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紫斑虽在肌肤,但其发生与血脉及脾胃有密切关系,外感与内伤均可致病.临床常见证候主要有热盛迫血,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瘀血内阻四类.治以清热,养阴,凉血,或益气,化瘀为法.
指导意见:
紫斑治疗的辨证论治
血热型
【证见】 肌肤见青紫斑点或斑块,或伴有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或有发热,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
1.主方凉血地黄汤(唐容川《血证论》)加减
处方:生地黄30克,黄连10克,牡丹皮12克,赤芍15克,玄参15克,栀子12克,黄芩10克,水牛角30克,茜根15克,紫草30克.水煎服.
热盛者,加石膏30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2克.
2.中成药
(1)紫地宁血散,每次8克,每日3次.
(2)云南白药,每次1支,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白仙消癜汤(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处方:白鲜皮50克,血见愁30克,茜草25克,仙鹤草50克,牡丹皮20克,地榆炭20克,生地黄炭20克,双花20克,丹参30克,三七20克,羚羊角10克(锉细末),紫草20克.水煎服.
(2)消斑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牡丹皮,黄芩,栀子,槐花各10克,生地黄,当归各15克,茜根12克.水煎服.
(3)栀子地黄汤(丘和明等《血证要览》)
组成:黑栀子,生地黄,赤芍,当归,黄芪.水煎服(原方无份量)
(4)水牛角汤:水牛角60克,水煎2小时,取汁顿服,每日1-2剂.
(5)解毒凉血汤(周霭祥验方)
处方: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栀子12克,黄芩12克,土茯苓15克,生地黄20克,赤芍12克,牡丹皮10克,女贞子20克,旱莲草20克,紫草20克,白茅根30克,仙鹤草30克,大枣15克,水牛角片10克,生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其中水牛角先煎10分钟后再放其他药.水牛角粉每次3克,冲服.
阴虚型
【证见】 皮肤青紫斑点,时发时止,常伴有鼻衄,齿衄或月经过多,颧红,心烦,口渴,手足心热,或有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方药】
1.主方茜草根散(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处方:茜根18克,侧柏叶20克,黄芩12克,生地黄15克,阿胶12克(烊化),玄参12克,龟板25克,旱莲草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参照血热型中成药.
3.单方验方
(1)消紫癜Ⅱ方(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处方:生地黄,熟地黄,知母,牡丹皮,赤芍,玄参,升麻,阿胶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
(2)养阴消癜汤(田凤鸣等《中国奇方全书》)
处方:石斛50克,生地黄,生石膏各30克,龙齿,沙参,白茅根各20克,白芍,天花粉各15克,龟板,牡丹皮各10克.水煎服.
(3)理血养肝汤(邵经明验方)
处方:当归12克,白芍15克,生地黄20克,牡丹皮12克,阿胶9克(烊化),旱莲草12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气虚型
【证见】 久病不愈,反复发生肌衄,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纳差.舌淡,脉细弱.
【治法】 补气摄血.
【方药】
1.主方归脾汤(严用和《济生方》)加减
处方:党参18克,黄芪15克,白术12克,当归10克,茯苓15克,龙眼肉10克,炒地榆15克,仙鹤草20克,阿胶12克(烊化),大枣5枚.水煎服.
2.中成药归脾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消紫癜I方(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处方:炙黄芪,党参,仙鹤草各30克,旱莲草15克,白芍,白术,阿胶(烊),生茜草,砂仁拌熟地黄各12克,大枣10克.水煎服.
(2)益气消斑汤(李宝顺《名医名方录》)
处方:黄芪60克,益母草,鸡血藤,党参,当归,川芎各30克,赤芍20克,红花10克.水煎服.
(3)参芪紫癜汤(张珍玉验方)
处方:炒白术9克,党参15克,黄芪20克,当归9克,白芍9克,生阿胶10克(烊化),茜根6克,陈皮6克,甘草5克.先用文火煎30分钟,倒出再加冷水煎20分钟,两煎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6剂,停药1日,后连服10~15剂.紫斑可消退.
(4)益气补血汤(李振琼等《奇效验秘方》)
处方:制何首乌30克,枸杞子15克,生地黄20克,阿胶10克(烊化),女贞子15克,黄芪30克,党参30克,白术30克,大枣5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瘀阻型
【证见】 肌肤瘀点紫暗,面色晦暗,胸或腰腹固定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
【治法】 活血化瘀止血.
【方药】
1.主方桃仁四物汤(武之望《济阴纲目》)加味
处方:桃仁12克,红花10克,当归12克,川芎9克,赤芍15克,生地黄15克,丹参20克,茜根12克,益母草20克,鸡血藤30克,大枣5枚.水煎服.
若气虚者,加党参15克,黄芪18克.阴虚者,加麦冬15克.
2.中成药云南白药,每次1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消癜汤(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处方:鸡血藤30克,赤芍,当归,熟地黄,大枣各10克,茜草,丹参,党参各12克,旱莲草15克,牡丹皮12克,三七粉(冲服)1克.水煎服.
生活护理:
2.饮食疗法
(1)紫草大枣汤:紫草50克,大枣30克,加适量水煎煮,吃枣喝汤.适用于血热型.
(2)水牛角茅根汤:水牛角50克,茅根30克,水煎加白糖适量,代茶饮服.适用于血热型.
(3)甲鱼炖茜根仙鹤草:甲鱼1只(去内脏),茜根15克,仙鹤草30克.将药先煎,去渣取汁,再加入甲鱼炖熟,加盐调味服食.适用于阴虚型.
(4)花生衣芪枣汤:花生衣30克,黄芪20克,红枣15枚.加水共煎,吃枣饮汤.适用于气虚型.
(5)红枣汤:红枣30枚,煎汤连枣服.适用于各型紫斑.
3.预防调护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防止碰伤,跌伤,保护皮肤清洁卫生,防止感冒,避免接触各种诱发肌衄的“不正之气”.
忌食油腻,辛辣,香燥等生热动火食物,以及鱼,虾,蟹,牛乳等腥味之品.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