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网外科泌尿外科 → 儿童有的时候尿频

儿童有的时候尿频

女 | 4岁 悬赏60个健康币 2009-11-21 20:37:38 5人回复 来自

健康咨询描述: 周半
主要症状:不定时的尿频,尿量不大.
发病时间:三天前
化验检查结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查看可能是那种疾病

医生回复区

韩立维
韩立维 锦州市中心医院   主任医师 擅长: 肾囊肿、输尿管结石、肾、输尿管结石、包皮过长、包茎 帮助网友:75080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1-21 21:01:40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正常成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次数明显增多称尿频.尿频是一种症状,并非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可引起小便次数增多,但无疼痛,又称小便频数.尿频的原因较多,包括神经精神因素,病后体虚,寄生虫病等.对尿频患儿需除外尿路感染,外阴或阴茎局部炎症等.
      中医认为小便频数主要由于小儿体质虚弱,肾气不固,膀胱约束无能,其化不宣所致.此外过于疲劳,脾肺二脏俱虚,上虚不能制下,土虚不能制水,膀胱气花无力,而发生小便频数.因此尿频多为虚症,需要调养,多吃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的食品,少吃肉类,多吃蔬菜
      指导意见:
      尿频的症状:
      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正常,因而全日总尿量增多,见于糖尿病,尿崩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等,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减少,或仅有尿意并无尿液排出,见于:
      ①膀胱或尿道受刺激:膀胱,后尿道炎症,膀胱结核或结石,其中膀胱结核时,尿频持续时间特别长;
      ②膀胱容量减少:见于膀胱内占位性病变,结核性挛缩膀胱或妊娠子宫,子宫肌瘤,子宫脱垂压迫膀胱等;
      ③下尿路有梗阻:见于前列腺增生症,尿道狭窄等.通常有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开始迟缓,排尿费力,射程缩短,射力减弱,尿线中断或不成线呈滴沥状;
      ④神经原性膀胱(neurogenicbladder):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导致膀胱功能失常;
      ⑤精神紧张,焦虑或恐惧.
      尿频,尿急与尿痛同时出现:
      ①伴发热,脓尿,见于急性膀胱炎;
      ②伴会阴部胀感,肛门下坠,耻骨上隐痛,腰背酸痛放射到腹股沟,睾丸及大腿部,见于急性前列腺炎;
      ③伴血尿见于膀胱结核,常同时有结核感染的全身症状或有其它部位结核病灶.尿频,尿急伴排尿终末疼痛:见于输尿管末端结石.50岁以上男性尿频伴进行性排尿困难:见于前列腺增生症.40岁以上无痛性血尿或尿频,尿急,尿痛后出现血尿:见于膀胱癌.伴有神经系统受损病史和体征:见于神经原性膀胱,常同时有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或伴有肛管括约肌松弛和反射消失.
      生活护理:
      尿频的预防:
      第一,是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饮食的酸碱平衡对于尿频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饮食方面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的食品,少吃肉类,多吃蔬菜.恰玛古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能迅速排除体内酸毒,使达到酸碱平衡,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减少肾的压力.同时恰玛古还富含类黄酮,能够有效的修复肾的排毒功能
      

