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网内科消化内科肝胆疾病胆结石 → 胆囊息肉必须做手术吗

胆囊息肉必须做手术吗

男 | 46岁 2009-11-29 20:29:39 5人回复 来自

健康咨询描述: B超胆上有0.2厘米息肉和两个更小的息肉
发现有一年多了,体检发现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没治过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如何治疗方案

回复区

final_wl
final_wl 其他 擅长: 糖尿病、甲亢、垂体疾病等内分泌科疾病 帮助网友:348称赞:54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1-29 20:32:38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手术指证(1)单发病变,大于10mm,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50岁.
      (2)多发病变,伴有胆囊结石,有症状,年龄大于50岁.
      (3)单发病变,小于10mm,无症状,年龄小于50岁,允许观察,随访;病变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则应手术治疗.
      (4)多普勒彩超检查病变有丰富血供提示为恶性新生物.
      (5)CEA(肿瘤标记物),测值明显升高且除外其它胃肠道肿瘤者.
      (6)胆囊息肉样病变,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者.
      指导意见:
      对直径小于5mm无症状病人应间隔3到5个月随访检查.一旦病变增大或症状明显亦须行手术治疗.目前您不需要手术,可以定期复查,随访.
      

岳莹
岳莹 锦州市中心医院   副主任护师 擅长: 胃炎,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消化道溃疡,胃肠息肉等 帮助网友:6955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1-29 20:32:34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胆囊息肉又称胆囊息肉样病变或胆囊隆起性病变,是向胆囊内突出的局限性息肉样隆起 性病变的总称,一般分为两大类:
       1. 肿瘤性息肉样病变 包括腺瘤和腺癌.此外,如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等均属罕见.
       2. 非肿瘤性息肉样病变大部分为此类.常见的如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腺肌性增生等.此外,如腺瘤样增生,黄色肉芽肿,异位胃粘膜或胰组织等,也属罕见.
      指导意见:
      治疗原则:
       良性者可定期随诊观察,视病情发展再作处理决定.疑为恶性或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均应手术切除胆囊.
      医生建议:
       胆囊息肉样病变大于1cm,特别是单发,宽蒂者;短期内增大迅速者;伴有胆囊结石或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影响学检查怀疑恶变或恶性病变者,主张行胆囊切除手术.否则,可定期复查,不必马上行手术治疗.
      

祝君健康医生
祝君健康医生 其他 帮助网友:2647称赞:334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1-29 20:34:15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治疗原则:
       良性者可定期随诊观察,视病情发展再作处理决定.疑为恶性或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均应手术切除胆囊.
      医生建议:
       胆囊息肉样病变大于1cm,特别是单发,宽蒂者;短期内增大迅速者;伴有胆囊结石或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影响学检查怀疑恶变或恶性病变者,主张行胆囊切除手术.否则,可定期复查,不必马上行手术治疗.
      指导意见:
      胆囊息肉是一种多发病 ,分为单发性胆囊息肉和多发性胆囊息肉两种 ,得了此病 ,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单发性胆囊息肉来说 ,如果息肉较小 ,手术切除后可能仅为胆固醇结晶.但假如确诊为多发性胆囊息肉 ,或体积较大的息肉 ,一般应考虑手术切除胆囊.否则 ,假如息肉恶变 ,成为胆囊癌 ,其预后极差 ,多数病人在发病数月内死亡.对于息肉较小 ,又不愿意手术者 ,应当严密随访 ,定期复查B超 ,如发生变化应尽早手术 ,现在胆囊切除可以做腹腔镜手术 ,创伤小恢复快 ,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向胆囊腔内生长出一种突起的局限性病变.患者一般没有什么症状 ,有的患者只是感到右胁下不适 ,通过B超检查可被发现.近几年 ,随着B超检查的普及 ,临床发现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
      
