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我每天都不敢多吃饭或者其他东西,零食从来都不敢吃,始终是吃果导片,请问决明子荷叶对肾有坏处吗?便秘决明子荷叶都可以喝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希望能尽快帮助我谢谢!
病情分析:
你好 患有便秘应避免过食煎炒,酒类,辛辣等食物,亦不可过食寒凉生冷食物,宜多食粗粮蔬菜,多饮水等.
指导意见:
除进行饮食调配外,还应配合下列措施:养成定时如厕排便的习惯,定时有意识地引导排便.适当锻炼,根据年龄和健康状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如散步,体操,打太极拳等.运动不便时,每日2~3次腹部按摩(顺时针按摩10分钟).加强腹壁肌和提肛肌收缩力的练习.消除精神紧张,根据身体情况,适当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大便通畅.
生活护理:
便秘严重者,经上述措施无效时 ,可酌情用缓泻剂,亦可采用肛门放甘油栓,开塞露等方法以促进排便.但应避免滥用泻药或灌肠,以免造成肠肌迟钝.
病情分析:
你不要乱吃药,还没搞清病情呢,建议你来中医科就诊,调理一下.
指导意见:
所谓便秘,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便秘在程度上有轻有重,在时间上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长久的.由于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因此,一旦发生便秘,尤其是比较严重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便秘,这样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查找引起便秘的原因,以免延误原发病的诊治,并能及时,正确,有效地解决便秘的痛苦,切勿滥用泻药.
生活护理:
中医认为,便秘主要由燥热内结,气机郁滞,津液不足和脾肾虚寒所引起.
1.燥热内结 中医认为过食辛辣厚昧,过服温补之品等可致阳盛灼阴;热病之后,余热留恋肠胃,耗伤津液;或湿热下注大肠,使肠道燥热,伤津而便秘,这种便秘又称为热秘.
2.气机郁滞 情志不舒,忧愁思虑,久坐少动,久病卧床等引起气机郁滞,致使大肠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成秘结,即所谓“气内滞而物不行”.粪便不结燥,但排出困难是此型的特点,所以又称为气秘.
3.津液不足 久病,产后,老年体衰,气血两虚;脾胃内伤,饮水量少,化源不足,病中过于发汗,泻下伤阴等.气虚则大肠转送无力,血虚津亏则大肠滋润失养,使肠道干槁,便行艰涩,所以称为虚秘.
4.脾肾虚寒 年高久病,肾阳虚损,阳气不运则阴邪凝结;或素有脾阳不足,又受寒冷攻伐,而致脾肾阳衰,温照无权则寒凝气滞,肠道传送无力,大便艰难,称为冷秘.
病情分析:
所谓便秘,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便秘在程度上有轻有重,在时间上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长久的.由于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因此,一旦发生便秘,尤其是比较严重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便秘,这样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查找引起便秘的原因,以免延误原发病的诊治,并能及时,正确,有效地解决便秘的痛苦,切勿滥用泻药.
诊断一般根据病史及症状即可确依.辅以便常规,胃肠X线,肠道内窥镜,粪便磷酸盐等检查,可以明确是功能性便秘还是器质性便秘.
指导意见:
现代研究表明,决明子除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外,还含甾体化合物,大黄酚,大黄素等,还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铁,锌,锰,铜,镍,钴,钼等.所含大黄素,大黄酸对人体有平喘,利胆,保肝,降压功效,并有一定抗菌,消炎作用.其中大黄素葡萄糖甙,大黄素蒽酮,大黄素甲醚,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强心作用.决明子素具有a-羟基,可与金属素合成络合物,对金属元素吸收有很大影响.现代临床用决明子治疗高脂血症收效满意,决明子水煎或制成片剂服用.民间常用决明子炒黄末,代茶饮,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保健功能
临床使用本品口服降血脂,服药后有9%的病例,初期有腹胀,腹泻和恶心,但可自行消失,不影响继续服药.
长期饮用决明子轻则引发月经不规律,重则使子宫内膜不正常.另外它毕竟是一种泻药,长期吃对身体不好,会损伤身体的正气.
.
