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多种细菌引起的脑膜化脓性炎症.以发热,呕吐,头痛,烦躁,并伴有脑膜刺激征及脑膜脊液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病是婴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导致本病的病原菌种类与发病年龄有关,新生几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脑炎多见;婴幼儿以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性脑炎多见;3岁以上患儿则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者多见.
指导意见:
1.大肠杆菌脑膜炎:多见于出生3个月以内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和早产儿易患.病菌主要来自母亲产道和婴儿肠道,脐部,患腹饵者更易发病,预后较差,病死率高.
2.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多见于3个月-3岁小儿,秋季多发.多数起病急,突然高热,呕吐,惊厥.部分起病较缓,先有明显的呼吸道感染史,数日或1-2周后才出现脑膜炎症,偶可伴见皮疹.
3.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发病事较高,仅次于流脑,多见于1岁以下婴儿,常于冬春季节继发于呼吸道炎症,败血症或颅脑外伤等,早期颈项强直不明显,病程可迁延或反复发作.可并发硬膜下积液或积脓,脑脓肿,脑积水等,一般病情较重.
4.葡萄球菌脑炎: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多发生于夏季.常有脐炎,脓疱疮,蜂窝组织炎等前驱感染史,可同时伴有肺炎,肺脓肿,肝脓肿,骨髓炎等化脓性病灶.
生活护理:
(1)抗生素治疗:可选用大剂量青霉素,氯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噻肟,头孢呋辛等抗生素.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1)对症处理:退热,镇静,脱水,抗休克
病情分析:
化脓性脑膜炎系由各种化脓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小儿,尤其是婴幼儿常见.起病多较缓慢,常先有1~2周全身不适前驱症状.也有急骤起病者,尤其是患粟性结核的婴儿.典型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外观毛玻璃样,有时因蛋白含量过高而呈黄色.白细胞数200~300×106/L,偶尔超过1000×106/L,单核细胞胞占70%~80%.糖,氯化物均明显减低.蛋白增高达1~3g/L,脑脊液留膜涂片可找到抗酸杆菌.
指导意见:
1.血象 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贫血常见于流感杆菌脑膜炎.
2.血培养 早期,未用抗生素治疗者可得阳性结果.能帮助确定病原菌.
3.咽培养 分离出致病菌有参考价值.
4.瘀点涂片 流脑患儿皮肤瘀点涂片查见细菌阳性率可达50%以上.
5.脑脊液可见典型化脓性改变.其外观混浊或稀米汤样,压力增高.镜检白细胞甚多,可达数亿/L,其中定量常在150mg/L以下.糖定量不但可协助鉴别细菌或病毒感染,还能反映治疗效果.蛋白定性试验多为强阳性,定量每在1g/L以上.将脑脊液离心沉淀,作涂片染色,常能查见病原菌,可作为早期选用抗生素治疗的依据.
控制惊厥:频繁惊厥必须控制,以免发生脑缺氧及呼吸衰竭.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颅内压增高和低钙.除用脱水药降低颅压,常规补钙外,对症治疗采用安定,水合氯醛,副醛,苯巴比妥等药物抗惊厥,亦很必要.减低颅内压 .
生活护理:
注意保暖,多见阳光,多吸新鲜空气,进行必要的户外活动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并少与患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接触,以尽量防止呼吸道感染的发生.这点对于减少肺炎球菌脑膜炎的复发极为重要.
温馨提示:
流行期间做好卫生宣传,应尽量避免大型集会及集体活动,不要携带儿童到公共场所,外出应戴口罩。早期发现病人,就地隔离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