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2009年6月27日单位进行体检时,血常规一项发现 血小板很高(793),其他白细胞数目,中性细胞数目也稍有偏高.为了进一步查明原因11月7日又去医院做血常规检查时,发现比上次更为异常,血小板和白细胞比上次还高,那位专家代夫给指点一下从化验单上看可能是什么情况,不胜感激!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没有任何不适感觉,中间也没用过什么药,工作生活都很正常
化验,检查结果:
本次血液报告单如下:
白细胞 15 正常值4-10*^9/L (偏高)
中性粒细胞百分率 65.8
淋巴细胞百分率 21.00
单核细胞百分率 4.60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 7.20 正常值0.5-5 % (偏高)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 1.4 正常值
病情分析:
你的血小板偏高,问题不大,但是你现在是贫血
指导意见:
血小板(blood platelet)是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形状不规则,比红细胞和白细胞小得多,无细胞核,成年人血液中血小板数量为100~300×1000000000个/L,它有质膜,没有细胞核结构,一般呈圆形,体积小于红细胞和白细胞.血小板在长期内被看作是血液中的无功能的细胞碎片.直到1882年意大利医师J.B.比佐泽罗发现它们在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才首次提出血小板的命名.
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化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较恒定的数量(如人的血小板数为每立方毫米10~30万),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血小板只存在于哺乳动物血液中.低等脊椎动物圆口纲有纺锤细胞起凝血作用,鱼纲开始有特定的血栓细胞.两栖,爬行和鸟纲动物血液中都有血栓细胞,血栓细胞是有细胞核的梭形成椭圆形细胞,功能与血小板相似.无脊椎动物没有专一的血栓细胞,如软体动物的变形细胞兼有防御和创伤治愈作用.甲壳动物只有一种血细胞,兼有凝血作用.
生活护理:
血小板偏高是很多情况可以引起的,有生理性的正常人一般一天有6%-10%的变化早上较低,午后较略高,春天较低冬天略高,高原地区较高月经后增高,运动后增高.病理性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溶血,急性化脓性感染,你先注意观察,过阵子再检查依次,如果还是高那就要找出怎么因起的.
人在某种炎性因素作用下的炎性反应可导致血小板的升高,而其他值均正常.人正常的血小板含量为100-300*10^9/L,略高于正常值的人,如果其他值正常及没有症状,一般不会有问题.只是血小板参与凝血,于是值较高会增加血栓形成的可能.
血小板增多:当>400x109/L时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
病情分析:
你是一位咨询血小板很高情况的咨询患者,你的主要问题的主诉是患者是一位27岁的年轻女性患者,患者的主要情况是2009年6月27日单位进行体检时,血常规一项发现 血小板很高(793),其他白细胞数目,中性细胞数目也稍有偏高.为了进一步查明原因11月7日又去医院做血常规检查时,发现比上次更为异常,血小板和白细胞比上次还高,没有任何不适感觉,中间也没用过什么药,工作生活都很正常,从你简短叙述中可以大致的了解到患者的基本情况是一是患者是一位年轻的女性患者,这个年龄的患者注意排除血液恶性疾病的情况,二是患者的检查上看白细胞 15 正常值4-10*^9/L (偏高),血红蛋白 170,血小板计数 811.0 正常值100-300*10^9/L (很高),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如果患者是在月经期间的检查,建议在月经过后复查情况,如果患者是在月经过后的检查,有没有发热,感染,损伤的症状,建议最好首先排除血液疾病的可能.
指导意见:
在检查及治疗上,一是建议患者最好可以到医院做个骨髓的穿刺检查,首先要排除血液疾病的可能,如果患者有腹部不适及性生活,建议排除宫外孕的情况,二是在治疗上,建议患者不要盲目用药,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
生活护理:
在生活上,一是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二是注意饮食,不要过食辛辣刺激的食物,适当的户外阳光下散步或者运动对患者的健康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血小板正常值在100-300之间,血小板数超过400为血小板增多.
原发性增多: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早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反应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癌症患者,但是这种增多是轻微的,一般都在500以下.
建议在到医院做一个血液内科的全面检查,听一下专业医生的意见.
以上是对“血小板很高是什么原因”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