      以上是对“胆囊息肉必须做手术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陈绵刚
陈绵刚 医师 擅长: 主要擅长牙髓炎、固定烤瓷牙修复、牙齿不齐矫正、龋齿 帮助网友:31384称赞:3020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1-29 20:41:59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胆囊息肉:是指各种胆囊粘膜良性隆起的简称.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部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
      指导意见:
      胆囊息肉病变临床并不少见,手术是根治的方法,但并非所有胆囊息都需手术治疗.因其病变类型不同,大小不一,疾病转归亦不尽相同,因此其手术适应症各家掌握也不一致.
      手术时机选择:胆囊息肉样病变术前有时难以定性.根据胆囊息肉样病变恶变可能性的高危因素我们提出下列手术指征:
      (1)单发病变,大于10mm,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50岁.
      (2)多发病变,伴有胆囊结石,有症状,年龄大于50岁.
      (3)单发病变,小于10mm,无症状,年龄小于50岁,允许观察,随访;病变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则应手术治疗.
      (4)多普勒彩超检查病变有丰富血供提示为恶性新生物.
      (5)CEA(肿瘤标记物),测值明显升高且除外其它胃肠道肿瘤者.
      (6)胆囊息肉样病变,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者.
      (7)对直径小于5mm无症状病人应间隔3到5个月随访检查.一旦病变增大或症状明显亦须行手术治疗.
      

刘平医生
刘平医生 其他 帮助网友:356称赞:21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1-29 21:10:23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表现形式包含很多病理类型 ,病理分类为非肿瘤与肿瘤性病变两大类 ,肿瘤性病变又分为良性和恶性.
      1.非肿瘤性病变 :其中以胆固醇息肉最为多见.国外 19 9 5年报告 ,胆固醇息肉占胆囊息肉样病变的 65%,国内报告的 288例患者中胆固醇息肉占 62. 5%.其次为炎症性息肉,腺瘤样增生及腺肌瘤等.
      (1)胆固醇息肉 :胆固醇沉着是胆囊息肉的重要病因 ,胆固醇沉着于胆囊黏膜固有膜的巨噬细胞内 ,逐步向黏膜表面突起 ,促使黏膜上皮增生,罗 -阿窦增多及肌层增厚而形成息肉.胆固醇息肉的病理特点为多发性小息肉 ,曾有胆固醇息肉 74例病例报告显示 :直径小于10mm者占 9 7%, 50%为多发性 ,平均 3. 09±3. 31个 (肿瘤性息肉多为单个病变 ,有临床鉴别意义 ).胆固醇息肉质脆带细 ,易与黏膜分离 ,不伴有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 ,也不含其他基质成分 ,即便伴有炎症也很轻微 ,到目前为止未见有癌变报道.
      (2)炎症性息肉 :为炎症刺激所致的一种肉芽肿 ,直径约 5mm ,单发或多发的广基性结节.其组成成分有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慢性炎症细胞 ,息肉周围的胆囊壁有明显炎症 ,至今尚无癌变报道.
      (3)腺瘤样增生 :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 ,为黄色质软的疣状物 ,直径约 5mm ,单发或多发.其组成成分为丰富的结缔组织中含平滑肌束及杯状细胞 ,其表面有上皮增生并伴有肠化生.腺样增生因黏膜上皮伸入肌层形成的罗 -阿窦明显增多 ,窦口上常有狭窄 ,致窦内常有胆汁淤积,炎症或胆石嵌入 ,有癌变可能.
      (4)腺肌瘤 :存在黏膜上皮局部变化,肌纤维增生与局限性腺肌增生 ,故医学上又称为腺肌增生症 ,有弥漫型,节段型与局限性三种.腺肌瘤也是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病变 ,也可能癌变.
      2.肿瘤性病变 :此类病变中以良性的腺瘤为主 ,恶性主要为胆囊癌.
      (1)腺瘤 :多为单发的有蒂息肉 ,外形可呈乳头状或非乳头状 ,恶变率约 30%,癌变机会与腺瘤大小呈正相关. 19 9 8年国外学者观察良性胆囊息肉样病变时发现 ,其中 9 4%直径 10mm , 75%的患者年龄>60岁.研究认为 ,胆囊腺瘤的发病率很低 ,在 1 0年内施行的 12 153例胆囊切除中 ,仅 81例为胆囊息肉样病变 ,只占 0. 7%,而其中是腺瘤的仅为 9 . 6%;而同期人群中发现胆囊癌 225例 ,占 1. 85%,可见本病虽有癌变的可能性 ,但对人群构成的威胁并不太大.
