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网内科消化内科胃肠疾病 → 婴儿吃奶后吐奶怎么办

婴儿吃奶后吐奶怎么办

女 | 23岁 2009-11-19 13:32:02 6人回复 来自

健康咨询描述: 婴儿吃完奶后乱动就吐奶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就是想咨询一下

医生回复区

黄健
黄健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   主治医师 擅长: 小针刀,穴位埋线,火针,针灸推拿、脾胃不调,中医儿 帮助网友:9473称赞:1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1-19 14:14:22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二三个月以下的宝宝常见溢奶或吐奶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如下:①进奶量过多.由于宝宝的胃容量很小,进的食物是流食,在胃内不容易固定,体位的改变有可能就引起呕吐.②水平胃且?门松弛.婴儿的胃肠道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喷门的肌肉较松弛,胃部在体内呈水平位,很容易形成食物返流,出现吐奶和溢奶的现象.
      指导意见:
      非病理性因素的溢奶或吐奶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可能原因:喝母奶时,宝宝的嘴与乳房没有紧贴,造成过多的空气吸入.
       处理方法:宝宝喝完奶后帮宝宝打嗝,吐出胃中多余的空气.
       可能原因:以奶瓶喂食时,奶嘴的洞口过大,造成奶汁流出过快,来不及吞咽.
       处理方法:更换奶嘴.宝宝喝完奶后帮宝宝打嗝,吐出 胃中多余的空气.
       可能原因:奶量过多或两餐间隔时间太短.
       处理方法:少量多餐.
       可能原因:刚喝完奶后哭,咳嗽,动得太厉害.
       处理方法:刚喝完奶,不要让宝宝过度嬉戏运动.
       可能原因:刚喝完奶就马上躺下.
       处理方法:喂完奶,躺下时稍微抬高头部30度左右,维持30分钟.
      
       防止溢奶,吐奶的喂养要点
       1,适合喂奶的时间
       一般来说,洗过澡和换过尿布后,是最适合喂奶的时间.
       2,喂奶时应注意事项
       父母泡奶前,必须洗净双手,在奶瓶中先加入适量,适温的开水(约摄氏37度至40度),再加入正确数量平匙奶粉(每家奶粉厂牌冲泡的浓度均不相同,须按照罐上的说明来冲调),套紧奶嘴盖,摇混均匀.喂奶前先测试奶水的温度和奶洞的大小(将牛奶滴在手腕内侧,测试温度;将奶瓶倒立,标准时可一滴一滴的滴下来).
       3,喂奶的姿势
       抱起婴儿放在胞前斜躺四十五度,以一只手臂支撑婴儿的头颈部,另一只手持奶瓶,将奶嘴放入婴儿的嘴巴内,须将奶嘴整个放在舌头上面,喂奶时要使奶瓶中的奶水充满奶嘴处,才不会吸入太多的空气.
       4,喂奶的份量及频次
       每次喂奶量不可超过240cc,一方面怕呕吐,一方面是怕引起消化不良.所以喂奶时,如果婴儿停止吸吮,可以再试几次,假如仍然不吃,就不要再强喂,下一次他自然会多吃的.
       婴儿喂奶,原则上最好有一定规律.喂奶的次数和年龄及体重有关.两个月以下的婴儿,约每四小时喂一次,一天共喂六次;二到四个月,也是每四小时喂一次,但因为大部分婴儿都会一觉到天亮,所以将半夜那一次省略,变成一天喂五次;四到六个月,一般每天喂四次就够了.有时体重特别小的婴儿需要每三小时喂一次.倘若牛奶泡得太稀,小宝宝肚子很快就会饿了,这样无法按时喂奶了.
       如何判断小宝宝是不是有吃饱呢?可以观察他们吃奶后的反应,如果吃完后就睡着了或自己开始玩,那就表示吃得很好,否则就代表喝奶不顺畅.如果喂食情况良好,小宝宝体重会呈稳定.
       5,吐奶,溢奶的处理
       刚出生的小婴儿由于胃容量小,食道短,且食道与胃连接的贲门也尚未成熟,因此特别容易溢奶和吐奶.由于吸奶时,难免吸入空气,所以吃奶时,打嗝是正常的现象.有的婴儿会自己打嗝,有的则需大人帮忙.可以在吃奶一半时或全部吃完后,把小孩抱起放在肩膀上,轻拍背部排气.容易吐奶的小孩在吃饱后,可以用枕头垫在左侧,使小儿右侧躺.同时喂完奶后,不要让宝宝过度嬉戏.此外,也可采用少量多餐的方法,只是奶量减少,宝宝常因吃不饱而号啕大哭,家长常不忍心.
      生活护理:
      通常宝宝吐出的奶都是粘稠液状或块状,有酸味,这是正常的.每次喂奶之后要拍嗝,喂奶后20分钟之内不要频繁变换宝宝的体位,可以防止 婴儿吃奶后吐奶
      

