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右侧乳房有1/3硬块,胀痛
凌晨3点,分泌乳汁较多,未及时抽出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该怎么治疗?患病乳房还能否哺乳?
建议中医中药治疗用中医传统外科膏药活血生肌膏帖敷治疗,通过膏药外敷通经活络,舒筋活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使脉络畅通,气血流畅,改善周围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迅速消除肿痛.
病情分析:
你的情况应该检查一下,一般看血常规和B超什么情况,炎症应用抗生素。
指导意见:
一般哺乳期应用头孢类抗生素还是可以的,也考虑应用点中药。一般乳腺炎应用点蒲公英治疗。
指导意见:
你好,急性乳腺炎以初产妇多见.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乳汁淤滞,或乳头被婴儿吸破,致病菌侵入乳管,引起乳腺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如果炎症得不到及时治疗控制,易形成乳房脓肿.需要及时就诊。
以上是对“哺乳期得了乳腺炎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指导意见:
你好:哺乳期乳腺炎可以用吸奶器把多余的奶吸出来,然后用热毛巾热敷,口服或静脉滴注青霉素类药物,对胎儿没有影响,让婴儿吃那个好的那一侧乳房。祝健康!
乳腺炎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多是由于你的乳腺不够通畅导致乳汁难以及时的排出而出现炎症的表现。现在的情况的话,首先可以去进行乳腺疏通可以请专业的催乳师,同时在进行相应的抗炎治疗。
病情分析:
急性乳腺炎以初产妇多见.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乳汁淤滞,或乳头被婴儿吸破,致病菌侵入乳管,引起乳腺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如果炎症得不到及时治疗控制,易形成乳房脓肿.本病属于中医“乳痈”范畴,多因情志不舒,肝郁胃热所致.
指导意见:
[临床表现]
1.因乳汁淤滞所致者,乳房肿胀疼痛,并有界线不清的硬块,乳汁排出不畅,皮色或红或白,伴有发热恶寒,饮食纳呆,乏力等症.
2.炎症浸润期:乳房增大,红肿胀痛,局部触摸有热,硬感,压痛.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疼痛,伴有高热,寒战等中毒症状.
3.脓肿期:乳房肿处呈持续状啄痛,如脓肿表浅,可摸到波动感.但深部的脓肿或较肥大的乳房,常不易摸到波动感,须行局麻穿刺方可诊有无脓肿形成.并伴有高热不退等症.
[诊断]
1,依据临床典型症状及体征,即可诊断.
2.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
3.探部肿物,应行局麻下穿刺,有助于脓肿的确诊.
4.B超检查有助于确诊脓肿.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早期患侧乳房应停止喂乳,同时用吸gS吸出乳汁.用乳罩托起乳房.
(2)回乳蓟:口服已烯雌酚1-2mg,每日3次,或溴隐亭2.5mg,每日2-3次.也可肌注苯甲酸二醇,每日1次,每次2nmg.
(3)局部热敷,或外敷鱼石脂油膏.
(4)抗生素治疗:给予足量青霉素C.
(5)脓肿形成:穿刺抽脓,抽脓后注入抗生素.或切开引流,引流要充分.如多个脓腔,应分开脓腔间隔,必要时采取多个切口的方法引流.
(6)对症治疗:给予退热镇痛剂.
1.中医药治疗
(1)内治法
①肝郁胃热(初期):发热恶寒,乳房胀痛肿硬,乳汁不通,口干苦,时有呕逆,纳物不香,倦怠,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数.
治法:疏肝清胃,通乳消肿.
方药:柴胡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牛蒡子10克,连翘15克,山栀10克,夏枯草15克,瓜婪15克,金银花30克,天花粉15克,当归15克,漏芦10克,王不留行10克.
气郁胸闷者,加川楝于10克,枳壳10克.
恶露未尽者,除山栀,夏枯草,加益母草30克,川芎10克.
回乳加焦山楂10克,炒麦芽30克.
乳房肿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各‘克,赤芍15克.
②热毒壅滞(成脓期);肿块增大,疼痛加重,乳房胀满,皮色掀红,壮热不退,时有寒战,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如局部触摸有波动感,为脓已形成.
治法: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方药:金银花m克,连翘15克,蒲公英30克,地丁20克,当归尾10克,生黄芪20克,川芎10克,炮甲片10克,丹参20克,生石膏(先煎)20克,皂角刺1O克,柴胡10克.
③气血两虚,余邪未净(溃脓期):破溃脓出,肿消痛减,热势渐退,疲乏无力,时有低热,食欲不振,舌胖偏淡,苔白或少苔,脉细数.如脓出不畅,肿痛不减,热势不退,仍以成脓期治法治之.也可见肿消缓慢,或溃脓清稀,久不收口者.
治法:益气和营,驱除余邪.
方药;黄芪20克,当归10克,党在15克,生白术10克,赤白芍各10克,生香附10克,甘草10克,金银花印克,红藤15克,川芎10克,丹参20克,鹿角霜(先煎)30克,柴胡10克,枳壳6克.
(2)外抬法
①初期:可采用轻柔·按摩乳房并配合热敷促进排乳,外敷仙人掌(捣烂)或用芒硝湿热敷,或外敷金黄散或玉露散,也可将六神丸捣碎外敷.
针刺治疗:取肩井,擅中,足三里穴,强刺激后留针15-扔分钟,每日1次.
②成脓期:1R表脓肿可用粗三棱针放脓,深部脓肿宜切开排脓,排脓后插入药捻引流.
