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就手腕处有大豆大个肿块[手背]上, 到医院大夫给按了几次没了又复发 ,有没有别的治疗方法.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病情分析:
腱鞘囊肿(ganglion)是发生于关节部腱鞘内的囊性肿物,一种关节囊周围结缔组织退变所致的病症.内含有无色透明或橙色,淡黄色的浓稠粘液,多发于腕背和足背部.患者多为青壮年,女性多见.本病属中医学“筋结”,“筋瘤”范畴.
【临床特征】
以半球样隆起于皮下浅表,柔软可推动,多发于腕部中央为主要临床特征.腕背或足背部缓慢发展的囊性肿物,呈圆球状,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软,有波动感,无明显自觉症状或有轻微酸痛;囊液充满时,囊壁变为坚硬,局部压痛.触摸时皮下饱满并有波动囊样感,伴有腕部无力,不适或疼痛,多为酸痛或放射性痛,可有一定的功能障碍.
指导意见:
本病症的现代针灸治疗,首见于1958年,用隔姜灸,取得较好的效果,六十年代多采用针刺加挤压之法,七十年代又用三棱针点刺,温针来提高疗效.自八十年代以后,有关本病各种穴位刺激法的报道颇多,在继承以往各法的基础上,又增添了火针,指针,针刺加罐及穴位注射等法.为了防止复发,一般都主张针刺后局部加压.从已有的经验而言,针灸确是本病较好的保守疗法之一. 西医学认为本病多与关节或腱鞘部的慢性劳损,机械性刺激,外伤等有关.
▲针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囊肿顶部(下同).
(二)治法
先常规消毒阿是穴,如囊肿较小,直接针刺;囊肿较大者,可用注射器先吸尽囊内容物再针刺.针刺方法分为二种:[1]扬刺,正中刺入1针,从囊肿四周对称地向中央刺入囊内,用泻法;[2]恢刺,用28号1.5寸毫针,对准囊肿顶部直刺.针尖刺破囊壁达囊中后,呈45度及75度分别向四周来回点刺,针刺深度以刺破四周囊壁为度.留针20~30分钟.起针后用力挤压囊肿,使之破裂.部分病人在留针时用艾卷灸针柄,越热越好,但要避免烫伤;亦可起针后作回旋灸或用TDP灯照射15分钟.取针后,宜局部作加压包扎,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本法共治425例,结果,痊愈379例,有效4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9.2%[1~6].
▲挑治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先令患者腕关节向掌侧屈,使囊肿暴露明显,术者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各压一消毒棉球在囊肿左右,压挟挤紧,使囊肿固定,然后用2%碘酒及75%酒精充分消毒.右手持消毒三棱针对准囊肿之最高点快速刺入,注意勿透过囊肿的下层,然后快速拔针,以掐持囊肿的左手用力掐挤囊肿(拔针与掐挤囊肿应同时进行),囊肿较大者,用双手拇指从囊肿周围向中心挤压,务使囊内的胶性粘液(呈透明糊状物)从针孔中全部排出.如囊肿部位大,时间久,粘液未能排净,针孔被阻塞的,可用消毒三棱针在原针孔处再刺入,并在囊内轻轻拨动数下,直至粘液排净.然后用消毒后的光滑小竹片(约20×15平方毫米),紧贴囊肿壁上,用绷带扎紧(不可太紧,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嘱患者勿沾生水及不可过度用腕力,三天后取下绷带及竹片.如有复发,可用同样方法治疗.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259例,结果痊愈25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8.8%[7~9].
▲火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用2号火针或普通小号三棱针(亦可以大头针代替),用止血钳挟持后,在酒精灯上烧红,左手拇,食指挤住囊肿,将内容物推至一边,避开血管,使囊肿突起.将烧红之针具,对准囊肿迅速刺入深部(以达囊肿基底部为度),快速取出,根据囊肿大小可刺2~3针.然后,两手持干棉球在针孔周围挤压,放出胶状液体,挤压干净,用酒精棉球拭干消毒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包扎局部,3日内不沾水,4日后取下敷料.如1次未愈,可隔5~7天再行针1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396例,除1例治疗5次外,余均在1~3次内治愈,其痊愈率为100%[10,11,15].
