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血压高,手指末端麻木,手掌麻木
发病时间:不详
化验检查结果:血压高(150/80mmHg左右)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口服降压药(复方利血平片)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是否有更好的药剂选择.有没有更好的降压药
高血压(经过反复三次不同时间测定都有血压高的情况就可以确诊高血压),你就需要对症用药,我建议你可以先选择“得高宁”治疗,得高宁是“硝苯地平的缓释剂”,可以比较平稳的降低血压,并且硝苯地平副作用较小,控制血压效果较好,还可以改善心脏供血.你的血压情况多数情况下使用此药可以很好的控制.
血压问题必须及时治疗,这个问题就像是车辆的超载,短期可能没有明显的危害,但是假以时日,容易产生不可逆的严重的老化的损害,容易导致心脏,大脑,肾脏等的较为严重的损害.
平时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多吃青菜,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睡眠充足,这样可以有助于疾病的缓解.
病情分析: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60mmHg(21.3kPa),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5mmHg(12.6kPa)为高血压;血压值在上述两者之间,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5kPa)之间,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期血压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目前国内仍沿用1979年我国修订的高血压临床分期标准,按临床表现将本病分为三期:第一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并发症表现.第二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各项中一项者:①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检查见有左心室肥大;②眼底检查见有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变窄;③蛋白尿和(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第三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各项中一项者:①脑血管意外或高血压脑病;②左心衰竭;③肾功能衰竭;④眼底出血或渗出,有或无视神经乳头水肿.
急进型高血压(恶性高血压):病情急骤发展,舒张压常持续在17.3kPa(130mmHg)以上,并有眼底出血,渗出或乳头水肿.
从上述分期可见,第一期尚无器官的损伤,第二期已有器官损伤,但其功能尚可代偿,而第三期则损伤的器官功能已经失代偿.
按舒张压水平可将高血压分三度:轻度:舒张压12.7~13.9kPa(95~104mmHg)中度:舒张压14.0~15.2kPa(105~114mmHg)重度:舒张压≥15.2kPa(115mmHg).
治疗原则
1.调整生活方式,减肥,低盐,低脂饮食.
2.选用降血压药,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扩血管药,α受体拮抗剂等的其中一种,再加用一个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原称双氢克尿噻),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再调整用药剂量,或增减降血压的药物,使得24小时血压理想控制.
3.使用抑制血小板药阿司匹林.
4.根据有否心,肾,脑等靶器官的情况,调整用药.
5.戒烟,积极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1.轻型无靶器官损害者,应先行非药物治疗3-6个月,无效则药物治疗.2.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应遵循长期,系统,个体化的原则,以期稳定,安全地控制血压.同时应高度重视对靶器官的保护和生活质量的提高.3.除服降压药外,应注意不宜紧张,接烟,食物中限制食盐.
用药原则
1.在开始正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前所有病例均应接受3-6月的以控制钠盐摄入和运动疗法为主要内容的非药物治疗阶段.
2.药物治疗宜从单一种类,小剂量开始并逐步调整以达持续,稳定控制血压的目标,必要时可联合用药.
3.治疗方案应考虑年龄,性别,职业,靶器官损害情况等因素,坚持个体化原则.4.治疗过程应防止过度降低血压,以免影响器官灌注.
指导意见:
现在血压不算高(150/80mmHg左右);医药为口服降压药(复方利血平片,属于交感神经抑制剂);根据您的情况,血压控制还可以(不知原来血压多少).
降血压药有,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伊贝沙坦等),β受体拮抗剂(普奈洛尔,美托洛尔等),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等),直接扩血管药(肼屈嗪),α1受体拮抗剂(哌唑嗪等),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原称双氢克尿噻)等.一般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的其中一种药物加利尿药治疗即可.
生活护理:
高血压病一般可以控制,要确定早期用药,正规用药,终生用药.轻度高血压病人,症状不重的,可以不必服用降压药,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睡眠,适当运动,即可使血压恢复正常.从现有的治疗条件看来,高血压病基本上都是可以控制的,不必精神紧张.服用降压药,要连续服用,使血压保持在正常状态,用用停停,时升时降,容易发生意外.但是,服用任何一种降压药,都要因人而易,遵照个体化原则.长期患高血压病的人,要防止情绪激动,精神兴奋紧张,以免发生脑血管,心血管意外.戒烟,不大量饮酒,对高血压有直接的影响.自备一付血压计,本人或家人会操作使用,对合理用药,观察血压变化大有好处.
温馨提示: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