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网心理健康科强迫综合征 → 对艾滋病有恐惧症该怎样开导

对艾滋病有恐惧症该怎样开导

女 | 25岁 2009-12-02 15:01:17 4人回复 来自未知

健康咨询描述: 心理恐慌失眠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进行开导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对心理的开导

医生回复区

何医生
何医生 其他 帮助网友:206称赞:30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2-02 15:28:06

      病情分析:
      你可以去医院检查阿 你这个年龄应该是有性生活才会恐惧这个吧?如果没有的话 不要联系到自己身上! 如果有的话 赶紧两个人去做检查!
      指导意见:
      慢慢的再学习一些放松技巧!解决失眠等问题
      每天都做深呼吸
      日常的深呼吸能将感觉到的压力水平减半:挺直后背,两肩放松,由鼻将空气深深地吸入肺部,集中精力感受空气渗透到每个细胞,然后全力将空气呼出,想象体内的压力也随着气流一起排到体外.
      经常幻想美好前景
      用渡过这次难关以后的美好前景来鼓励自己.“一个月以后,我还会为这事而懊悔吗?”“一周以后,我还会为错过了这次会议而自责吗?”“5分钟以后,我还会为同事刚才给我难堪而恼火吗?”这种将情景推向将来的假设,一定能让眼前的压力逐渐释放.
      

神农on_line
神农on_line 其他 帮助网友:75称赞:11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2-02 15:35:17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对于心理障碍的患者首先从科学知识对他进行开导,让其知道病的根本传染途径,除传播途径,其他途径是不会使人得病的
      指导意见:
      公认的HIV传播途径有三种
       1.经性接触传播
       2.经血液传播
       3.经母婴传播
      1. 性传播:通过不加防护的异性或同性性行为传播.
      2. 血液传播:通过共用不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注射毒品,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的各种医疗器械(如针头,针灸针,牙科器械,美容器械等),共用剃须(刮脸)刀及牙刷等传播.
      3. 母婴传播:感染的母亲在怀孕,生产,哺乳时可将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由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性分泌物及唾液,眼泪和乳汁均有传染性,并且艾滋病病毒本身在自然界有一定的生存能力,因此,并不能完全排除通过日常的密切接触而传播,尤其是如果个人免疫力低,破损的皮肤或黏膜(如呼吸道,消化道炎症,溃疡)不小心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感染者的血液和性分泌物甚至唾液,眼泪,就有感染上的可能.
      艾滋病(AIDS)不会通过空气,饮食(水)传播,不会通过公共场所的一般性日常接触(如握手,公共场所的座椅,马桶,浴缸等)传播,不会通过纸币,硬币,票证及蚊蝇叮咬而传播,游泳池也不会传播.

孔医生
孔医生 其他 帮助网友:2292称赞:220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2-02 17:47:03

