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引起不孕的原因很多,男女双方都有可能如男方精液异常,免疫因素等,女方排卵障碍,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宫颈阴道因素,内分泌因素等,建议在排卵期同房,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你有妇科炎症吗?有无痛经及血块?
指导意见:
引起不孕的原因很多,妇科炎症,内分泌失调,输卵管阻塞,卵巢不排卵,子宫畸形等都可以,建议到医院做相关检查来明确.
生活护理: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病情分析: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的一类疾病.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主要是七情所伤或外感六淫,或先天肾气不足,多产房劳,劳倦过度,使脏气受损,肾肝脾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致冲任二脉损伤,发为月经不调.
指导意见:
气血两虚型:
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色淡,质稀.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或神疲肢倦,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脉细弱.治疗宜气血双补,可用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丸,乌鸡白凤丸,八珍益母丸,八宝坤顺丸,女金丸,当归调经丸,当归红枣颗粒,归脾丸,四物合剂等.
血寒型:
经期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可用艾附暖宫丸,田七痛经散,金匮温经丸等.
血热型:
1,实热型:月经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质稠粘,有血块.伴心胸烦躁,面红口干,小便短黄,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脉数.治宜清热凉血,调经止血.可用清经颗粒,风轮止血片,四红丹等.
2,虚热型:经来先期,经期延长,量多,色红,质稠.或伴两颧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清热滋阴,调经止血.可用清经颗粒,固经丸.
气滞血瘀型:
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可用逍遥丸,七制香附丸,慈航丸,少腹逐瘀丸,月月舒冲剂,失笑散,当归浸膏片,妇科得生丸,调经补血丸等.
肾虚型:
月经周期先后无定,量少,色淡红或黯红,质薄.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脉沉弱或沉迟.治宜补肾调经.可用女宝,嫦娥加丽丸,定坤丹,鹿胎膏等.
以上是对“月经正常不怀孕”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你好,一般夫妻生活没有采取避孕措施一年以上仍然不孕应该去医院检查.
指导意见:
男方禁欲3-5天,查精液常规.月经干净3-5天做阴道镜,动态数字化子宫输卵管造影和阴道四维彩超,内分泌检查.一般就可以确诊,如果还是找不到原因,需要电子宫腔镜或者腹腔镜进一步检查.
生活护理:
祝你好孕.
病情分析:
你好,你的情况考虑是输卵管,卵巢,或者子宫的异常
指导意见:
另外,男性的精液也需要检查的,所以建议你去医院做一个全面的体检,看看是哪里的问题,在做治疗
生活护理:
祝你早日康复,身体健康
病情分析:
你好,建议您选择在排卵期的时候同房,那样会增加怀孕的几率的.月经规律且周期持续在28-30天左右的女性排卵日多发生于下次月经前第14天,排卵日前后4-5天较易受孕称为排卵期,其余时间为安全期.祝您好孕.
指导意见:
不要着急,找好排卵期............
病情分析:
不孕症的概念
凡夫妇同居2年以上,没有采取避孕措施而未能怀孕者,称为不孕症.婚后2年从未受孕者称为原发性不孕;曾有过生育或流产,又连续2年以上不孕者,称为继发性不孕.不孕症的原因有2/3在于女方,输卵管阻塞一向是主要原因,但自从普遍重视预防感染及广谱抗生素问世以来,引起输卵管阻塞的产科和妇科炎症已大为减少;另一方面,有关内分泌疾病的认识及检查技术不断进展,对卵巢功能不全所致不孕的诊断率有所提高,所以卵巢性不孕也占重要地位.
卵巢因素引起的不孕约占不孕症的15%~25%,卵巢性不孕可由多种因素引起:①卵巢局部因素:如先天性无卵巢或幼稚型卵巢,卵巢功能早衰,多囊卵巢,某些卵巢肿瘤如颗粒—卵泡膜细胞瘤,睾丸母细胞瘤等都可影响卵巢激素分泌及排卵.②全身性疾患如重度营养不良,或饮食中缺乏某些重要的营养因素,都可影响卵巢功能而致不孕;慢性疾病,代谢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糖尿病,肾上腺功能紊乱等也能导致不孕.③中枢性的影响:丘脑下部,垂体,卵巢间内分泌平衡失调,垂体肿瘤或瘢痕都可以引起卵巢功能失调而致不孕;精神因素如精神紧或过度焦虑,可对丘脑下部——脑垂体——卵巢轴产生影响抑制排卵.
除卵巢因素可致女性不孕外,按其部位及发生原因大致可分为:
(1)外阴阴道因素所致不孕:如无孔处女膜,阴道横隔,先天性无阴道等先天畸形,能妨碍性生活;严重阴道炎症时,大量白细胞能吞噬精子,降低精子活动力,缩短其生存时间而影响受孕.
(2)子宫因素所致的不孕:约占不孕症的10%~15%.正常子宫前倾前屈,子宫颈口向后,性交后子宫颈口浸泡在精液中,有利于受孕.如子宫后倾后屈,使子宫颈口向前向上,可影响受孕;由于卵巢孕酮分泌不足,使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子宫发育不全以及子宫内膜炎症如结核性子宫内膜炎,粘膜下子宫肌瘤等都可影响孕卵着床.
