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早上刚起来感觉喉咙里有东西,吐出来一看是想血块的东西,看不出是痰里带血,还是就是血块,请问这是问什么,我今天23岁了,9岁时得过肺结核,但治好后从未犯过,跟这有关系吗 :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知道是怎么回事,会不是是肺结核犯了,还是感冒的原因
病情分析:
那还要继续观察看看 看看是就这么一次咳血 还是老咳血 如果就怎么一次 那肯定就是感冒来的 肺部的毛细血管有些破裂 没什么大碍 吃点感冒药就可以了
指导意见:
如果你总怎么咳嗽 而且痰中带血 那就要引起注意了 有可能是肺结核又犯了 也有可能是别的肺部疾病 反正不是很轻的病 建议要到医院做检查 以免耽误病情
生活护理:
以上是我的分析 因为我没有看到你本人 很多诊断没法做 所以只能提到这点意见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病情分析:
首先拍片看看是否是肺结核复发的可能啊.建议你最好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等确诊以后在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比较好.需要检查清楚.不要延误病情.
指导意见:
另外如果没有结核感染.还可能是咽喉炎和支气管扩张伴咯血和是否是有心脏功能不好导致的的啊.还要注意是否是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
咽喉炎和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最常见啊.诊断清楚针对性治疗才行的啊.
生活护理:
平常注意防止受凉和感冒, 戒烟酒啊.
病情分析:
从喉咙里咯出来的,应该是呼吸道上的病变引起的.
指导意见:
你曾经有过肺结核病史,虽然已经治愈了,但你体内还是会存在结核杆菌.现在可能由你的感冒又引发了结核病.建议你到医院去做个详细的检查,以便以后的治疗.
生活护理:
现在你的呼吸道出现了病变,最好不要长期待在人群集中的地方,因为你现在比较容易感染甲流.
以上是对“感冒嗓子发炎吐血来”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都有可能,结核的患者有时候没有其他的症状而主要表现为咯血,而感冒之后往往伴有咽部的充血,受到刺激后可以出现毛细血管的破裂出血.
指导意见:
可以检查一下胸片,如果没有问题则主要考虑为感冒引起的咽部充血所致.
可以服用罗红霉素以及金嗓子喉宝等药物.
生活护理:
戒烟禁酒,注意休息,多喝水,避免感冒,增强体质,锻炼身体.生活规律.
病情分析:
感冒一般是不会咳血痰的,估计肺结核的可能性比较大.咯血的鉴别
1.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呕血为上消化道出血,亦经口腔呕出,故需与咯血鉴别.一般鉴别并不困难,但许多病人诉说不清,或出血急剧,鉴别亦不容易.
2.与其他病因咯血的鉴别 咯血并非肺结核所独有,引起咯血的病因至少有100种以上.在结核病发病率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咯血的主要原因是肺癌与支气管扩张.
指导意见:
咯血的治疗
1.抗纤维蛋白溶解的止血药:其止血机制是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的激活酶,使之不能被激活转变成纤维蛋白溶解酶,从而阻断纤维蛋白的溶解,促进血液凝固,保护伤口处已凝结的血块.肺,肝,胰,前列腺中含有大量的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酶.
2.作用于血管,血小板的止血药:1)脑垂体后叶素:内含催产素与加压素,后者直接兴奋平滑肌,使小动脉收缩,从而减少肺循环血量及肺血管收缩而止血,是目前治疗大咯血最有效的止血药,有“内科的止血钳”之称.2)止血敏(止血定):促进血小板生成,增加血小板的聚集性与粘附性,缩短凝血时间,加速血块收缩.3)安络血: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毛细血管断端回缩.4)普鲁卡因(奴佛卡因):具有兴奋迷走神经,扩张外周血,减少肺循环血量和降低肺循环压力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并有镇静消除恐惧的作用.5)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抗渗出,抗毒素,稳定细胞膜等作用,故能使炎症减轻,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有人报道激素可使血中含有多量组织胺和肝素的肥大细胞失去脱颗粒甚至退化,从而降低肝素水平,使凝血时间缩短终止出血;激素还可增加红细胞,血小板的作用,增高纤维蛋白原的浓度,使凝血时间缩短.6)酚妥拉明:首先20mg静注,后10~20mg+5%葡萄糖250ml静滴.7)冬眠Ⅱ号(系度冷丁50mg+非那根25mg+海特琴0.3mg+注射用水9ml,共12ml);每次肌注2ml,2~3小时一次.
咯血量多时用白眉蛇毒凝血酶(立止血)效果很好!
生活护理:
应急措施
1.让咯血病人左侧卧,静躺,不能随便移动.
2.用大蒜二瓣,捣碎,敷双脚脚底涌泉穴,在敷前在涌泉穴上涂抹一点猪油.静卧止血.
3.口服云南白药或三七粉.
4.中药配合调理:百部15g,白芨15g,杏仁12g,冬花12g,紫苑12g,黄芩12g,栀子15g,白茅根15g,生地15g,麦冬15g,赤芍12g,地榆12g,藕节12g.结核病咯血无非就是火炎肺络而出血,本方清热泻火,收敛止血,滋阴清热!配合三七粉或许云南白药吞服,效果显著!
肺结核咯血吃什么
藕炖猪蹄筋
1.鲜藕1-2斤,猪蹄筋0.5-1斤(鲜,不用油咋过的),炖烂吃藕喝汤,止血补肺,特别是对空洞型肺结核病人疗效特别显著!
温馨提示:
重在预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感冒最好的办法。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