      您好,从您所说的资料来看,您有恐艾症的倾向,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心病得心医,最好的治疗方式是心理咨询与治疗,药物治标不治本,有副作用与依赖性,我们建议您进行系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以免影响您的生活
      恐艾症也叫艾滋病恐惧症,患者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洁癖等强迫症表现,表现出精神抑郁,情绪变化多端,严重失眠,对周围事物淡漠,体重下降和周身不适等反应,人因长期的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会产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因而就会发生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不少患者认为自己的身体不适就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反复拨打热线电话咨询,或者反复去做艾滋病抗体检测,对阴性结果又持怀疑态度,总认为检测不准确或者现有试剂检测不出来自己的病毒等等.
      恐艾原因之一是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缺乏了解或是一知半解的缘故,因此普及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是消除恐艾症的根本措施.恐艾者应该多了解一些艾滋病传播途径等基本知识,并咨询专业医师或专家,积极克服疑病心理,早日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
      艾滋病恐惧症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心理障碍.随着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蔓延,感染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且目前没有可以治愈的有效方法,人们对艾滋病的关注和恐惧程度也不断提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对预防艾滋病有积极的作用.可一部分人的关注和恐惧程度都远远的超出了正常的水平,从而严重的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艾滋病恐惧症(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恐惧症)俗称恐艾症,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艾滋病恐惧症患者不仅仅是由于对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传播途径的片面性认识和错误理解,相当一部分人和本身的性格基础以及其他心理障碍有密切关系,尤其和焦虑障碍关系尤为密切.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可以是有过高危行为的人;也可以是没有过高危行为的人,恐惧完全出自自己的主观想象和联想.艾滋病恐惧症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焦虑型艾滋病恐惧症
      临床表现为想到或看到“艾滋病”这三个字及艾滋病的相关报道即出现紧张不安和烦躁;经常提心吊胆担心自己已感染或会被感染艾滋病;经常处于高警觉状态,如临大敌.同时也可能伴有各种躯体症状,如坐立不安,往复走动,唉声叹气等.
      焦虑型艾滋病恐惧症一般不会反复求医,四处检查,回避行为和逃避行为也不明显.
      此型艾滋病恐惧症通过艾滋病知识的教育和相应的心理治疗可以得到缓解.
      二,恐惧型艾滋病恐惧症
      临床表现的中心症状为恐惧.表现为对艾滋病及其与艾滋病有关的一切东西和场所的恐惧.如知道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于是对血液表现出极度的恐惧;对吸毒人员,性工作者及艾滋病人表现出恐惧反应;对医院里的针具,公共厕所表现出恐惧反应.在接触到所恐惧事物的时候会出现心慌,出汗,肌肉紧张,颤抖等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症状.
      恐惧型艾滋病恐惧症一般不会反复求医,四处检查,但回避行为和逃避行为较明显.此型艾滋病恐惧症仅通过艾滋病知识的教育效果不明显,需要结合针对于恐惧症的心理治疗.
      案例:小王,女性,大学生.大二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献血,回来后一直担心采血时所使用的针头不干净,怕自己被传染艾滋病.担心了2个星期后,开始对血产生恐惧,不仅见到血会紧张,就是想到血或者看见“血”这个字也会紧张.不敢去医院,回避所有可能会见到血的场合.如果哪个同学脸上长了青春豆挤破了出了血,她就会对这个同学产生恐惧,不敢和他说话,不敢接触他接触过的东西,尽量离他远点.慢慢的小王所恐惧和回避的东西越来越多,她不 敢到学校的公共浴室洗澡,不敢使用公共厕所的马桶,对蚊子非常恐惧,因为咬过别人,会携带别人的血等.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学习.
      三,强迫型艾滋病恐惧症
      此型艾滋病恐惧症比较常见.临床表现为担心自己会被传染艾滋病,处处过分小心谨慎,极力回避各种可能被感染的场合.如不敢使用公共厕所,不敢接触血液制品等.而且伴有反复清洗行为,表现在当接触了自己认为可能被感染的物品后需要反复大量的清洗,如洗手,洗澡,洗衣服,或者当自己认为可能携带病菌的人接触了自己的生活用品后,需要反复的擦洗,甚至需要用酒精甚至消毒液进行擦洗.严重者需要带手套或口罩才能完成正常的日常活动,甚至终日闭门不出.严重损坏了患者的社会功能.患者可能知道这样完全没有必要(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但无力控制也无法摆脱,伴随强烈的内心冲突,非常苦恼.可同时伴有其他强迫症状.
      强迫型艾滋病恐惧症一般不会反复求医,四处检查,但回避行为和逃避行为比较明显,社会功能受损严重.
      此型艾滋病恐惧症通过艾滋病知识的教育效果不明显,需要结合针对于强迫症的心理治疗.
      案例:s先生,外企公司职员.小时候曾被狗咬过,当时没有注射狂犬疫苗.高三的时候,偶然看到狂犬病毒的潜伏期很长,于是开始担心自己会得狂犬病,整日处在担心和恐慌之中,无法专心复习功课.高三的暑假里注射了5支狂犬疫苗,这种担心得到缓解.大学的前2年一切正常.大三的时候,由于很多同学都开始谈恋爱,而且一部分同学还在校外租房子住,同寝室也有同学在校外租房子住.由于担心这些同学在校外的行为可能被传染艾滋病,于是对这些同学产生恐惧.不敢和这些同学接触.尤其时同寝室那个同学回寝室后碰的东西,他都不敢接触.
      如果这个同学碰了他的物品,要么是把该物品反复的清洗,要么干脆就扔掉.毕业后到一家美国企业工作,公司的中高层大部分是外国人.自己认为外国人的性态度比较开放,所以这些外国人身上可能携带艾滋病病毒.就尽量避免他们接触,如果和他们说过话,就要到卫生间反复的漱口;和他们握过手或碰到了他们碰的文件,也要到卫生间反复洗手;由于每天都要和这些外国人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即使没有直接接触,她也认为很空气中或者通过其他途径也会传染,所以每天下班后第一件事就是洗澡,而且需要洗很长时间.如果有同事到家里来玩,同事走后必须用酒精清洗同事做过的凳子和同事接触过的其他物品.自己认为可能带有艾滋病病毒的东西越来越多,如,怕自己的眼镜会传染,就反复的擦洗眼镜;尽量避免乘地铁,因为地铁上经常有外国人;不敢使用公共厕所等等.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艾滋病的资料,不但不能缓解自己的情况,反而有时更加严重.比如,某篇文章里提到某某途径可能传染艾滋病,即使他没有接触过这样的情境,也会通过主观的想象和联想使自己焦虑和恐惧,进而需要进行相应的清洗或回避.
      四,疑病型艾滋病恐惧症
      此型艾滋病恐惧症最为常见.患者认为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因此反复检查,四处求医,经多次检查,结果为阴性仍不能消除自己的恐惧和担心.即使是权威机构的结果也不相信,怀疑检查过程的各个环节,事后反复回忆检查过程,如认为工作人员当时不够专心,认为检查时使用的器具没有消毒等等.整日奔波于各个医院.对和艾滋病类似的症状非常敏感,如一但出现发热,全身无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就认为自己得了艾滋病,极度恐惧,如临大敌,万念俱灰.
      
