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我孩子流鼻涕大约一个月了,尿很黄,脸上有红籽,十天前晚上开始咳嗽,在家喂了红霉素和止咳糖浆,咳嗽有减少.但八天前下午开始发烧38度左右,带到医院验血,有三个箭头向下,医生说是病毒感染,吃了抗病毒的药和头袍.晚上发烧肛温40度左右用泰诺灵降温但效果不明显.第二天再到医院开了三天六次的吊针,两种药头袍和热毒宁.打针一天后没发烧了但咳嗽一直没断根.前天晚上又开始发烧腋温38.2度.到医院拍片子,结果为右肺炎症,心什么改变.又做了心脏彩超和心电图结果都正常但心激酶不太正常:肌酸激酶100,肌酸激酶同功酶31.2(高),乳酸脱氢酶361(高),肌红蛋白13.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我想知道我儿子的病情是怎样的,心激酶这个结果说明什么,严重吗?应该怎么治疗和护理,要注意些什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提高他的免疫力?谢谢!
病情分析:
考虑是病毒性心肌炎;营养不良?
指导意见:
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其次存在于脑,平滑肌等细胞的细胞质和线粒体中.升高的临床意义见于病毒性心肌炎和急性心肌梗塞.在病毒性心肌炎时肌酸激酶可明显升高.其同工酶升高见于急性心梗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
乳酸脱氢酶升高见于心梗,肝脏疾病:急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也可见于贫血,肌营养不良.
建议:心电图检查,心肌肌钙蛋白T和I测定,病毒学检查
生活护理:
积极抗病毒治疗
休息,给予易消化,富含维生素E和蛋白质的饮食
病情分析:
你好,你说的情况是孩子检查心肌酶为肌酸激酶100,肌酸激酶同功酶31.2(高),乳酸脱氢酶361(高),肌红蛋白13.
指导意见:
这个情况是说明有心肌酶偏高的情况,是属于心肌损伤导致的病变情况.
生活护理:
这个情况是需要积极的使用营养心肌的药物做调节治疗为宜,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多休息.
病情分析:
有病毒性感冒病史加上心肌酶谱高
指导意见:
鉴于以上分析,你儿子可能是病毒性感冒引起的心肌炎症,当然应该是轻微的心肌炎,因为确诊心肌炎还要靠心电图检查等,治疗应继续抗病毒抗炎另营养心肌,注意多休息少吃盐
生活护理:
饮食清淡,注意休息,饮食规律
以上是对“两岁八个月孩子心肌酶结果不正常”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应该是病毒引起的心肌炎;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约占30-50%,此外流感,风疹,肝炎病毒等也会引起心肌炎.
指导意见:
心脏彩超,及心电图正常,且没有心脏症状的话不严重;有一点需要指出,流感病毒可引起心肌炎,而病毒次那个心肌炎也会表现为感冒样症状.原发病治疗好后,心脏的检查结果会恢复正常.
生活护理:
注意卧床休息,进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能痊愈.
病情分析:
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元凶”是病毒,最常见的一种是称为“柯萨奇”的肠道病毒,其它一些能引起呼吸道和肠道疾病的病毒,如腺病毒和埃可病毒亦能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病毒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对心脏产生损害:一种是病毒进入机体后,随血流到达心脏,直接进入心肌细胞,对细胞形成破坏;另一种是病毒乾主机体后,诱使机体自身产生一些伤害心肌细胞的物质,使心肌细胞受到损伤.目前认为上述两种方式均参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前者常出现在疾病的早期和急性期,后者多出现在晚期和慢性期.
病毒性心肌炎的起病方式常见的有三种,即一般型,暴发型和隐匿型.一般型起病前1-2周常有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如感冒,腹泻等,然后出现你闷,气短,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去医院检查可能会发现心脏扩大,心童低印或心律不剂等体征.暴发型起病常常没有任何先兆症状和体征,来势凶猛,临床常表现为突然抽风,医学上称为“阿斯综合征”,这是由于病毒性心肌炎导致心脏向外泵血减少,脑缺血缺氧而引起的抽风.暴发型还可以表现为突然心力衰竭中血压突然降低而出现心源性休克等.隐匿型起病学沉没 有明显的呼吸道和肠道感染的前驱病史,常在劳累后出现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时,才发现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临床上最常见的起病方式为一般型,但暴发型和隐匿型对患儿的威胁最大,要引起家长和临床医生的重视.