便秘的经历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虽然它看似一个小毛病,但给生活带来了不少烦恼.长期的便秘对于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可以引起很多疾病的发生,如痔疮,肛裂,结肠癌等,更严重的是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出血等.可以说,便秘是危害中老年朋友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一个潜藏杀手.所以,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便秘的预防和治疗.
现在,您不妨用自己的双手,坚持以下自我按摩法,相信能起到通便的作用.
一,按摩腹部
1. 摩腹
仰卧于床上,用右手或双手叠加按于腹部,按顺时针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摸,力量适度,动作流畅.约3~5分钟.
2. 按揉天枢穴
仰卧于床上,用中指指腹放在同侧的天枢穴上,中指适当用力,顺时针按揉1分钟.
3. 掌揉中脘穴
仰卧于床上,左手的掌心紧贴于中脘穴上,将右手掌心重叠在左手背上,适当用力揉按1分钟.
4. 推肋部
仰卧于床上,两手掌放在体侧,然后用掌根从上向下推两侧肋部,反复做1分钟.
5. 按揉关元穴
仰卧于床上,用一手中指指腹放在关元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
6. 提拿腹肌
仰卧于床上,两手同时提拿捏腹部肌肉1分钟.
二,按摩腰骶
1. 推擦腰骶部
坐于床上,两手五指并拢,以掌根贴于同侧的腰骶部,适当用力自上而下地推擦数次,直至腰骶部发热为度.
2. 按揉肾俞穴
坐于床上,两手叉腰,两拇指按于两侧肾俞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
三,按摩四肢
1. 按揉合谷穴
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合谷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合谷穴是全身四大保健穴之一,也是清热止痛的良穴,可以有效缓解因便秘造成的头晕,饮食不振,情绪烦躁,黄褐斑,痤疮和腹痛等症.
2. 按揉支沟穴
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支沟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支沟穴是治疗便秘的特效穴.
3. 按揉足三里穴
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在同侧的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感觉酸胀为度.
4. 按揉三阴交穴
坐于床上,两膝关节自然伸直,用拇指指腹按于同侧的三阴交穴上,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感觉以酸胀为度.
以上的自我按摩法能调理肠胃功能,锻炼腹肌张力,增强体质,尤其适于慢性便秘的人.但必须坚持早晚各按摩一遍,手法应轻快,灵活,以腹部按摩为主.
七种食物轻松改善便秘
1,熟香蕉
香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糖分,具有很好的润肠通便功能. 不过,专家表示,这种作用只有熟透的香蕉才具有,生香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2,核桃
核桃仁含脂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磷,铁,β-胡萝卜素,核黄素等,除了润肠通便外,还有补肾固精,温肺定喘之功能,可治疗肾虚喘嗽,腰痛脚弱,阳痿遗精,小便频数,大便燥结等.长期服用,疗效更佳,且无副作用.患有便秘的老年人不妨一试.
3,柚子,葡萄柚:
午晚饭后,吃半个或一个葡萄柚,吃到通便顺畅为止.
4,地瓜(红薯):
味甘性温,能滑肠通便,健胃益气.含有较多的纤维素,能在肠中吸收水分增大粪便的体积,引起通便的作用.
5,糙米
糙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淀粉,维生素B1,A,E,纤维素,钙,铁和磷等矿物质,其中丰富的纤维质有助排便.
6,苹果
苹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食物纤纬---果胶.果胶有保护肠壁,活化肠内有用的细菌,调整胃肠功能的作用,所以它能够有效地清理肠道,预防便秘.同时,苹果里的纤维,能使大便变得松软,便于排泄.另外苹果里的有机酸,能刺激肠子蠕动,有助排 便.
7,芦荟
芦荟所含的蒽醌类化合物衍生物在肠管中释放出芦荟大黄素,能有效地刺激大肠蠕动,发挥刺激性泻下作用.
生活护理:
治疗误区一:应该多摄入纤维
人们总是根深蒂固地认为,缺乏纤维素是导致便秘的罪魁祸首;因此,增加饮食中纤维素的含量,也是很多医生给习惯性便秘患者的首要建议.但斯特凡教授说,虽然纤维素确实能提高大便的数量和排便频率,但低纤维饮食不是便秘的原因.研究表明,只有20%的病人能通过摄取纤维素比如芹菜受益,还有人会因为增加纤维素的摄入而导致病情恶化.