苏玉娜
苏玉娜 其他 擅长: 肛肠疾病糖尿病内科疾病 帮助网友:4190称赞:458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1-21 21:05:38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小儿尿频是很常见的.引起尿频的原因很多,但可分为两大类.即病理性(由疾病引起的)的和生理性的.
      一, 病理性尿频
      病理性尿频可能是患有感染,结石,肿瘤或存在异物,以尿路感染为多.小儿尿路感染以后,每次尿量不多,但排尿次数却明显增加,并可有尿急,尿痛等症状.由于疼,孩子排尿时往往哭闹.此外,患了尿路感染后,通常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增高,食欲减退,呕吐等等.做尿常规检验可帮助诊断.治疗时要多给孩子饮水,让他们休息好,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生素等药物.
      蛲虫刺激也可引起小儿尿频.感染蛲虫后,晚上成虫会爬到肛门附近产卵,检查时可见到白色线头样小虫.治疗时要给孩子剪指甲,纠正孩子吮手习惯,烫洗内裤和被褥罩,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驱虫剂.
      二, 生理性尿频
      生理性尿频除了饮水过多,天气寒冷,裤子不合身等生活因素外,最常见的当属精神性尿频.短时的尿频往往与孩子希望引起父母注意有关.许多年轻的父母都有这方面的经验:当大人聊天聊得正起劲时,孩子会不时地高喊:“妈妈(爸爸)我要尿尿!”这种尿频一般是暂时的,当父母带孩子上厕所而中断谈话后,尿频自然消失.但如果家长对孩子关注不够,使得孩子总将尿尿做为寻求注意的“王牌”,就可能落下习惯性精神性尿频的毛病,此时再纠正就很难.
      指导意见:
      一旦发现孩子尿频,就要找找原因,即不要紧张地追问孩子这呀那的,也不要大惊小怪地逢人就询问治法,以免强化孩子“尿尿,妈妈会注意我”的想法.更不能呵斥孩子“不许尿!”而要循循善诱地引导,使他自觉克服.
      生活护理:
      造成精神性尿频的原因很多,要获得良效就要找准原因,有针对地疏导.
      诊断精神性尿频有几点:
      1, 小儿夜尿不增加;
      2, 精神集中时小便次数减少;
      3, 有便意时,可因其他事件转移注意力而暂时忘记上厕所;
      4, 无发热等全身不适.
      
      

abcjunmm
abcjunmm 其他 帮助网友:38称赞:12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1-21 21:07:20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尿频的三大病因
      是否属于“尿频”,需根据“排尿次数”和“尿量多少”来决定.
      指导意见:
      通常病因有以下三类:
       1,尿量增多造成的尿频
      此类患者的膀胱本身正常,主要是由于尿量增多而造成了尿频现象.例如:饮水过多(即喝多尿多),或身体水分代谢异常(例如:糖尿病,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肾衰竭水肿,尿崩症,服用了利尿剂).由于患者每次的尿量都很多(数百毫升),所以应从减少饮水量和治疗潜在疾病着手.
      2,膀胱疾病造成的尿频
      膀胱疾病所造成的尿频,主要特征是总有尿意,所以排尿次数多,但尿量却很少,一般情况下都少于200毫升,经常只有数十毫升,甚至几毫升而已.常见疾病包括:膀胱炎,尿路感染,摄护腺肥大和神经性膀胱.对于这类尿频疾病,必须根据医生的诊断用药物来进行治疗.
      神经性膀胱
      是指支配膀胱的神经出了问题,特别是大脑或脊髓中枢神经发生了病变.由于正常膀胱受大脑的控制,因此正常人在不该小便的时候,可以忍住不尿,甚至尿到一半都能紧急“刹住”.但如果大脑发生了病变,例如:中风,巴金森氏症,癫痫,脑性麻痹等疾病,则会导致膀胱失控,从而造成尿频现象,甚至出现尿失禁的情形.有时也会因膀胱异常敏感而失去规律收缩,使得大脑无法控制.这些总称为“神经性膀胱”.
      3,精神性(心理性)尿频症
      精神性尿频症的患者,其身体水分代谢和膀胱功能都很正常,主要是因为心理因素所导致的,例如:神经质,性急,焦虑,强迫症,精神疾病等,使得患者频频如厕,但每次只能尿一点点.通常症状时好时坏,并且只有在忙碌,专心或睡着的时候,症状才会有所改善.所以这种类型的尿频症患者,调节心理要素,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最主要的,并且应当保持适当的休息和睡眠时间,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尿频现象的发生.
      生活护理:
      神经性尿频好发于学龄前期儿童,尤其多见于3-5岁的小儿,主要表现为每天排尿次数增加,而无尿量的增加,尿常规检查正常,排尿次数可以从正常的每天6-8次,增加到每天20-30次,甚至每天40-50次,每小时可达10多次,每次排尿量不多,有时仅几滴,睡眠后则无尿频症状,常在上床睡觉前,吃饭时,上课时加重.
      