③溃后期:插入九一丹或八二丹药捻引流,外敷金黄膏.脓净后改用生肌玉红膏或生肌散.
[预防与调养]
1.产前常用毛巾,肥皂洗擦乳头,并用拇,食指捏拉乳头,使皮肤变得坚韧.
2,哺乳期应保持乳头清洁,每次喂完奶应使乳汁吸空.如吸不空或奶胀感,应用手挤或用吸乳器排空.
3.哺乳期用橘核30克煎水服,可防止乳汁淤滞.
4.乳头如被吸破..应及时治疗.
5.患病期间要停止喂乳,清淡饮食,心情舒畅.
生活护理:
急性乳腺炎如何发生的?
急性乳腺炎的发生: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多见于初产妇的哺乳期.发病原因是:其一,乳汁淤积是发生乳腺炎的基础.哺乳方法不当,哺乳不畅,乳腺导管堵塞等情况下最易发生乳汁淤积,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其二,细菌的逆行感染,在乳头破裂,乳头畸形或乳头外伤的情况下,细菌可从乳头逆行进入乳房而扩散至乳腺实质.
病情分析:
要症状是乳房胀痛,有包快.如果处理不及时,还会形成脓腔,那就需要切开排脓,很麻烦.
指导意见:
建议立即输液,使用有效的消炎药.发炎的乳汁用吸奶器吸出.热敷,忌辛辣.祝你健康.
以上是对“哺乳期得了乳腺炎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引起乳腺炎的原因大概有这几种:①乳汁淤积:乳头发育不好,乳汁分泌过多或婴儿吸乳少,乳腺管不通者,可导致乳汁积聚在乳房内,乳汁非常有利于细菌的繁殖,是诱发乳腺炎的原因之一.②细菌入侵:乳头有伤口使细菌易入侵感染.婴儿口含乳头睡觉或婴儿患有口腔炎而吸乳,也是造成细菌侵入乳腺管的原因.
指导意见:
现在有没有发烧,如果超过38度,要停止哺乳.乳房如果没有肿块,就应该是细菌引起的,要等治愈后才能再哺乳.
病情分析:
你好 女 年龄 35 右侧乳房有1/3硬块,胀痛凌晨3点,分泌乳汁较多,未及时抽出
你得是急性乳腺炎
原因是:乳汁淤积,细菌侵入.
指导意见:
现在要停止哺乳,把淤积的乳汁及时抽出,在用抗生素和止痛剂治疗.在则用30%的硫酸镁溶液湿敷是有水肿情况下.必要时可以用乳罩固定和托起患侧乳房,以利于乳汁的引流.
在则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引流.
生活护理:
在哺乳时要清洗乳头,防止损伤,避免乳汁淤积,每次哺乳时都要排空乳房不要乳汁淤积.不让小孩含乳头睡觉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
病情分析:
乳腺炎的临床表现
1.急性单纯乳腺炎初期主要是乳房的胀痛, 局部皮温高,压痛, 出现边界不清的硬结,有触痛.
2.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局部皮肤红,肿,热,痛 , 出现较明显的硬结 , 触痛更加, 同时病人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无力,脉快等全身虚状.此时腋下可出现肿大的淋巴结 , 有触痛 , 化验血白细胞计到 升高 , 严重时可合并败血症.
3.脓肿形成由于治疗措施不得力或病情进一步加重 , 局部组织发生坏死,液化 , 大小不等的感染灶相互融合形成脓肿. 脓肿可为单房性或多房性.浅表的脓肿易被发现 , 而较深的脓肿波动感不明显, 不易发现.如果乳腺炎病人全身症状明显, 局部及全身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时, 要注意进行疼痛部位的穿刺, 待抽出脓液或涂片中发现版细胞来明确脓肿的诊断.
指导意见:
预防哺乳期乳腺炎
乳腺(乳头,乳晕)炎,是产妇常见的疾病,并严重地影响母婴双方的健康.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由于认识问题,多数轻防重治.本病是可以预防的,病后要防变,能得到控制.
l. 妊娠期的乳房卫生极为重要,从孕后6个月开始,每天用清洁水或中性肥皂水擦洗乳头,乳晕,或用白酒(75%酒精也可)棉球蘸涂乳头及乳晕,以提高局部的抵抗力.
2. 对先天乳头畸形的,在孕后(其实是愈早愈好)加以矫正.可用小酒蛊扣在乳头上,外用市带固定;或用吸奶器吸出,每日1~2次,或行乳房按摩,或用手轻柔的牵拉等.
3.一定要保持乳汁通畅,乳汁淤积是引发乳房炎的重要因素,绝不可忽视.如定时哺乳,每次将乳汁吸尽,如吸不尽,可用吸乳器或按摩挤出,以使乳汁尽量排空.如乳汁过稠,塌发生凝乳阻塞乳管,要多进汤液饮食.
4.情绪要好,负性情绪易引起内火,中医说的肝郁气滞,也能造成积奶.家庭成员要多关照与慰藉产妇,个人乐观更为现实.
生活护理:
5.对已有乳头皲裂者要积极治疗,绝不可小视.
6.对机体其他的感染病要妥善的治疗.
7.要注意乳婴的口腔卫生,如口腔有病除治疗外改用喂奶法.
8.不要养成乳婴含乳头睡眠习惯,注意哺乳姿势.
9.一旦发现乳房有异常变化,应即时处理,以免病情发.
10.多饮用液体,使乳汁变稀,减少淤滞,利于乳汁排出.
温馨提示:
防止乳头损伤,有损伤时要及时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