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5
三天前咳嗽流涕流眼泪发烧而且说眼睛不舒服揪头发手脚都不舒服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按重感冒治疗的用了先锋和沐舒坦等药物
化验,检查结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是否是脑炎
病情分析:
:脑炎(森林脑炎),森林脑炎又称苏联春夏脑炎或称远东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经硬蜱媒介所致自然疫源性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临床特征是突然高热,意识障碍,头痛,颈强,上肢与颈部及肩胛肌瘫痪,后遗症多见.
指导意见:
对乙型脑炎应进行预防接种和防蚊灭蚊单纯疱疹脑炎应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阿糖胞苷无环鸟苷可控制病情的发展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其中以无环鸟苷毒性小疗效高对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皮质类固醇治疗效果良好在各种脑炎的急性期支持与对症疗法和精心护理也很重要
生活护理:
流脑的治愈率达到95%以上,一般死亡病例多为暴发型,短期内死于严重休克或脑疝,普通型病儿早期采用适应药物能够彻底治疗,并发症和后遗症很少见,对不典型病例或诊断不及时,又延误了正确治疗,易发生后遗症,因此小儿患流脑后,一定要彻底治疗.
脑炎(森林脑炎),森林脑炎又称苏联春夏脑炎或称远东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经硬蜱媒介所致自然疫源性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临床特征是突然高热,意识障碍,头痛,颈强,上肢与颈部及肩胛肌瘫痪,后遗症多见.
森林脑炎病毒属于虫媒病毒乙群,为RNA病毒,可在多种细胞中增殖,耐低温,而对高温及消毒剂敏感,野生啮齿动物及鸟类是主要传染源,林区的幼畜及幼兽也可成为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由于硬蜱叮咬.人群普遍易感,但多数为隐性感染,仅约1%出现症状,病后免疫力持久.本病分布中,苏,捷克,保加利亚,波兰,奥地利等国.我国主要见于东北及西北原始森林地区.流行于5~6月份,8月后下降.多散发,林区采伐工人患病比较多.潜伏期7~21日,多数10~12天.症状表现:
1.全身毒血症状:发热,头痛,身痛,恶心,呕吐,乏力.少数有出血疹及心肌炎表现.热程约7~10天.
2.神经系统症状: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第2病日后,可出现颈肌及肩胛肌弛缓性瘫痪,以致头下垂及手臂不能上举,摇摇无依.脑神经及下肢受累少见.瘫痪约2~3周可恢复,约半数肌肉萎缩.轻症可无明显神经症状.
诊断依据:
1.血象:白细胞1~2万,中性增高.
2.脑脊液压力稍高,细胞计数一般在0.2×109以下,淋巴细胞占多数.糖及氯化物正常.
3.补体结合试验:双份血清效价增长4倍以上者或单份血清效价1:16以上可确诊.
4.血凝抑制试验:双份血清效价增长4倍以上者或单份血清效价1:320以上可确诊.
5.病毒分离:病初以血清与脑脊液分离病毒,但阳性率低,死后可取脑组织分离病毒.
治 疗:
(一)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护理,降温,止惊以及呼吸衰竭等处理可参照乙脑的治疗.
(二)免疫疗法
1.血清疗法:起病3天内患者可用恢复期患者或林区居住多年者的血清20~40ml肌注,或椎管内注射5~10ml.
2.高效价免疫丙种球蛋白每日6~9ml肌注,至体温降至38℃以下停用.
3.干扰素,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核糖核酸酶均可酌情采用.
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轻重差别很大.既有高热不退者,也有仅为低热者.通常都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精神面色不好,困倦多睡.重者可有抽风,昏迷,肢体瘫痪,呼吸节律不整等表现.由于病毒的种类不同,脑炎的表现也就多种多样.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带病毒的蚊子传播而发生,最易引起高热,抽风,昏迷.发病急骤,进展迅速,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
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脑炎病情亦十分严重.脑部不但有炎症,水肿,而且出血,坏死等亦较多发生.
腮腺炎脑炎是流行性腮腺炎的一个合并症.病儿除腮腺肿痛外,逐渐产生头痛,呕吐等症状,提示脑部可能受到损害.有的病人在腮腺炎好转后才出现脑炎症状.极少数病人始终无腮腺炎之症象,一开始即为脑炎之表现.
病毒性脑炎可通过临床表现,脑脊液化验,脑电图及C T来诊断.少数有条件的医院可做特异性抗体或病毒分离.以期进一步明确病原.
温馨提示:
嘱咐病人多注意休息,饮食宜清淡,忌辛辣。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