指导意见:
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除了注意上述表现外,还可借助心电图和血生化检查.心电图上新近出现了心律失常的表现,要考虑有心肌炎的存在,如能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对诊断就更有意义了.但需要注意的是,绝不能单凭心电图上的心律失常来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否则就会将部分单纯性心律失常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这会在无形中给患儿和家长增加精神和经济负担.血生化检查中最常用的指标是心肌酶谱和心肌肌钙蛋白.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目前许多医院使用的心肌酶谱正常值均为成人标准,而实际上小儿心肌酶谱正常值要高于成人正常值,因此不能一看心肌酶谱高于正常参考值就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由于影响心肌酶谱的因素较多,准确性不高,现在许多医院都开展了检测心肌肌钙蛋白的方法来辅助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实践证明,确能提高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准确性.总之,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是一种综合过程,不能仅靠哪一项检查或哪一个指标来诊断.对一些复杂的病例,可能需要比较高级和昂贵的检查仪器和手段.必要时尚需进行心内膜心肌活检来明确诊断,以便为有效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对于患了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家长应该注意些什么呢?首先,不要产生过重的精神压力,要使孩子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知道,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可使绝大多数的患儿得到治疗,相当一部分患儿可以完全治愈仅有极少数的患儿会发展成为慢性心肌炎或扩张型心肌病.其次,要让患儿尽量卧床休息,吃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第三,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一般病毒性心肝岂炎在医院治疗大约3周时间,然后可以在家治疗.由于病毒对心脏损害的特殊性,其恢复期要长于病毒对其它脏器的损害,一般为3个月到半年.部分患儿在此期间因不愿意耽误课程,会坚持到学校学习,但要注意不要过于劳累,适当限制体力活动,并且要定期到医院复查.
生活护理:
怎样防治心肌炎?
首先家长要配合医生治疗,尽量让患儿休息好,以减轻心脏负担.吃易消化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目前对心肌炎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常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静脉注射和辅酶Q10,能量合剂等.对较重的急性病人需用皮质激素.有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病人要用药纠亚.
中医治疗心肌炎有效吗?
中医治疗心肌炎有较好的效果,由于中医重视整体的调节,疾病恢复较快,副作用亦少.常用的有炙甘草汤加减,如炙甘草,丹参,黄芪,麦冬,党参,茯苓煎汤,每日一剂.也常用中成药,如独参针剂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点滴.用黄芪注射液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此外还有抗柯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目前许多资料已证明采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炎有明显的效果.
毒性心肌炎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一般多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
1.卧床休息 病人应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及减少耗氧量.心脏扩大及并发心力衰竭者应延长卧床休息至少3~6月,病情好转或心脏缩小后可逐步活动.
2.镇静及镇痛处理 病人烦躁不安,心前区痛,腹痛豚肌痛,必须及时对症处理,可用解痛镇痛剂,如苯巴比妥,阿司匹林,索米痛,可待因,必要时可注射吗啡.
3.免疫抑制剂 随着发病机制的研究,80年代以来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探索渐增,主要是用强地松加或不加硫唑嘌呤,用于抢救急性期并发心源性休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力衰竭经其他治疗不满意者,一般不宜常规用于早期心肌炎.开始用氢化可地松5~10mg/(kg·d),或地塞米松0.25~0.5mg/(kg·d),静脉滴注.以后用强地松1~2mg/(kg·d),口服,1月后渐减量,可加用硫唑嘌呤2mg/(kg·d),口服,疗程在6个月以上,并注意预防及治疗继发感染.曾报告经心骨膜心肌活检证实的重症婴儿和儿童心肌炎患者13例,均用强地松治疗,1例加用硫唑嘌呤.除1例死亡外,存活者均显示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表现及心脏大小与收缩功能恢复正常.其中8例重复心内膜心肌活检,结果均有好转,6例炎性浸润消退.
4.其他治疗 维生素C有消除自由基的作用,100~200mg/(kg·d)加入葡萄糖液20~50ml静脉注射,3~4周为1疗程.辅酶Q10有保护心肌作用,每日肌注5mg,连胜2~3周,1,6-二磷酸果糖可改善心肌代谢,每日静脉注射100~250mg/kg,连用2~3周.黄芪有抗病毒及保护心脏作用,可较长期口服或肌注.
5.对症治疗 并发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的治疗.
温馨提示:
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避免过度疲劳,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