误区二:多喝水有利排便
长期以来,大家都相信多喝水能够缓解便秘.但专家们认为,虽然大便中水分的变化会导致大便稠度改变,但这些小变化与本身发生在肠道内的流体交换总量相比,可算是微不足道.除非便秘患者存在脱水迹象,否则多喝水可以说是一点用也没有.
误区三:缺乏运动导致便秘
还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缺乏运动也可导致便秘.斯特凡教授等专家发现,对老年便秘患者而言,多运动可能有助于病情的改善.
但如果是患有严重习惯性便秘的年轻人,运动是起不了作用的.
误区四:月经期间容易便秘
与人们通常想的不一样,月经期间的内分泌变化对便秘的影响也不大.
以前,人们可能是发现,便秘在15—45岁的女性中最为普遍,所以会产生这种想法.事实上,只有怀孕期间那种较大程度的荷尔蒙变化才可能引起便秘.
以上是对“便秘怎么办蜂蜜和香蕉都不管用”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便秘是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的病理现象.有些正常人数天才排便一次,但无不适感,这种情况不属便秘.
指导意见:
便秘原因:1)生活习惯不良:
①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忽视正常的便意,排便反射受到抑制,日久引起便秘.
②饮食过于精细少渣,缺乏食物纤维,由于纤维缺乏令粪便体积减小,粘滞度增加,在肠内运动缓慢,水分过量被吸收而导致便秘.
③液体量摄入不足.
④肥胖,不活动,特别是因病卧床或乘坐轮椅,缺乏运动性刺激以推动粪便的运动,摄食本身不能使粪便向前推进,在必须依赖医护人员的帮助引起便意的情况下,如病人有便意时,不能提供排便的机会,排便冲动消失,就不容易排便.
(2)药物的作用:主要有含钙,铝的抗酸剂,麻醉镇痛剂,抗胆碱能药物,抗惊厥剂,抗抑郁剂,硫酸钡,铋剂,利尿剂,治疗巴金森氏病药物,神经节阻断剂,补血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砷,铝,汞,磷等金属中毒,肌肉麻痹剂或长期滥用泻剂.
(3)某些疾病的影响:全身衰弱性疾病;肛门疾患(痔疮,肛裂等)所引起的局部疼痛;结肠病变如肿瘤,炎症,狭窄或憩室病等;神经性疾患,如截瘫,偏瘫,多发性硬化,脑血管或脊髓病变;精神性疾患,如焦虑或抑郁症,痴呆;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代谢紊乱,如高钙血症,低钾血症,利尿剂所引起的脱水,糖尿病,尿毒症等.
(4)与增龄有关的改变:唾液腺,胃肠和胰腺的消化酶分泌随年龄而减少;腹部和骨盆肌肉无力,敏感性降低;结肠肌层变薄,肠平滑肌张力减弱,肠反射降低,蠕动减慢.老年人以单纯性便秘较为常见,其发生与二个因素有关:
①肠管的张力和蠕动减弱,食物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被吸收.
②胃-结肠反射减弱,直肠粘膜敏感性下降,参与排便的肌肉张力低下.
中医认为,便秘主要由燥热内结,气机郁滞,津液不足和脾肾虚寒所引起.
1.燥热内结 中医认为过食辛辣厚昧,过服温补之品等可致阳盛灼阴;热病之后,余热留恋肠胃,耗伤津液;或湿热下注大肠,使肠道燥热,伤津而便秘,这种便秘又称为热秘.
2.气机郁滞 情志不舒,忧愁思虑,久坐少动,久病卧床等引起气机郁滞,致使大肠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成秘结,即所谓“气内滞而物不行”.粪便不结燥,但排出困难是此型的特点,所以又称为气秘.
3.津液不足 久病,产后,老年体衰,气血两虚;脾胃内伤,饮水量少,化源不足,病中过于发汗,泻下伤阴等.气虚则大肠转送无力,血虚津亏则大肠滋润失养,使肠道干槁,便行艰涩,所以称为虚秘.