      以上是对“对艾滋病有恐惧症该怎样开导”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笑脑心理咨询
笑脑心理咨询 其他 帮助网友:19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2-06 09:46:14 我要投诉

      康复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对症状有种掌控感,何为对症状有种掌控感呢?笑脑在前面的文章中也说了,不管是强迫症的康复还是社交恐惧症的康复,当你达到了康复的程度,你有时还是会有症状的,只不过这时的症状没有原来那么多了,没有原来没有康复前那么严重了,那么最主要的一个人指标就是当有时症状来时自己会去处理它了,不像原来那样太容易被症状牵着鼻子走了,这时你对症状的接纳,觉察,无为等都能用得上的,最后这个症状也就不会再影响你了,或者说你已经没有被这个症状影响了,这时你会发现你已经很轻松了,你的内心的冲突已经慢慢的被化解,如果你对其它症状也能做到这样,那么你离康复就不远了.这就是你能对症状有种掌控感.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了,那如何才能获得对症状有种掌控感呢?下面笑脑就来列举一个案例,一名强迫关门的咨客,他关门时每次要关6次他才舒服,他自己也知道的其实关一次关好就可以了,要是不放心再关一次或者再确定下就可以了,这是正常的情况下,但是这位咨客呢,他也明白正常人是这样的做法的,到自己要关门的时候了,一定要关6次才放心,才舒服,要是没有关到6次,他是非常焦虑,根本无法做下一件事,这时他的冲突是关吧,又觉得为什么自己是这样子的,这样很浪费时间,有人在场时,别人会认为他是不正常,是有问题的,他受不了别人这样评价他;不关吧,虽然没有前面所说的浪费时间和怕被别人有不好的评价,但是非常的焦虑,焦虑到自己无法做下一件事的,一定要关好才能做下一件事的,这就是这位咨客朋友的内心冲突.
       那么在咨询过程中一开始笑脑用钟友彬认识领悟疗法分析了下他这个症状的产生机制,分析后他明白了这个症状的来龙去脉了,接着用森田思想,让他深刻明白接纳与顺其自然的本质,这时他再次面对关门这件事,他不想原来那么内心强烈冲突了,一他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二他不去与症状对抗了,这时他的内心较放松的,且关健的一点是他这时明白多关一次与少关一次已经无所谓了,也就是能控制了,不但能控制这个症状的次数,更重要的是他能掌控自己的情绪了,不像原来那样症状一来,马上就非常焦虑了.
       当你能对症状有种掌控感时,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心变得自由了,不像原来那样的死板,不灵活的,这时你会变得有种像行云流水的感觉,你会发现自己很放松了,人在放松的时候当然是较舒服的,这时你的大脑思维也会变得更加的活跃了,遇到问题你会想到积极的一面的,这时你会发现自己进入一种良性循环,这样持续下去,你会发现你原来症状的兴奋点会越来越小的,你会发现你对生活的投入程度和热爱程度会慢慢增加的.
      你离康复越来越近了!
       当然这只是康复的道路上一个维度而已,还有其它的方面也要调整的,笑脑一直强调神经症的治疗是一项系统工程的,治疗师不但要告诉你症状的产生机制,同时要告诉你如何去应对他,这些还是不够的,要想真正的康复,治疗师还要告诉你你自己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人,将来会在什么方面易出现问题,同时告诉你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的,对于一些有人格缺陷的朋友,治疗师可能会要花更大的时间和精力来协助你康复.
      

疾病百科| 艾滋病

挂号科室:性病科、感染科

温馨提示:
艾滋病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引起传染,暂无预防疫苗,本病的预防在于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称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性活跃人群男同性恋尤为多见 常见症状:不明原因发热、免疫力降低、关节疼痛、淋巴[详细] 是否医保:-- 治疗方法:中医药物治疗、西医药物治疗
艾滋病检测的方法有哪些 艾滋病是怎么回事 预防艾滋病的方式有哪些 早期艾滋病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1 2 3 4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伊曲康唑口服液

伊曲康唑口服液

1. 治疗HIV(艾滋病)阳性或免疫系统损害患者...[说明书]

盐酸缬更昔洛韦片

盐酸缬更昔洛韦片

1.盐酸缬更昔洛韦片适用于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说明书]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loading

看病 男科 妇科 癫痫 性病 养生 新闻 白癫风 牛皮癣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

医师的追问
赠送医生锦旗:赠送医生锦旗是对医生回复的一个认可及鼓励!
赠送不赠送
返回
支付金额: 赠送医生锦旗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支付
关闭投诉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