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症因属于正常变异,故无有效的预防方法.
健康人中早期复极综合征约占2%,更多见于中青年人.
其心电图特征为:
(1)J点抬高,可达0.1~0.4mV,多见于胸前导联.
(2)ST抬高,呈凹面向上型,可抬高0.1~0.6mV,以V1~V3导联为主.
早期复极综合征不是病,无须过多当心,
如果症状明显可以短时间服用倍他乐克6.25mg 2/日即可
过早复极综合症的符号是什么
你说的是英文符号吗?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 简写ERS
病情分析: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电图现象.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其视为一种良性的生理性变异.但新近一项研究结果却对这一传统观念提出了质疑,提示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其临床意义.该研究结果发表于本期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指导意见:
这项研究采用多中心病例对照设计,旨在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是否与特发性室颤的发生有关.共入选206例因特发性室颤而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的患者,平均年龄36岁.同时入选412例健康对照者.应用体表心电图筛查早期复极综合征,诊断标准为下壁及/或侧壁导联QRS-ST结合部抬高≥1mm.对受试者平均随访61个月.结果表明,在室颤组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发生率(31%)显著高于对照组(5%).对年龄,性别,种族,与体力活动进行校正后,室颤组患者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11倍.随访期间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中室颤发生率(41%)显著高于无此征者(23%).本研究结果提示,早期复极综合征可能与特发性室颤的发生有关.
如前所述,长期以来早期复极综合征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的心电现象.但这项研究结果促使我们应该重新思考,评估其临床意义.迄今关于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电生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在临床上,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体表心电图中QRS-ST结合部的抬高,但这种心电图改变既可能由心室过早复极所致,也可能因心室下侧壁除极延迟而引起.有研究显示,对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进行体表信号叠加心电图检测,其心室晚电位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人群,表明至少一部分QRS-ST结合部位的抬高与心室局部除极延迟有关,后者恰恰是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电生理机制之一.此外,这种心电图改变还有可能与J波的存在有关,J波也可能与某些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
虽然仅根据现有研究结果尚不足以得出肯定性结论,但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应该提高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关注程度,而不应继续简单的将其视为一种生理性变异.对于有晕厥甚至猝死病史的患者,如果存在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更应充分重视,为其进行进一步电生理检查与危险评估,并视情况予以适当干预(包括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植入心脏转复除颤器).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