4.脾肾虚寒 年高久病,肾阳虚损,阳气不运则阴邪凝结;或素有脾阳不足,又受寒冷攻伐,而致脾肾阳衰,温照无权则寒凝气滞,肠道传送无力,大便艰难,称为冷秘.
饮食疗法:(1)蜂蜜甘蔗汁:蜂蜜,甘蔗汁各l杯,拌匀,每日早晚空腹饮.适用于热秘.
(2)黄芪玉竹煲兔肉:黄芪,玉竹各30克,兔肉适量,加水煮熟,盐调味服食.适用于气虚便秘.
(3)首乌红枣粥:何首乌30克,红枣10枚,冰糖适量,粳米60克.先将何首乌水煎取药汁,再与红枣,粳米共煮煮粥,粥成人冰糖,溶化后服食.适用于血虚便燥.
(4)芝麻核桃粉:黑芝麻,核桃仁各等份,炒熟,研成细末,装于瓶内.每日1次,每次30克,加蜂蜜适量,温水调服.适用于阳虚冷秘.
(5)鸡薯羹:鲜白毛鸡矢藤15克~30克,白芯番薯200克(切细),煎水,加适量片糖服用.
(6)黄芪笋鱼汤:黄芪10克~20克,党参15克~30克,黑芝麻12克~24克(布裹),玉竹15克~30克, 陈皮5克,笋壳鱼100克~150克,煲汤.适用鱼气虚便燥,津液不足之便秘.
(7)将橘皮洗净:切细丝,加白糖,蜂蜜适量,煮沸,冷却,每次1汤匙,每日服3次,可治便秘,经常喝点蜂蜜水,也可解除便秘之苦.
(8)雪耳大枣汤:雪耳10克,大枣15枚,冰糖适量,隔水炖1小时后服食.适用于便结难解,头晕心悸,面色黄苍白者.
(9)百合汤:百合50克加水煮至熟透,加蜂蜜适量服食.适用于便结如羊粪,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者.
(10)首乌红枣粥:首乌20克~30克,大米60克,红枣10枚,冰糖适量.首乌先煎,再加大米,红枣煮粥,适合于血虚便秘.
(11)酸奶:每日饭后或饭前两小时左右喝一杯酸奶,可治疗便秘.
(12)大豆低聚糖:每日空腹或加入酸奶,服用效果明显,可治疗便秘.
生活护理:
1.高纤维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每天加食糠皮,麦麸等,可增加饮食中纤维的摄取量,以扩充粪便体积,促进肠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
2.大量饮水:尤其在食用高纤维食品时,每日至少要喝 8 杯水.特别是晨起喝一杯淡盐开水,对保持肠道清洁通畅,软化粪便大有益处.
3.适量食用产气蔬菜及有软化作用的果胶食品:适量食用产气蔬菜,如马铃薯,萝卜,洋葱,黄豆,生黄瓜等,气体在肠内鼓涨能增加肠蠕动,可下气利便.食用果胶含量多的食品,如苹果,香蕉,胡萝卜,甜菜,卷心菜,柑橘等可软化大便,减轻症状.
4.常食用蜂蜜,淀粉:经常食用蜂蜜和淀粉会减少便秘的发生,蜂蜜对肠道有润滑作用,淀粉可吸收水分使粪便软化.
5.增加B 族维生素食品:增加B 族维生素食品的供给,尽量选用天然,未经加工的食品,如粗粮,豆类,酵母等,以增强肠道的紧张力.
6.不宜选择哪些食物:避免食用刺激黏液腺分泌的食物,如乳制品,含脂肪高的食物和加香料的食物.
病情分析:
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归肝和大肠经,配山茱萸,生地黄可治疗肾阴虚.对肾没坏处.荷叶对于便秘好像没什么作用.对于减肥倒是有作用
指导意见:
你用蜂蜜和香蕉作用不大是不是你是用的量不够所致,加大量试试好吗?注意一下你的小便情况,是不是便秘,但是小便有点多啊,平时是否经常感觉口渴,口干舌燥.试试中医吧,有个 麻子仁丸 对你作用应该很好
生活护理:
平时多吃些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多喝水,酸奶,少吃些油腻辛辣的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一般早上起床如厕一次能较大量的排出身体内的毒素
温馨提示:
早饭前或起床后喝一杯水有轻度通便作用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