      以上是对“儿童有的时候尿频”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zhenzhenkuaile
zhenzhenkuaile 其他 帮助网友:91称赞:13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1-21 21:09:40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尿频的三大病因
       是否属于“尿频”,需根据“排尿次数”和“尿量多少”来决定,通常病因有以下三大类:
      1,尿量增多造成的尿频
      此类患者的膀胱本身正常,主要是由于尿量增多而造成了尿频现象.例如:饮水过多(即喝多尿多),或身体水分代谢异常(例如:糖尿病,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肾衰竭水肿,尿崩症,服用了利尿剂).由于患者每次的尿量都很多(数百毫升),所以应从减少饮水量和治疗潜在疾病着手.
      2,膀胱疾病造成的尿频
      膀胱疾病所造成的尿频,主要特征是总有尿意,所以排尿次数多,但尿量却很少,一般情况下都少于200毫升,经常只有数十毫升,甚至几毫升而已.常见疾病包括:膀胱炎,尿路感染,摄护腺肥大和神经性膀胱.对于这类尿频疾病,必须根据医生的诊断用药物来进行治疗.
      神经性膀胱
      是指支配膀胱的神经出了问题,特别是大脑或脊髓中枢神经发生了病变.由于正常膀胱受大脑的控制,因此正常人在不该小便的时候,可以忍住不尿,甚至尿到一半都能紧急“刹住”.但如果大脑发生了病变,例如:中风,巴金森氏症,癫痫,脑性麻痹等疾病,则会导致膀胱失控,从而造成尿频现象,甚至出现尿失禁的情形.有时也会因膀胱异常敏感而失去规律收缩,使得大脑无法控制.这些总称为“神经性膀胱”.
      3,精神性(心理性)尿频症
      精神性尿频症的患者,其身体水分代谢和膀胱功能都很正常,主要是因为心理因素所导致的,例如:神经质,性急,焦虑,强迫症,精神疾病等,使得患者频频如厕,但每次只能尿一点点.通常症状时好时坏,并且只有在忙碌,专心或睡着的时候,症状才会有所改善.所以这种类型的尿频症患者,调节心理要素,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最主要的,并且应当保持适当的休息和睡眠时间,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尿频现象的发生
      指导意见:
      儿童精神性尿频
      有关儿童尿频的问题,爸爸妈妈先要考虑宝宝是否属于上述前两种情况,特别是癫痫,脑性麻痹等中枢神经病变.若是尿路感染,则需要考虑有无包皮过长,包皮炎,膀胱过度反应,尿液逆流,结石等问题.如果宝宝所有检查都没有异常,的确也存在心理性尿频的特征,这时,医生才能谨慎地诊断其为“精神性尿频症”.
      a,发生原因
      孩子的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容易受外界环境,暗示性语言等影响,其控制力,抗压力及表达能力还比较差.所以,只要是受到轻微刺激,包括残尿对包皮和阴部的刺激,不舒适的衣裤的摩擦,潺潺的水声,口哨声等都会令宝宝产生尿意.还有父母的习惯和人格特质对孩子的影响,如大人有尿频问题,父母过度强调“不能憋尿”,父母常紧张兮兮提示孩子“要不要尿尿”等,以及孩子承受着功课,家庭和人际关系诸多压力或是孩子具有性急,紧张的个性,这些都会造成儿童精神性尿频.
      b,治疗方式
      儿童精神性尿频的治疗,首先应该是心理治疗.所以,首先应该弄明白病因是什么,其次才是行为治疗,也就是“憋尿训练”.
      爸爸妈妈们一定会感到纳闷,憋尿不是不好吗,为什么还要教孩子进行“憋尿训练”?其实“憋尿”和“尿频”应根据尿量而定,只有把膀胱撑满(400毫升以上)才算憋尿,至于二三百毫升,不过是膀胱正常的储尿过程,也是膀胱有效收缩所必需的.因为膀胱要胀到一个相当程度(200毫升以上),排尿才会有力,否则尿量过少(膀胱不够胀),反会造成排尿的细弱,无力和余尿感,并激发下一次尿频,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憋尿训练”就是要用“憋尿”来控制尿意,以增加膀胱储尿量,但要以不超过膀胱容量400毫升为原则.当然,“400毫升”是无法去测量的,所以爸爸妈妈们要通过观察孩子每次排尿的多少,尿液排出时的速度,来判定该让孩子憋尿到何种程度.
      孩子如果患有“儿童精神性尿频症”,爸爸妈妈们一定要充分了解和配合医生的治疗方式,才能治疗成功,否则,极有可能因为父母的一些做法,而导致该病症无法治愈.例如:有些父母在宝宝尿尿问题上比小孩子还紧张;有些则是十足地溺爱,孩子每次说“要尿尿”,就尽管让他去,甚至还让孩子一直坐在马桶上不出来.所以借助心理调适和“憋尿训练”,让孩子早日摆脱尿频的苦恼吧.
      生活护理:
      依据上面的好好照顾,祝你的宝宝健康每一天
      

