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
发病时间:
化验检查结果: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如何检测体内钾功能低下,具体说明一下,谢谢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得到满意的答复
指导意见:
您好,您说的是不是低钾,可查一个静脉血液检查“血电解质”,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称为低钾血症,可表现为四肢程度不一弛缓性瘫痪,常始自下肢、近端较重,严重时呼吸肌受累。
病情分析:
你好!临床上没有钾功能低下的说法,您说的可能是低钾血症.
指导意见:
正常人血清钾浓度在3.5~5.5mmol/L,平均4.2mmol/L.通常以血清钾<3.5mmol/L时称低血钾.但是,血清钾降低,并不一定表示体内缺钾,只能表示细胞外液中钾的浓度,而全身缺钾时,血清钾不一定降低.故临床上应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分析判断.血清钾测定血K+<3.5mmol/L时,出现症状即可作出诊断.但在缺水或酸中毒时,血清K+可不显示降低.此外可根据心电图检查,多能较敏感地反映出低血钾情况,心电图的主要表现为Q-T间期延长,S-T段下降,T波低平,增宽,双相,倒置或出现U波等.
生活护理:
治疗:(1),一般采用口服钾,成人预防剂量为10%氯化钾30~40ml/d(每g氯化钾含钾13.4mmol).氯化钾口服易有胃肠道反应,可用枸橼酸钾为佳(1g枸橼酸钾含钾4.5mmol). (2),静脉输注氯化钾,在不能口服或缺钾严重的病人使用.常用浓度为5%葡萄糖液1.0L中加入10%氯化钾10~20ml,每g氯化钾必须均匀滴注30~40min以上,不可静脉推注.补钾量视病情而定,作为预防,通常成人补充氯化钾3~4g/d,作为治疗,则为4~6g或更多.(3),补钾注意点:a.尿量必须在30ml/h以上时,方考虑补钾,否则可引起血钾过高.b.伴有酸中毒,血氯过高或肝功能损害者,可考虑应用谷氨酸钾,每支6.3g 含钾34mmol,可加入0.5L葡萄糖液内静滴.C.静脉滴注的氯化钾浓度太高可刺激静脉引起疼痛,甚至静脉痉挛和血栓形成.d.切忌滴注过快,血清钾浓度突然增高可导致心搏骤停.e.K+进入细胞内的速度很慢,约15h才达到细胞内,外平衡,而在细胞功能不全如缺氧,酸中毒等情况下,钾的平衡时间更长,约需1周或更长,所以纠正缺钾需历时数日,勿操之过急或中途停止补给.f.缺钾同时有低血钙时,应注意补钙,因为低血钙症状往往被低血钾所掩盖,低血钾纠正后,可出现低血钙性搐搦.g.短期内大量补钾或长期补钾时,需定期观察,测定血清钾及心电图以免发生高血钾.
病情分析:
你是指甲状腺功能吧,从症状上来看,看自己是否有怕热,多汗,易饥饿等甲亢症状以及是否有畏寒,怕冷,水肿等甲减症状.最简单就是到医院抽血查甲状腺功能即可
指导意见:
你是指甲状腺功能吧,从症状上来看,看自己是否有怕热,多汗,易饥饿等甲亢症状以及是否有畏寒,怕冷,水肿等甲减症状.最简单就是到医院抽血查甲状腺功能即可
生活护理:
你是指甲状腺功能吧,从症状上来看,看自己是否有怕热,多汗,易饥饿等甲亢症状以及是否有畏寒,怕冷,水肿等甲减症状.最简单就是到医院抽血查甲状腺功能即可
以上是对“检测钾功能低下”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人体每日约需2-3g钾,主要由食物提供.维持钾的体内平衡的机制有胰岛素,醛固酮,酸碱平衡缺氧等因素.一般在肾功能正常时,可以排出大量的钾,只有肾功能受损时,摄入过多的钾,才能造成钾潴留.但当严重腹泻时,有大量钾从大便中丢失,造成缺钾现象.
临床意义:
(1)血清钾升高: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低醛固酮血症及应用氨苯喋啶,去氧安体舒通等都可造成钾的排出量减少而引起钾的升高.高钾饮食,口服或注射含钾液过多也能使血钾增高.另外,溶血,挤压伤,组织缺氧,胰岛素缺乏,毛地黄中毒均可使血钾升高.
(2)血钾降低:通过胃肠道丢失钾过多,如呕吐腹泻,胃肠引流.尿内排出的钾过多,如醛固酮增多症,服用利尿剂.另外碱中毒,低钾饮食,心功能不全,输入无钾液体,也可造成血钾降低.
参 考 值: 火焰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3.5-5.5mmol/L
相关疾病:
升高: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毛地黄中毒?低醛固酮血症?挤压伤?溶血?
降低:服用利尿剂?醛固酮增多症?胃肠引流?
病情分析:
血清钾低于3.5mmol/l时就称低钾血症.
指导意见:
检测体内钾功能做电解质检查,也可查生化全项.血钾在3.0-3.5mmol/l为轻度低血钾症;2.5-3.0mmol/l为中度低血钾症;<2.5mmol/l为严重低血钾症.
生活护理:
注意补钾,还要视情况而定.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