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头昏有时候会头昏不适
经常会有不适的感觉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没有就诊史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病情分析:
您好,体质比较弱,偏瘦的人血压会偏低.
指导意见:
可以查个血常规,看下有无贫血,如果有可以在平时多吃补血的药,如山东阿胶补血膏.如果没有贫血,平时也可以进补下,炖炖人参鸡汤之类的.症状急的时候,可以打点生脉针升高血压,打完效果明显.
生活护理:
平时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病情分析:
低血压是指成年人血压长期低于90/60mmHg的情况,常见的有体质性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前者主要见于体质较弱的女性和脑力劳动者.一般症状不明显,但较重时会出现疲倦,头晕,健忘,还可能出现心前区憋闷.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低血压,常在平卧,下蹲突然站起或长时间站立时出现,此时会出现眩晕等短暂性脑缺血症状.
指导意见:
※※饮食调理
治疗低血压病,饮食疗法也是治疗本病的有力措施之 一,可逐渐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排血量,提高动脉管壁紧张度,从而逐步使血压上升并稳定在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压带来的种种不适症状.低血压病人的饮食选择包括下列几点:
1,晕素兼吃,合理搭配饮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
2,如伴有红细胞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 C 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斗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
3,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功效,可常食用.
4,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油,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与高血压病相反,本病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 12~15 克.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物,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6,常吃生姜,能促进消化,健胃,升高血压.可将姜末撒于菜汤中或用姜末泡水代茶.
7,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绿豆,大蒜,海带,洋葱,葵花子等具降压效应的食品.
※※低血压患者日常生活预防常识
1,晚上睡觉将头部垫高,可减轻低血压症状.
2,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平时养成运动的习惯,均衡的饮食,培养开朗的个性,保证足够的睡眠,规律正常的生活.
3,早上起床时,应缓慢地改变体位,防止血压突然下降,起立时不能突然,要转身缓缓而起,肢体屈伸动作不要过猛过快,例如提起,举起重物或排便后起立动作都要慢些.洗澡水温度不宜过热,过冷,因为热可使血管扩张而降低血压,冷会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压.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环,或以冷水,温水交替洗足.对有下肢血管曲张的老人尤宜穿用有弹性的袜子,紧身裤或绷带,以加强静脉回流.体格瘦小者应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4,不要在闷热或缺氧的环境中站立过久,以减少发病.低血压患者轻者如无任何症状,无需药物治疗.重者伴有明显症状,必须给予积极治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严重危害发生.
※※食疗方法
1,乌骨鸡 1 只(约重 1500 克).将鸡去毛剖肚洗净,在鸡腹肚中放入当归头 60 克,黄芪 50 克,红糖 150 克,米酒 50 克,再将鸡肚皮缝紧,入锅隔水蒸熟,吃肉喝汤,每半月吃一次,连吃两月.
2,红枣 15 枚去核,粟子 150 克,洗?1 只,鸡切成块状,大火煸炒,后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红枣,栗子焖熟食之.
3,鲫鱼 1 条,糯米 60 克.将鱼洗净(不要去鳞)与糯米共煮成粥,每周用 2 次,连服两月.
4,嫩母鸡 1 只,黄芪 30 克,新鲜天麻 100 克(干品 15 克).鸡洗净入沸水中焯一下,用凉水冲洗.将天麻,黄芪切片装入鸡肚内.将鸡放入沙锅中,加葱,姜适量,盐,酒,陈皮15 克,水适量,用文火炖至鸡烂熟,加胡椒粉 2 克,即可食用.
5,红枣 20 克,沙参 15 克,生熟地各 10 克,加水适量用炖盅隔水蒸 3 小时后,加蜂蜜适量,每日分两次吃完,连服 15 天.
※※自我按摩
床上仰卧,双臂自然放于体侧,闭目,全身放松,排除杂念,吸气时默念“安静”,呼气时默念“放松”,反复2~5分钟.然后进行如下自我按摩:
1 双手十指微屈稍分开,放在头顶,按摩整个头部约2~3分钟.
2 先用两手掌从前额中间向两鬓角按摩30秒钟,再以双手的中指各自在左右鬓角按摩 6~8次.
3 轻闭双眼,用手指从鼻梁根部经过上眼睑按摩到眼外角.重复4~5次.
4 微抬起下巴,左手掌放在右侧颈部,由下颌角经颈部至锁骨推摩 8~10次.右手按上法按摩左侧.