吕琳
吕琳 济南市中医医院   副主任医师 擅长: 返流性食管炎,消化道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胆疾病 帮助网友:16025称赞:1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7-12-28 15:17:47 我要投诉

      你好,呕吐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需要验血看看细菌病毒还是支原体感染,根据验血验便结果对症用药。呕吐精神不振还要注意有没有心肌炎阑尾炎等疾病。可以吃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治疗,呕吐严重,去医院静脉应用止吐药,还要注意如果有脱水症状,需要立即去医院静脉补液治疗
      

江小菊
江小菊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副主任护师 擅长: 前列腺增生,输尿管结石,前列腺炎,包皮过长,尿道感 帮助网友:27567称赞:1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7-12-28 15:26:45 我要投诉

      很多新生宝宝都会出现溢奶的情况。预防溢奶第一步就要做到“喂养得当”。一般来说,宝宝吃完奶以后家长要及时拍嗝,拍嗝时应注意宝宝有没有打嗝,而不是拍拍就算了。妈妈的五根手指头并拢靠紧,手心弯曲成接水状,拍在宝宝背上时不要漏气;另外,拍的力量也应该能引起振动,但又不让宝宝感觉到疼痛的程度为主。多次拍打:每一餐可分2~3次来拍打嗝,不要等宝宝全部喝完才拍。遇到容易胀气、溢奶、吐奶或宝宝很饿的时候,在开始喂食之后不久就要先帮他拍打嗝,这样可有效避免胀气或吐奶。
      
      以上是对“婴儿吃奶后吐奶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武鹏飞
武鹏飞 长治市中医医院   主治医师 擅长: 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结直肠炎,直肠脱垂,顽 帮助网友:27990称赞:4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7-12-28 15:20:07 我要投诉

      注意哺乳姿势,母乳喂养时脚踩在小凳上,抱好宝宝,另一只手以拇指和食指轻轻夹着乳头喂哺,以防乳头堵住宝宝鼻孔或因奶汁太急引起婴儿呛咳,吐奶。人工喂养时不采用奶眼过大的奶头喂奶,及时调整婴儿吃奶的速度等均是预防呛奶的简便方法。
      

付开封
付开封 阳光融和医院   主治医师 擅长: 四肢骨折,骨关节炎,腰腿痛,半月板及交叉韧带损伤。 帮助网友:23101称赞:3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7-12-28 15:23:23 我要投诉

      新生儿发生吐奶,不仅仅是因为吃奶后改变抱子引起的,更主要原因还在于婴儿生理上的特点。他们的胃部和喉部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
      

xvyanli2009
xvyanli2009 其他 帮助网友:1784称赞:205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1-19 13:39:33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新生儿发生吐奶,不仅仅是因为吃奶后改变抱姿引起的,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婴儿生理上的特点.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婴儿的胃部构造以及他们吃奶方式上的特点
      指导意见:
      
      新生儿容易吐奶的原因在于他们的胃部和喉部还没有发育成熟.新生儿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另外,与大人相比,新生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孩子吐奶,其实没什么好担心的.但孩子吐奶后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却是需要我们多加留意的.在呕吐得到缓解后,如果宝宝还有精神不振,只想睡觉,情绪不安,无法入睡,发烧,肚子胀等现象,则可能是生病了,应该看医生.
      生活护理:
      小孩吐奶是正常现象, 有个方法教教你,就是每次吃完奶之后让小孩趴在肩上,轻拍他的背,让他打个嗝,这样就不会吐了.
      

快速问医生下载
疾病知识 健康视频 疾病知识 健康视频
1 2 3 4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西沙必利片

西沙必利片

1. 增加胃肠动力﹐可用于胃轻瘫综合征﹐或上消化...[说明书]

舒郁九宝丸

舒郁九宝丸

解郁宽胸,理气止痛。用于胸膈满闷,胃脘疼痛,干哕...[说明书]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关闭

loading

看病 男科 妇科 癫痫 性病 养生 新闻 白癫风 牛皮癣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

快速问医生二维码
医师的追问
赠送医生锦旗:赠送医生锦旗是对医生回复的一个认可及鼓励!
赠送不赠送
返回
支付金额: 赠送医生锦旗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支付
关闭投诉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