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我每天都有不同部位的身体酸痛,偶尔咳嗽,上次去医院检查血,拍片都说正常的,请问这是H1N1吗?
病情分析:
慢性疼痛對於一個人的情緒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如果沒有好好處理治療,病人很容易併發像憂鬱症,焦慮症等情緒方面的疾病.
慢性疼痛自救法
一,保持正確的姿勢,並且適度休息
歪七扭八的坐姿,或是長時間保持同樣的姿勢工作,是造成身體肌肉緊繃,導致慢性疼痛的主因之一.在瞭解如何克服身體疼痛的同時,一定要先從保持正確的姿勢做起.
一整天忙碌的上班生活,你一定要適度平衡工作和休息的時間,有效管理工作的效率可以避免關節與肌肉的負擔.工作步調最好不疾不徐,也不要給自己過大的壓力.每隔一個小時,或者是在感覺疲倦或疼痛時就要暫時休息.
二,熱敷
熱的感覺可以減輕疼痛,可以幫助身體放鬆,並且還有很好的減壓效果.熱敷的方法有很多,不管是阿公阿媽在用的熱水袋,醫療器材用品社賣的熱敷袋,百貨公司賣的電熱毯,或是藥粧店都買的到的暖暖包,都是用來熱敷的好工具.
熱敷的方法很簡單,只要在痠痛的部位熱敷就可以了.熱敷的時間大約是二十分鐘,但最重要的就是要預防燙傷.最少要隔著衣服或是墊上一層毛巾,而不要直接在皮膚上熱敷,也不要在睡覺的時候熱敷,在感覺比較遲鈍的部位熱敷時也要特別小心,一定要先用臉或手測試以後才可以熱敷.
三,泡澡(泡溫泉)
「我今天真是累翻了,全身到處酸痛,回家一定要好好的泡個澡!輕鬆輕鬆一下!」當你結束一天緊湊的工作,你是不是常常這樣告訴自己要自我放鬆?
沒錯,泡澡真的是一個去除身體酸痛的好方法.把身體浸在溫暖的水中,不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忙放鬆心情與緊繃的肌肉,對舒緩酸痛有直接的效果.還可以藉由泡澡來提高身體的核心溫度,幫助你接下來可以睡一個香甜的美容覺.泡澡的時候,你可以自行添加精油或藥草,還可以放著自己喜歡的音樂,既能犒賞自己,又能改善痠痛呢!
指导意见:
四,伸展運動與關節活動
痠痛會讓肌肉緊繃,而緊繃的肌肉又會讓你更加痠痛.
每天最少做一次全身性的關節運動.也就是說伸展,彎曲或轉動你的每一個關節,每個動作以不疼痛為止的程度就好,千萬不要勉強.每一個動作要慢且輕,突然的拉扯或是大動作反而容易受傷.
五,按摩
身體有痠痛時,我們常常會無意識的去抓一抓,捏一捏,這其實就是一種按摩.
按摩被稱為「治癒的觸摸」,它是大家公認的有效療法,不只對身體,對情緒上也是有幫助的,因為它能緩和心理上的壓力.雖然按摩不能醫治疾病,但它能提高病人和健康人的生活品質.
你可以請別人幫你按,當然你也可以自己DIY.你也許買不起一台十幾萬的高級按摩椅,但你絕對有很多小工具來達到同樣的效果,不管是按摩棒,按摩牛角,甚至只是一個硬硬尖尖的小東西,你都可以在痠痛的部位自己按摩.你還可以在痠痛點塗上一些藥膏,或者是滴幾滴你最喜歡的精油,效果會更好哦!
讓別人按摩的時候,要記得把自己的心情與身體的放鬆,而且別忘了要適度補充水分.
六,運動 (彼拉提斯,瑜珈,游泳,其他有氧運動)
運動可以強健身體,改善心肺功能,這個你我都知道.但是運動有更多你不知道的好處:
運動時新陳代謝速度加快,可以幫助身體排毒.運動會增加血液中「血清素」的濃度,會讓你心情變好,改善睡眠週期.運動還能消耗掉讓你感到壓力的物質(例如腎上腺素),幫助你身體放鬆.運動可以轉移你對疼痛的注意力,讓你的壓力和挫折找到出口.當你的健康狀況因為運動而慢慢改善的時候,你會更有自信,你會重新找回生活的重心,而不是陷在漫無止境的疼痛幽谷裡.
運動,可以說是慢性疼痛的最佳處方!
不要擔心你沒有運動細胞,因為「走路」其實就是一個最好的運動.但是如果你想針對身體的疼痛來作運動,彼拉提斯,瑜珈,游泳,太極拳都是很好的選擇,找個專業的老師,要求自己持續的練習,你很快就會是個「運動高手」.
生活护理:
七,居家復健器材
市面上形形色色的復健器材,舉凡低週波電療器,紅外線,超音波,電動按摩器,循環機…常常讓你在選擇的時候不知該從何處下手.從治療效果來說,雖然這些機器比不上醫院裡面專業儀器來的顯著,但還是或多或少對於疼痛會有所幫助.
如果你整天忙碌,沒有多餘的時間上醫院作復健,你的確可以考慮在家裡擺上一台復健器材自己DIY.
要提醒你的是:東西不是越貴的就越好,是不是切合需求才是最重要.如果你不知道該買什麼機器,或是你不知道該如何使用,復健科醫師可以給你滿意的答案.
八,各種自己偏好的放鬆與減壓的方式
面對壓力時,你也許自有一套減壓的方法.身體疼痛時,你也許早就摸索出一個自救之道.很好!請你繼續下去!用你最熟悉的方式,來讓身體的疼痛跑光光!
绝对不是甲流请放心
病情分析:
您好,您的情况不排除感冒,受凉的可能.
指导意见:
建议您注意保暖,适当服用去风的药物同时可以拨罐治疗,也可以服用川贝枇杷膏,好好洗个热水澡.观察吧.
生活护理:
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抵抗力
温馨提示:
绝大部分咳嗽是由于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因此预防呼吸道疾病是防止咳嗽的关键。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