5 拇指放在同侧颈动脉搏动处,轻轻按压5~6秒钟,休息10~15秒,重复做3~4次,然后做另一侧.
6 两手指放在前额部,向两侧颈部推摩,然后用掌根揉按两侧颈部,重复8~10次.
7 双手中指点压太阳穴,由轻到重,持续5~6秒,重复5~6次.
8 吸气,同时两手掌用力按压胸廓下部(两胁),然后缓缓从半闭的嘴呼气.重复4~5次.
※※ 床上运动
1 仰卧双臂上举,双手叉握,牵拉对抗,拉时吸气,恢复时呼气.重复3~4次.
2 双臂从身体两侧向头上方举起,双手相握,再慢慢伸直手指,随后吸气,同时双臂从两侧放下还原.
3 仰卧,双臂放于体侧.吸气,双膝弯曲并拢上举,尽量触及胸部,恢复时呼气.重复5~6次.也可两腿轮流屈膝上举做.
4 呼气时上举一条腿,吸气时放下,再呼气时上举另一条腿,吸气时放下.重复4~ 5次.
5 仰卧,先吸气,颈部向前弯曲,使下巴触及胸部,然后呼气.重复5~6次.
6 坐在床上,头向左侧旋转,再向右侧旋转.重复5~6次.
7 坐在床上,上身左右扭转.重复4~5次.
8 两腿伸直坐在床上,上体前倾,双臂向前平伸,尽量用双手触及双脚.重复5~6次.
9 呼气时坐起,立即向右转身1次,躺下,恢复预备姿势.第二次呼吸时再坐起,立即向左转身1次,躺下,恢复预备姿势.重复4次.
10 仰卧,双腿伸直并拢,抬高50~60 度,抬腿时吸气,放下时呼气.重复6~8次.
生活护理:
比较多 希望仔细阅读注意事项
病情分析:
1.体质性低血压:最为常见.一般认为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20-50岁的妇女和老年人,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夏季气温较高时更明显.这类患者的血管舒缩的调节功能差,多缺乏体育锻炼.
2.体位性低血压:是指患者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时,突然出现血压下降超过20mmHg,并伴有明显的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认识功能障碍,心悸,颈背部疼痛.体位性低血压与多种疾病有关,如多系统萎缩,糖尿病,帕金森氏病,多发性硬化病,更年期障碍,血液透析,手术后遗症,麻醉,降压药,利尿药,催眠药,抗精神抑郁药等,其他如:久病卧床体质虚弱的老年人.
3.继发性低血压: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如脊髓空洞症,风湿性心肌病,降压药,抗抑郁药和慢性营养不良症,血液透析病人.
指导意见:
长期低血压会影响了大脑和心脏的血液供应.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主要危害包括:视力听力下降,诱发或加重老年性痴呆,头晕,昏厥,跌倒,骨折发性率大大增加.乏力,精神疲惫,心情压抑,忧郁等情况经常发生,影响生活质量.据国外研究,低血压可能导致脑梗塞和心脏梗塞.低血压病情严重后,患者可出现每当变换体位时血压迅速下降,发生晕厥,以致被迫卧床不起,另外诱发脑梗塞,心肌缺血,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问题.
防治体质虚弱性低血压要忌偏食,饮食要荤素搭配,应摄取含蛋白质,铁,叶酸和维生素B12多的食物.加强运动锻炼能调整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从卧位,蹲位站起来时动作应缓慢.无论是哪一种低血压病人,都可以适当多吃些咸一点的食品,因为盐能使血压上升.每天多喝水,多运动能增加血容量,还可吃些桂圆肉,大枣,红小豆等,不但能增加营养,还有利于纠正低血压.
以上是对“为什么会血压偏底?”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感冒时,可能会附带有头晕的病徵,部分女性有时会将血虚与感冒混淆,因为两者都有疲惫,头晕,作闷徵状.血虚的情况,容易在女性怀孕期间出现,贫血者亦经常有此问题.不过,要提醒各位,头晕并非女性专利,大男人同样有机会.当然,女性患头晕的比例较高,确是事实.
指导意见:
西医将原因不明的头晕,归类为耳水不平衡,但从中医角度来看,这情况往往是因压力太大,或睡眠长期不足,一时虚弱所致.其他不可不防的头晕病因包括:
脑瘤:压着脑神经,造成各种不明症状
血压高
肝风内动:患者经常自觉口乾口苦,燥热万分.遇有这情况切忌进补,否则愈补愈晕.