吕高照
吕高照 其他 帮助网友:7284称赞:1160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1-21 21:17:54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很可能是神经性尿频!!!!
      指导意见:
      神经性尿频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4~5岁为多见,主要表现为每天排尿次数增加而无尿量增加,尿常规检查正常,排尿次数可以从正常的每天6~8次增加至20~30次,甚至每小时10多次,每次排尿量很少,有时仅几滴,睡眠后则无尿频,常在上床睡觉前,吃饭时,上课时加重.面对神经性尿频的孩子,家人该怎么做?首先,不要过分关注或横加指责,不要打骂和训斥,要鼓励少儿将两次排尿间隙的时间尽可能延长,并记录每天两次排尿间隙的最长时间,如有进步,可适当给予奖励.
      其次,要反复告诉孩子,他是健康的,尿频症状会很快改善,消除他们的不良心理因素,并鼓励他们说出心中的烦恼.
      此外,要与孩子共同玩耍和游戏,一起参加户外活动,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并关心他们提出的问题,并给予认真的解释.使他们对害怕担心的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尽快恢复到以前轻松愉快的心境之中.
      最后,如是在校儿童,还要取得学校老师的配合,使他们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安抚.随着精神和情绪的放松,恐惧心理的消除,尿频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纠正.
      生活护理:
      另外孩子也有可能患了尿路感染.该病由大肠杆菌引起,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在女孩中较多见.婴儿使用尿布,尿道口常受粪便感染,尤其是女婴尿道口短,很容易导致泌尿系感染.患儿临床表现随年龄不同凝固而有差异,新生儿多有发热,呕吐,腹泻,吃奶差或生长发育停滞,婴幼儿以全身症状为主,尿频,尿急,尿疼等尿路刺激症状随年龄增长逐渐明显.诊断尿路感染需作尿分析及尿培养.治疗要注意做到:
      1.感染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勤排尿,注意外阴部卫生,积极治疗蛲虫
      2.药物治疗:常用氨苄类,头孢类抗生素.
      ........希望你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快速问医生下载
疾病知识 健康视频 疾病知识 健康视频
1 2 3 4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盐酸特拉唑嗪胶囊

盐酸特拉唑嗪胶囊

用于治疗高血压,可单独应用或与其它抗高血压药同时...[说明书]

盐酸特拉唑嗪胶囊

盐酸特拉唑嗪胶囊

用于治疗高血压,可单独应用或与其它抗高血压药同时...[说明书]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关闭

loading

看病 男科 妇科 癫痫 性病 养生 新闻 白癫风 牛皮癣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

快速问医生二维码
医师的追问
赠送医生锦旗:赠送医生锦旗是对医生回复的一个认可及鼓励!
赠送不赠送
返回
支付金额: 赠送医生锦旗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支付
关闭投诉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