(3)子宫颈因素所致的不孕:是不孕症较为重要的原因,约占不孕症的10%~20%.排卵期子宫颈外口开大,由月经后的1mm直径开大至3mm,子宫颈粘液在排卵期增多,清亮透明,pH值7.0~8.2可以中和阴道的酸性,有利于精子的活动和通过.由于慢性宫颈炎或雌激素水平低落,子宫颈粘液可变粘稠,或含有大量白细胞,不利于精子的活动和通过,可影响受孕.此外,子宫颈息肉或子宫颈肌瘤能堵塞子宫颈管,影响精子的通过,子宫颈口狭窄也可能是不孕的原因.
(4)输卵管因素所致不孕:输卵管炎症粘连引起输卵管阻塞,阻碍卵子和精子相遇而致不孕.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可使输卵管粘连扭曲而造成不孕.
(5)其他因素:经系统检查后,尚有10%左右的男女双方均未发现明显不孕原因.近年来认为与免疫因素有关.在某些不孕妇女的血清中发现含有抗精子的抗体,此种抗体与精液能发生凝集反应,这些不孕夫妇,如用避孕套避孕一段时间后,能使这些抗体消失而妊娠.其他如夫妇双方血型不和,也有人认为可能是不孕的原因.性染色体畸变如核型为45XXO或46XXP-或嵌合体,有时病人外观正常,但卵巢发育不全,无排卵或闭经,多因不孕要求诊治.
指导意见:
建议你去医院查一下引起不孕的真正原因,及时治疗.
以上是对“月经正常不怀孕”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怀孕是两个人的事情,所以不孕的原因可能于男女双方都有关.
指导意见:
首先得明确病因,建议您和您的爱人同时去正规医院做全面检查,其次再根据检查结果确定采取何种治疗手段.
病情分析:
您好,您是否有检查过具体不怀孕的原因呢?有侧过排卵情况吗?怀孕时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和男女双方关系都非常密切.
引起不孕不育的原因有:
女性:
①排卵功能障碍,表现为月经周期中无排卵,或虽然有排卵,但排卵后的黄体功能不健全;
②生殖器官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性生殖器官病变,阻碍从外阴至输卵管的生殖通道通畅和功能,妨碍精子与卵子相遇,导致不孕;
③免疫学因素,系指女性生殖道或血清中存在有抗精子抗体,产生的同种异体抗精子免疫反应,引起精子互相凝集,丧失活力或死亡,导致不孕或不育,此外,部分不孕妇女的血清中存在有对自身卵子透明带抗体样物质,可阻碍精子穿透卵子受精,亦可引起不孕;
④性生活失调,性知识缺乏,全身系统性疾病及不明原因等引起的不孕约占不孕症病因的1/3左右.
男性:
①性功能障碍包括阳痿,早泄,遗精,不射精等,这一类原因中可分为精神神经性和器质性病变两类.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每8个已婚男子中就有1名男子患有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目前我国约有5000多万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发病率高达10%.据国内报道,少精症占男性不育原因的15.4%,为仅次于不射精症的第二位男性不育病因.
③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男性不育,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中占12.1%;我国的资料为6%.
④免疫学因素,系指男子血清或精浆中存在有抗精子抗体,产生自身抗精子免疫反应;导致的免疫性不育.
⑤生殖道感染,先天性异常,全身性疾病及不明原因引起的不育.
指导意见:
夫妻俩都很正常的情况下,一个月内受孕的概率只有25%左右. 所以,试孕还不到一年而没有怀孕的夫妇为不孕烦恼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不过,80%~90%的自然妊娠都是在一年内形成的,如果过了一年还没有怀孕,劝您最好去医院做针对性的检查明确具体情况为宜.
生活护理:
1,保持心情舒畅.
2,做好个人卫生.
3,提高自身免疫力.
病情分析:
月经包括三要素,即周期:28 天(21~35天),经期: 4 天(3~7天),经量:(30 ~50ml).以上三要素都在正常范围内者,即为正常月经周期;否则为月经周期不稳定,即异常子宫出血,包括子宫不规则过多出血,子宫不规则出血,月经过频,月经过多等.如果月经周期不稳定,即不排卵,也就不会怀孕.不知您所说的正常是否符合以上三要素.如果不符合,就是属于子宫不规则出血,而不是正常的月经.它属于一种内分泌紊乱.
指导意见:
女性的激素分泌是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所调节的,此轴的任何相关器官出现问题都将出现女性内分泌的紊乱,抑制垂体和卵巢雌,孕激素的形成,最终导致月经周期紊乱,不排卵,以致不孕.要想坚决排卵问题,首先得看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对哪个器官或环节出现问题,才能根据具体病因对症下药.也有可能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不排卵,可以根据根据一些心理疗法指导您避开不利因素及一般辅助疗法即可.若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环节或器官因素引起的轻微的内分泌失调,选用适当的药物是有望获得一定疗效的.建议到医院去做些相关检查和测试,以便尽快明确病因,并及早获得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