颈椎骨退化:由於长期姿势或睡姿不良,造成颈椎增生,变形,退化,颈部肌肉扯紧,动脉供血受阻.这情况非药物能治愈,必须由改善姿势入手,加以推拿,针灸等治疗.
病情分析:
低血压病人主要临床表现
病情轻微症状可有: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疲劳,脸色苍白,消化不良,晕车船等;严重症状包括:直立性眩晕,四肢冷,心悸,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发音含糊,甚至昏厥,需长期卧床.这些症状主要因血压下降,导致血液循环缓慢,远端毛细血管缺血,以致影响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的排泄.尤其影响了大脑和心脏的血液供应.长期如此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主要危害包括:视力,听力下降,诱发或加重老年性痴呆,头晕,昏厥,跌倒,骨折发生率大大增加.乏力,精神疲惫,心情压抑,忧郁等情况经常发生,影响了病人生活质量.据国外专家研究低血压可能导致与脑梗塞和心脏梗塞.直立性低血压病情严重后,患者可出现每当变换体位时血压迅速下降,发生晕厥,以致被迫卧床不起,另外诱发脑梗塞,心肌缺血,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问题.
低血压患者轻者如无任何症状,无需药物治疗.主要治疗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体质,增加营养,多喝水,多吃汤,每日食盐略多于常人.重者伴有明显症状,必须给予积极治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严重危害发生.近年来推出α受体激动剂管通(主要成分为盐酸米多君),具有血管张力调节功能,可增加外周动,静脉阻力,防止下肢大量血液郁滞,并能收缩动脉血管,达到提高血压,加大脑,心脏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改善低血压的症状,如头晕,乏力,易疲劳等症状.其他药物还有:米多君,利他林,麻黄素,双氢麦角氨,氟氢可的松等,中药治疗(生脉饮)等效果和负作用有待进一步考察.
指导意见:
低血压饮食
宜:荤素搭配.桂圆,莲子,大枣,桑椹等,具有健神补脑之功,宜经常食用,增强体质;由失血及月经过多引起的低血压,应注意进食提供造血原料的食物,如富含蛋白质,铜,铁元素的食物——肝类,鱼类,奶类,蛋类,豆类以及含铁多的蔬菜水果等,有助于纠正贫血.
低血压病人宜选择高钠(食盐每日宜12-15克),高胆固醇的饮食,如动物脑,肝,蛋黄,奶油,鱼子等,使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也随之增加,动脉紧张度增强,血压将随之上升.
忌食生冷及寒凉,破气食物,如菠菜,萝卜,芹菜,冷饮等.千万不要吃玉米等类降血压食物!
生活护理:
平时养成运动的习惯,均衡的饮食,培养开朗的个性,及足够的睡眠.所以低血压的患者,应过规律的生活.
低血压患者入浴时,要小心防范突然起立而晕倒,泡温泉也尽量缩短时间.
对血管扩张剂,镇静降压药等慎用.
有直立性低血压的人:
可以穿弹性袜.夜间起床小便或早晨起床之前先宜活动四肢,或伸一下懒腰,这样活动片刻之后再慢慢起床,千万不要一醒来就猛然起床,以预防短暂性大脑缺血.也可以在站立之前,先闭合双眼,颈前屈到最大限度,而后慢慢站立起来,持续约10一15秒钟后再走动,即可达到预防直立性低血压的目的.
晚上睡觉将头部垫高可减轻低血压症状,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环或以冷水温水交替洗足,加强营养多食易消化蛋白食物如:鸡蛋鱼乳酪牛奶等,多喝汤多饮水增加盐份摄入.
病情分析:
低血压是指成年人血压长期低于90/60mmHg的情况,常见的有体质性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前者主要见于体质较弱的女性和脑力劳动者.一般症状不明显,但较重时会出现疲倦,头晕,健忘,还可能出现心前区憋闷.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低血压,常在平卧,下蹲突然站起或长时间站立时出现,此时会出现眩晕等短暂性脑缺血症状.防治体质虚弱性低血压要忌偏食,饮食要荤素搭配,应摄取含蛋白质,铁,叶酸和维生素B12多的食物.加强运动锻炼能调整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从卧位,蹲位站起来时动作应缓慢.另外,体位性低血压也可因多种疾病或药物引起,如脊髓有病,内分泌功能紊乱,慢性营养不良或因服用降压药不当及过量等.因此应去医院查明病因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指导意见:
分型论治:
(一)气虚阳虚气虚可见面色晃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甚则晕厥.阳虚除气虚症状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脉沉缓或迟而无力,舌质胖淡舌苔白.
