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你好 你说的是猩红热把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
指导意见:
临床症状 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热样皮疹及脱屑为特征
用抗生素治疗即可
急性期患儿应卧床休息,较大儿童用温淡盐水含漱.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宜.皮肤保持清洁,可予炉甘石洗剂以减少瘙痒
病情分析: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以春季为多.
猩红热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热样皮疹及脱屑为特征.后期少数病例可发生心肾并发症.
猩红热多见于2~8岁的儿童,病情多较急重,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可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一旦孩子出现类似的症状应及早诊断和治疗.
根据起病急骤,典型皮疹,杨梅舌,帕氏线,环口苍白圈及疹退后脱皮屑,结合全身症状发热,咽痛,扁桃体炎和接触史诊断较易.但应与风疹,麻疹相鉴别(前面章节已介绍).此外应注意有无服药史,以除外猩红热样药疹.
指导意见:
治疗可分一般治疗及全身药物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供给充分营养和水分.咽痛时可给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口腔清洁.高热时应及时退热.患儿应隔离3~4周,以防传染其他儿童.
(2)全身治疗 尽管目前抗生素品种越来越多,效力越来越强,但青霉素仍是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药物.因为青霉素对链球菌感染有特效,故不仅治疗效果好,尚可预防急性肾小球肾炎与风湿热等并发症.一般用青霉素G.
本病属中医“温病”范畴,名为“烂喉丹痧”或“疫痧”.中医认为本病发生乃温毒内侵,上蒸咽喉,外达全身所致.辨证治疗大体可分为三型:
(1)邪在肺卫证 症见突然发热,咽痛,少量皮疹,舌苔薄腻,脉数.治宜清热透疹法,方选银翘散化裁.
(2)热入气营证 症见高热烦躁,咽喉肿痛,全身皮疹,口唇苍白,杨梅舌,脉数.治宜清热凉血法,方选清瘟败毒饮化裁.
(3)疹后阴伤证,症见皮疹已消,留有余热,神疲食少,舌红脉细.治宜养阴清热法,方选沙参麦冬汤化裁.
除治疗用药外,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一定的温度及湿度,有条件者应采取隔离治疗;治疗期间应多吃鲜嫩多汁的水果,蔬菜;避免肥甘厚味,辛辣之品;饮食以清淡为宜;患者的衣被要洗烫或曝晒.
生活护理:
最后祝您的孩子早日康复,天天健康
病情分析:
猩红热是由β(乙)型A群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可引起扁桃体炎,丹毒,风湿热,心内膜炎及局部感染.临床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为特征.少数人在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并发症.临床表现:
(一)普通型
潜伏期一般2~4天,最短1天,最长7天.起病急骤,发热,体温一般38℃~39℃,重者可达40℃以上,婴幼儿起病时可能产生惊厥或谵妄.患者全身不适,咽喉疼痛明显,会影响到食欲.咽喉及扁桃体显著充血,亦可见脓性分泌物.舌头红,乳头红肿如草莓,称杨梅舌.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有触痛.皮疹于24小时左右迅速出现,最初见于腋下,颈部与腹股沟,1日内迅速蔓延至全身.典型皮疹为弥漫着针尖大小的猩红色小丘疹,触之如粗砂纸样,或人寒冷时的鸡皮样疹.疹间皮肤潮红,用手压可暂时转白.面颊部潮红无皮疹,而口周围皮肤苍白,称口周苍白圈.皮肤皱折处,如腋窝,肘,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色深
红,其间有针尖大小之出血点,形成深红色“帕氏征”.口腔黏膜亦可见黏膜疹,充血或出血点.病程第1周末开始脱屑,是猩红热特征性症状之一,首见于面部,次及躯干,然后到达肢体与手足掌.面部脱屑,躯干和手足大片脱皮,呈手套,袜套状.脱屑程度与皮疹轻重有关,一般2~4周脱净,不留色素沉着.
(二)其他类型
1.轻型 全部病程中缺乏特征性症状,往往至出现典型的皮肤脱屑时,才取得回顾性的诊断.患者可有低热1~2天或不发热,皮疹隐约可见,出疹期很短,无杨梅舌.发病后1~3周皮肤脱屑或脱皮.
2.中毒型 起病急骤,体温可高至40.5℃以上.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头痛,惊厥,呕
吐,为常见症状.咽扁桃体炎症严重.有明显红斑疹.如合并脓毒症状,甚至发生休克,
危险性很高.
3.外科型 链球菌经皮肤或黏膜伤口感染时,可有局部急性化脓性病变,皮疹从创口开始,再发展到其他部位皮肤.无咽炎和杨梅舌.
指导意见:
先做诊断,诊断清楚以后再治疗,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和一切链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早期应用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4万~8万U/(kg.d),分2次注射.病情严重者可增加剂量.为彻底消除病原菌,减少并发症,疗程至少10天.对青霉素G过敏者可用红霉素20~40mg/(kg·d),分3次口服,严重时也可静脉给药,疗程7—10日.中医也可以治疗.
生活护理:
急性期患儿应卧床休息,较大儿童用温淡盐水含漱.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宜.皮肤保持清洁,可予炉甘石洗剂以减少瘙痒.
以上是对“心红热的证状,怎么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