      (2)腺癌 :分为乳头型,结节型及浸润型.前两者为隆起性病变 ,直径约 20mm.因此表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胆囊癌往往为早期 ,其中乳头型癌绝大多数限于黏膜和肌肉内 ,预后良好.
      指导意见:
      1.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 :由于此类患者往往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主要靠影像带诊断 ,以B超为首选.国内专家报告B超的检出率为9 2. 7%,特异性为 9 4. 8%,假阳性率为 5. 2%,准确性明显高于CT.专家认为B超能清晰地显示息肉病变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局部胆囊的变化 ,既简便又可靠.国外研究认为内镜超声比B超更准确 ,提供的图像更清晰.CT检查胆囊息肉是否有蒂比较敏感 ,增强CT能鉴别肿瘤与非肿瘤样胆囊息肉样病变 ,能可靠地筛选出应予手术的肿瘤性病变.
      2.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治疗要根据息肉大小 ,良性和恶性等不同 ,给予手术治疗.
      (1)胆固醇息肉 :大多数人无症状 ,且胆囊功能良好.患者在平时应每 3~ 6个月予以B超随访 ,一旦出现明显症状或息肉迅速增大才考虑手术.如胆囊功能良好 ,可行经皮胆囊镜息肉摘除.此类息肉直径往往 <10mm(82%),并以多发性为主 (75%),外观呈桑椹状 ,蒂细如线 ,质脆易落 ,很容易摘除.如胆囊功能不良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
      (2)良性非胆固醇性胆囊息肉 :包括腺瘤与腺肌瘤病,炎症性息肉及腺瘤样增生罕见的间叶组织肿瘤等.其中炎症性息肉虽无恶变报道 ,但均伴有程度不等的胆囊炎症 ,且多有临床症状 ,其余类型则均有恶变可能 ,因此一经查实应及时手术切除同时做病理切片以明确病变的性质.
      生活护理:
      胆囊息肉样病变易发生肿瘤的高危因素主要有 6个方面 :①单发 ;②直径 >10mm ;③广基或蒂粗大 ;④病变增长 ;⑤年龄 >50岁 ;⑥合并胆石.但有专家强调 ,对直径 <10mm的息肉也不能放松警惕 ,必须定期随访.对胆囊息肉样病变可采用 3种不同的胆囊切除术 :即在胆囊周围结缔组织中剥离的单纯胆囊的除术,切除全部胆囊结缔组织的全厚胆囊切除术及加做胆囊床部分肝组织切除的扩大胆囊切除术 ,根据术前判断胆囊息肉性质加以选择.就癌肿而言 ,直径 <18mm者仍有早期癌的可能 ,仍可经膜腔镜胆囊切除行全厚胆囊切除 ,若术后病理证实已浸润至浆膜层下 ,则可行二次探查术.但若直径 >18mm ,即有晚期癌的可能 ,可直接开腹行扩大胆囊切除术 ,甚至要做广泛淋巴结清扫.
      

疾病百科| 胆囊息肉(别名: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隆起样病变)

挂号科室:肝胆外科

温馨提示:
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当茶饮用。

       胆囊息肉(polyp of gallbladder),是指胆囊壁向囊腔内呈息肉样隆起的一类病变。又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 ...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中青年人群 常见症状:右上腹痛、向右肩背放射、恶心、呕吐、食欲[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快速问医生下载
胆囊息肉症状 怎么区别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怎么治疗 胆囊息肉怎样预防
1 2 3 4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茴三硫片

茴三硫片

本品适用于治疗胆囊炎﹑胆囊息肉,胆结石及消化不适...[说明书]

茴三硫片

茴三硫片

本品适用于治疗胆囊炎﹑胆囊息肉,胆结石及消化不适...[说明书]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关闭

loading

看病 男科 妇科 癫痫 性病 养生 新闻 白癫风 牛皮癣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

快速问医生二维码
医师的追问
赠送医生锦旗:赠送医生锦旗是对医生回复的一个认可及鼓励!
赠送不赠送
返回
支付金额: 赠送医生锦旗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支付
关闭投诉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