a.心气虚,除上述气虚症状外,再加心悸,气短,胸闷等.方可选独参汤加减.经验方:人参,莲子各3钱,冰糖一两隔水炖熟,吃莲肉喝汤.
b.脾虚或中气下陷,兼有纳少,腹胀,便溏,气短,乏力等.方可选补中益气汤.
c.肾阳虚有身寒肢冷,动则气短,或五更泻等.方可选保元汤,真武汤,四逆汤,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加减.经验方:人参2钱(嚼服),黄精一两,枸杞三钱,肉桂一钱,甘草一钱,水煎服,每日1剂.
(二)气阴两虚除上述气虚症状以外,尚有阴虚表现.如口干,五心烦热,便秘,尿少,乏力,舌红苔少脉弦细等症状.
a.心气阴两虚可见心悸,气短,胸闷等.常用生脉饮,炙甘草汤.经验方:黄耆五钱,党参四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二钱,柴胡一钱,水煎后一日分三次服用.(有发炎疾病,火气大,口苦,烦躁,失眠,属实症,非气阴两虚者,不宜服用此方.)
b.肾阴阳两虚,常有:头晕,眼花,耳呜,耳聋,腰酸,腿软,神疲,健忘等症状.方可用五子衍宗丸,金匮肾气丸等加减.
无论是哪一种低血压病人,都可以适当多吃些咸一点的食品,因为盐能使血压上升.每天多喝水,多运动能增加血容量,还可吃些桂圆肉,大枣,红小豆等,不但能增加营养,还有利于纠正低血压.
生活护理:
低血压的自我保健
※※饮食调理
治疗低血压病,饮食疗法也是治疗本病的有力措施之 一,可逐渐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排血量,提高动脉管壁紧张度,从而逐步使血压上升并稳定在正常水平,消除低血压带来的种种不适症状.低血压病人的饮食选择包括下列几点:
1,晕素兼吃,合理搭配饮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使体质从纤弱逐渐变得健壮.
2,如伴有红细胞过低,血红蛋白不足的贫血症,宜适当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 C 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斗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
3,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功效,可常食用.
4,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油,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与高血压病相反,本病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 12~15 克.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物,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6,常吃生姜,能促进消化,健胃,升高血压.可将姜末撒于菜汤中或用姜末泡水代茶.
7,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绿豆,大蒜,海带,洋葱,葵花子等具降压效应的食品.
※※低血压患者日常生活预防常识
1,晚上睡觉将头部垫高,可减轻低血压症状.
2,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平时养成运动的习惯,均衡的饮食,培养开朗的个性,保证足够的睡眠,规律正常的生活.
3,早上起床时,应缓慢地改变体位,防止血压突然下降,起立时不能突然,要转身缓缓而起,肢体屈伸动作不要过猛过快,例如提起,举起重物或排便后起立动作都要慢些.洗澡水温度不宜过热,过冷,因为热可使血管扩张而降低血压,冷会刺激血管而增高血压.常淋浴以加速血液循环,或以冷水,温水交替洗足.对有下肢血管曲张的老人尤宜穿用有弹性的袜子,紧身裤或绷带,以加强静脉回流.体格瘦小者应每天多喝水以便增加血容量.
4,不要在闷热或缺氧的环境中站立过久,以减少发病.低血压患者轻者如无任何症状,无需药物治疗.重者伴有明显症状,必须给予积极治疗,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止严重危害发生.
※※食疗方法
1,乌骨鸡 1 只(约重 1500 克).将鸡去毛剖肚洗净,在鸡腹肚中放入当归头 60 克,黄芪 50 克,红糖 150 克,米酒 50 克,再将鸡肚皮缝紧,入锅隔水蒸熟,吃肉喝汤,每半月吃一次,连吃两月.
2,红枣 15 枚去核,粟子 150 克,洗?1 只,鸡切成块状,大火煸炒,后加佐料,煮至八成熟,加红枣,栗子焖熟食之.
3,鲫鱼 1 条,糯米 60 克.将鱼洗净(不要去鳞)与糯米共煮成粥,每周用 2 次,连服两月.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