▲针刺加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先按揉局部5分钟,使局部潮红,囊肿变软.局部常规消毒,用三棱针在囊肿边缘平等向中央快速进针,刺至囊肿中央即退针.退针时,用一手拇指按住与针眼相对的侧面,向针眼方向挤压,边挤压边退针,囊肿内容物即随针外溢,至溢尽为止.然后从原针眼进针,注入强的松12.5~25mg,0.5%普鲁卡因2ml,注完药液后,再向多方向 刺破囊壁.出针后稍加按揉,加压包扎.一周后如仍有囊肿残留或复发,可重复使用上法.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84例,经1~3次,全部有效,其中痊愈79例(占74.0%),好转5例(占6.0%)[12,13].
▲温针加拔罐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囊肿局部以26号或28号1寸毫针,直剌入1针,两旁各剌入1针的齐刺法,每一针上各加2cm长之艾段,从下部点燃.燃尽起针后即以微型玻璃罐吸拔3~5分钟,以拔出黄色粘稠样液体为佳.拔后用消毒敷料加压固定.1次未愈,隔2·3日再针.
(三)疗效评价
共治21例,结果痊愈20例,好转1例.全部有效[14].
【按语】
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效果,但应注意严格清毒,以防感染.
生活护理:
腱鞘囊肿的治疗
腱鞘囊肿的治疗通过挤压或捶击,使腱鞘囊肿破裂,逐渐自行吸收,但是治疗后可能复发.与关节腔相通的不容易破裂.或采用穿刺抽出囊液,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或透明质酸酶,有一定疗效.其他方法治疗无效时,可手术切除腱鞘囊肿.术后应避免患病的关节剧烈活动1个月.
病情分析:
根据你的病情应该是腱鞘囊肿,此病不好治彻底易复发.
指导意见:
既然消肿几次后又复发,那就要考虑外科治疗了,可以手术切除掉.
以上是对“键翘炎还是键翘囊肿,具体的治疗方法”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腱鞘炎的临床表现1,疼痛:多数不能明确指出疼痛的部位,只诉关节“别扭”,运动时关节内酸胀或发不出力的感觉.有时感到条带状疼痛.2,局部的肿胀:发病肌腱会有条索状隆起,程度不一.3,功能障碍:发生于上肢手腕部的腱鞘炎多影响队员发力,有时击球时会出现动作变形,发生于足踝部的腱鞘炎在运动步伐时会感到疼痛而影响动作.照您的介绍,应该的的是腱鞘囊肿.
指导意见:
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复发率高. 鞘囊肿的治疗通过挤压或捶击,使腱鞘囊肿破裂,逐渐自行吸收,但是治疗后可能复发.与关节腔相通的不容易破裂.或采用穿刺抽出囊液,注入肾上腺皮质激素或透明质酸酶,有一定疗效.其他方法治疗无效时,可手术切除腱鞘囊肿.术后应避免患病的关节剧烈活动1个月.
病情分析:
您好 应该是键翘囊肿:以半球样隆起于皮下浅表,柔软可推动,多发于腕部中央为主要临床特征.腕背或足背部缓慢发展的囊性肿物,呈圆球状,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软,有波动感,无明显自觉症状或有轻微酸痛;囊液充满时,囊壁变为坚硬,局部压痛.触摸时皮下饱满并有波动囊样感,伴有腕部无力,不适或疼痛,多为酸痛或放射性痛,可有一定的功能障碍.
指导意见:
温针加拔罐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囊肿局部以26号或28号1寸毫针,直剌入1针,两旁各剌入1针的齐刺法,每一针上各加2cm长之艾段,从下部点燃.燃尽起针后即以微型玻璃罐吸拔3~5分钟,以拔出黄色粘稠样液体为佳.拔后用消毒敷料加压固定.1次未愈,隔2·3日再针.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