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外阴瘙痒干,有灼痛感.
有十多年了.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每次治疗都不彻底,反反复复,非常着急.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彻底治好.
病情分析:
查一下血糖,有时血糖高,机体免疫力下降,阴道组织内糖原增加,酸度增高,可利于霉菌的生长.
指导意见:
若有糖尿病应积极的治疗,及时停用广普抗生素及激素类药物,勤换内裤,用过的盆,内裤,毛巾均应开水烫
您好,霉菌性阴道炎为常见的阴道炎之一,常由白色念球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孕妇及糖尿病病人,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者可使阴道正常菌群失调,利于霉菌生长繁殖而易患本病,服用皮质类激素,免疫抑制药及自身免疫疾病患者易患本病,维生素B6缺乏,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易患本病,年轻妇女穿紧身尼龙裤可使会阴湿度及温度增高,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
霉菌性阴道炎的主要症状为白带增多及外阴瘙痒,常伴有局部烧灼感.典型的白带呈凝乳块样(豆腐渣样)或稍有黄色片块状,略带臭味,紧粘附于阴道粘膜.
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 .建议尽快上医院让医生检查确诊,然后遵照医嘱,祝您早日康复!
您好, 霉菌性阴道炎你治疗了十多年都没好,很明显是治疗方案的问题,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必须足量足疗程,否则非常容易复发.治疗控制症状是很简单的并且效果很明显,但是要做到不复发需要很注意
以上是对“霉菌性阴道炎”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n你好;消除诱因,霉菌性阴道炎易反复发作,需要足疗程规范化治疗,治疗后连续三个月月经干净后定期复查,白带化验均正常后方可视为治愈.霉菌性阴道炎建议先治疗后再考虑怀孕,否则怀孕后容易加重炎症,还有可能影响到以后分娩的方式.治疗期间需要禁止性生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注意个人卫生,提高自身免疫力是可以治愈的
祝健康
病情分析:
你好,霉菌性阴道炎为常见的阴道炎,多由白色念珠菌引起.
指导意见:
治疗:洗净外阴或1∶5000高锰酸钾液坐浴,局部涂2%龙胆紫液.近年应用制霉菌素效果显著.用法:10万U阴道栓剂,早,晚各1次,塞入阴道深处,共5日.洗净外阴,局部涂搽制霉菌素软膏.
病情分析:
霉菌性阴道炎(monilial or mycotic vaginitis)由霉菌感染引起.其发病率已高于滴虫性阴道炎.医学上把霉菌感染称为是念珠菌的感染,因此霉菌性阴道炎也称念珠菌性阴道炎.多见于幼女,孕妇,糖尿病患者,以及绝经后曾用较大剂量雌激素治疗的患者.
指导意见:
1.改变阴道的酸碱度,如用碱性药物冲洗阴道,可用2~4%苏打液冲洗阴道,以改变霉菌的生活环境.
2.投与杀菌剂:
(1)制霉菌素(nestatin)阴道栓(含制霉菌素25万U),塞入阴道深部,早,晚各1次或每晚1次,共2周.
(2)口服制霉菌素50万U,每日4次.
(3)复方制霉菌素冷霜局部涂擦,每日2次.
(4)口服酮康唑(ketoconazole)400mg,每日2次,共5天.
(5)曲古霉素(trichomycin),详见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另外,口服克霉唑(clotrimazole)或氯苯咪唑0.5~1g,每日3次,或局部用1~5%软膏霜剂或搽剂,每日3~4次,疗效亦佳.
(6)1~2%龙胆紫溶液局部涂抹,是由来已久的疗法,亦极有效,应用极广,但有污染内裤之弊.(目前国家已禁止使用龙胆紫类药物,因其拥有强烈的致癌作用,慎记)
孕妇患霉菌性阴道炎,产后虽有自愈可能,但新生儿有被感染的危险,故仍需及时治疗,以局部用药为宜,方法同上.
3.对于男性带菌者也必须进行常规治疗,这是杜绝女性患者复发的重要措施之一.
病情分析:
霉菌性阴道炎由霉菌感染引起.
指导意见:
改变阴道的酸碱度,如用碱性药物冲洗阴道,可用2~4%苏打液冲洗阴道,以改变霉菌的生活环境.
【预防】
1.消除发病诱因.如积极治疗糖尿病,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或雌激素.
2.讲究卫生,勤换内衣尤其是裤头.换下的衣物一定要煮熟消毒处理,避免公共场所的交叉感染.
3.阴道霉菌常与其他部位霉菌感染,并存或交互感染,如口腔及肠道的霉菌等.必要时要在这些部位取材作霉菌镜检或培养.对有典型临床表现或/及霉菌阳性者,应及时治疗.
4.对于顽固性或经常反复发作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性传递也是导致复发的原因之一.女方有症状者至少有10%的男方患有霉菌性尿道炎,应同时给于合理治疗以防交互感染.
以上是对“霉菌性阴道炎”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念珠菌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白带多,外阴及阴道灼热瘙痒,外因性排尿困难,外阴地图样红斑(霉菌性或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典型的白带呈凝乳状或为片块状,阴道粘膜高度红肿,可见白色鹅口疮样斑块附着,易剥离,其下为受损粘膜的糜烂基底,或形成浅溃疡,严重者可遗留瘀斑.但白带并不都具有上述典型特征,从水样直至凝乳样白带均可出现,如有的完全是一些稀薄清沏的浆液性渗出液,其中常含有白色片状物.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的瘙痒症状尤为严重,甚至坐卧不宁,痛苦异常,也可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等症状.另外,尚有10%左右的妇女及30%孕妇虽为霉菌携带者,却无任何临床表现.
指导意见:
1.改变阴道的酸碱度,如用碱性药物冲洗阴道,可用2~4%苏打液冲洗阴道,以改变霉菌的生活环境.
2.投与杀菌剂:
(1)制霉菌素(nestatin)阴道栓(含制霉菌素25万U),塞入阴道深部,早,晚各1次或每晚1次,共2周.
(2)口服制霉菌素50万U,每日4次.
(3)复方制霉菌素冷霜局部涂擦,每日2次.
(4)口服酮康唑(ketoconazole)400mg,每日2次,共5天.
(5)曲古霉素(trichomycin),详见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另外,口服克霉唑(clotrimazole)或氯苯咪唑0.5~1g,每日3次,或局部用1~5%软膏霜剂或搽剂,每日3~4次,疗效亦佳.
(6)1~2%龙胆紫溶液局部涂抹,是由来已久的疗法,亦极有效,应用极广,但有污染内裤之弊.(目前国家已禁止使用龙胆紫类药物,因其拥有强烈的致癌作用,慎记)
孕妇患霉菌性阴道炎,产后虽有自愈可能,但新生儿有被感染的危险,故仍需及时治疗,以局部用药为宜,方法同上.
3.对于男性带菌者也必须进行常规治疗,这是杜绝女性患者复发的重要措施之一.
温馨提示:
平时最好穿宽松透气的衣裤,避免紧身裤、牛仔裤等衣着。此外,内裤最好是棉质的,洗后在太阳下晒干。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