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不想吃饭,没精打采
发病时间:十月五号
化验检查结果:先天性心脏病及高血压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未治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网上通知或电话
病情分析: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其发病率约占出生婴儿的0.8%,其中60%于<1 岁死亡.发病可能与遗传尤其是染色体易位与畸变,宫内感染,大剂量放射性接触和药物等因素有关.随着心血管医学的快速发展,许多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得到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病死率已显著下降.
指导意见: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法有两种:手术治疗与介入治疗.
(1)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实用于各种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法乐氏四联征以及其他有紫绀现象的心脏病).
介入治疗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部分室间隔缺损不合并其他需手术矫正的畸形患儿可考虑行介入治疗.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手术治疗适用范围较广,能根治各种简单,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但有一定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胸腔,心腔积液等并发症,还会留下手术疤痕影响美观.而介入治疗适用范围较窄,价格较高,但无创伤,术后恢复快,无手术疤痕.
治疗时医生穿刺病人血管(一般采用大腿根部血管),通过特制的直径为2—4毫米的鞘管,在X线和超声的引导下,将大小合适的封堵器送至病变部位封堵缺损或未闭合的动脉导管,以达到治疗目的.通过临床实践证实,先心病介入封堵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约1小时),恢复快(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不需特殊麻醉及体外循环,住院周期短(约1周)等优点.只有当病人年龄小,不能配合手术者才需要全身麻醉.该封堵术的适应症很广,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均可以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介入治疗先心病也有其局限性,不适合于已有右向左分流,严重肺动脉高压,合并需要外科矫正的畸形,边缘不佳的巨大缺损等.
生活护理:
(1)虽然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但为了预防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应注意母亲妊娠期特别是在妊娠早期保健,如积极预防风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避免接触放射线及一些有害物质.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服用对胎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如抗癌药,甲糖宁等.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等.注意膳食合理,避免营养缺乏.防止胎儿周围局部的机械性压迫.总之,为预防先天性心脏病, 就应避免与发病有关的一切因素.
(2)在怀孕早期(3个月之前)尽量别在电脑前微波炉等磁场强的地方坐太长时间因这时的胎儿还不稳定各个器官还正在成形阶段很可能造成孩子先天性心脏病.
(3)不要接触宠物因宠物身上的细菌及微生物也可能造成孩子先天性心脏病.
温馨提示: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