩一般情况(精神,食欲,睡眠),如有不适,尽快就诊.
病情分析:
您好,根据您所说的情况,既然医生已经确诊,而且小宝宝也没有什么症状,应该不用过于担心,如果小宝宝刚刚出生,各反面功能还不完善:(1)呼吸系统:胎儿肺内充满液体,分娩时儿茶酚胺释放使肺液分泌减少,出生时经产道挤压,约1/3肺液由口鼻排出,其余在建立呼吸后由肺间质内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胸廓呈圆桶状,肋间肌薄弱,呼吸道管腔狭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易致气道阻塞,感染,呼吸困难及拒乳.(2)循环系统:出生后血液循环动力学发生重大变化:①胎盘—脐血循环终止;②肺循环阻力下降,肺血流增加;③回流至左心房血量明显增多,体循环压力上升;④卵圆孔,动脉导管功能上关闭.
(3)消化系统:足月儿出生时吞咽功能已经完善,但食管下部括约肌松弛,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较发达,易溢乳甚至呕吐.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管壁薄,通透性高,有利于大量的流质及乳汁中营养物质的吸收,但肠腔内毒素和消化不全产物也容易进入血循环,引起中毒症状.除淀粉酶外,消化道已能分泌充足的消化酶,因此不宜过早喂淀粉类食物.胎便由胎儿肠道分泌物,胆汁及咽下的羊水等组成,呈糊状,为墨绿色.足月儿在生后24小时内排胎便,约2~3天排完.若生后24小时仍不排胎便,应排除肛门闭锁或其它消化道畸形.肝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量及活力不足,是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同时对多种药物处理能力(葡萄糖醛酸化)低下,易发生药物中毒.(4)泌尿系统:足月儿出生时肾结构发育已完成,但功能仍不成熟.肾稀释功能虽与成人相似,但其肾小球滤过率低,浓缩功能差,故不能迅速有效地处理过多的水和溶质,易发生水肿和脱水.
(5)血液系统:足月儿出生时血红蛋白为170g/L(140~200g/L),由于刚出生时入量少,不显性失水等原因,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值上升,生后24小时最高,约于第一周末恢复至出生时水平,以后逐渐下降.血红蛋白中胎儿血红蛋白占70%~80%,5周后降至55%,随后逐渐被成人型血红蛋白取代.网织红细胞数初生3天内为0.04~0.06,4—7天迅速降至0.005-0.015,4--6周回升至0.02~0.08.血容量为85~l00ml/kg,与脐带结扎时间有关,脐带结扎延迟可从胎盘多获得35%的血容量.白细胞数生后第1天为15~20X109/L,3天后明显下降,5天后接近婴儿值;分类中以中性粒细胞为主,4—6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相近,以后淋巴细胞占优势.血小板数与成人相似.由于胎儿肝脏维生素K储存量少,凝血因子Ⅱ,Ⅶ,Ⅸ,X活性较低(6)神经系统:新生儿脑相对大,但脑沟,脑回仍未完全形成.出生后头围生长速率约为1.1cm,至生后40周左右逐渐减缓.脊髓相对长,其末端约在3,4腰椎下缘,故腰穿时应在腰椎间隙进针.足月儿大脑皮层兴奋性低,睡眠时间长,觉醒时间一昼夜仅为2~3小时,大脑对下级中枢抑制较弱,且锥体束,纹状体发育不全,常出现不自主和不协调动作.出生时已具备多种暂时性原始反射.临床上常用的原始反射如下:①觅食反射(rootingreflex):用左手托婴儿呈半卧位,右手食指触其一侧面颊,婴儿反射性地转头向该侧.②吸吮反射(sucking reflex):将乳头或奶嘴放人婴儿口内,会出现有力的吸吮动作.③握持反射(grasp reflex):将物品或手指置人婴儿手心中,立即将其握紧.④拥抱反射(Moro reflex):新生儿仰卧位,拍打床面后其双臂伸直外展,双手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双手握拳呈拥抱状.
正常情况下,上述反射生后数月自然消失.如新生儿期这些反射减弱或消失,或数月后仍不消失,常提示有神经系统疾病.此外,正常足月儿也可出现年长儿的病理性反射如克氏征(Kernig征),巴彬斯基征(Babinski征)和佛斯特征(Chvostek征)等,腹壁和提睾反射不稳定,偶可出现阵发性踝阵挛.(7)体温: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不完善,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表皮角化层差,易散热,早产儿尤甚.寒冷时无寒战反应而靠棕色脂肪化学产热.生后环境温度显著低于宫内温度,散热增加,如不及时保温,可发生低体温,低氧血症,低血糖和代谢性酸中毒或寒冷损伤.中性温度(neutraltemperature)是指使机体代谢,氧及能量消耗最低并能维持体温正常的最适环境温度,对新生儿至关重要.体重,出生日龄不同,中性温度也不同(表7-3).不显性失水过多可增加热的消耗,适宜的环境湿度为50%一60%.环境温度过高,进水少及散热不足,可使体温增高,发生脱水热.
指导意见:
鉴于上述情况,婴儿刚出生时,如果不是危及生命必须要做的手术外一般不会立即实行手术的,应该等婴儿各个方面较稳定之后再做,具体什么时候做手术,您应该听取主治大夫的意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制定手术计划,安排手术时间.这种情况的手术一般不会有危险的,请放心.
生活护理:
给您初生婴儿护理的几点建议:1对婴儿进行洗护时动作要轻柔,平时需要对皮肤进行保护和润滑,避免摩擦和外力作用导致表皮破损.2新生儿在出生后皮脂腺分泌迅速降低,洗护时尽量保留皮脂.新生儿的胎脂不必洗去,洗浴也不能过度清除皮脂.3婴儿不能使用成人的碱性沐浴产品,应使用中性产品,不会破坏婴儿皮肤的PH值.4要保持婴儿皮肤的高含水量,就需要减少经表皮的水分流失,婴儿的润肤产品要有良好的保湿作用.5婴儿不但比成人更容易晒伤,而且也会被晒黑.婴儿接受过多阳光照射会影响皮肤的发育.最好根据地区和季节不同,着重选择上午10时前和下午3时后的晴好天气,以晒臀部和腿部为主,每次晒太阳的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为妥.6眨眼反射是人体保护眼睛免受强光和异物伤害而在后天形成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宝宝在1.5-2个月时才形成这种反射.出生仅一个月的新生儿的沐浴用品不能对眼睛有刺激性.7婴儿的屁股要保持干燥,清洗时不宜使用含有酒精等溶剂和其他成分的清洗液和用品.
以上是对“新生婴儿头皮下长了小疙瘩..”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