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没来了,以前来的时候量少,紫黑色的,好像有层灰在上面一样,还会有一股味道
以前也有过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还没有看过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告知什么原因,该怎么办
病情分析:
您好!经血偏黑因为月经后期量少,聚在阴道不易流出,随着酸碱度的改变,会发生褐色或黑色,不需治疗.事实上“正常的”月经型态范围很广,一般的女性很少去比较彼此的状况,所以无法对什么是“正常的”有清楚的概念.经血的颜色与其持续的时间是依子宫内膜剥落的快慢而定.快速的剥落形成较红的经血,剥落速度慢的话则颜色偏近褐色,褐色代表血是较旧,较平的.粉红色,红色或暗红色甚至有的人接近黑色,对多数的女性而言都是正常的.在"经净"后2天内,子宫内壁还未完全再生修复,微小血管还有渗血,这就是月经像是干净了,实际还没有干净的缘故.如果在这时匆忙同房,或进行较剧烈的运动,会使子宫腔充血,由此便可导致子宫腔再次出血.
指导意见:
同时,还可能引起生殖器官感染,加重盆腔充血,造成月经延长,月经量增加,出现痛经等.不清楚您有无继发器质性病变,建议积极来院诊断清楚
您好!女性正常月经周期一般在28-30天,提前或推后一周是正常的.女性的月经是受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的调节.
精神因素,情绪波动,环境的改变,妊娠,年龄,疾病,药物,以及营养状况等因素,都可以引起这一性腺轴的功能异常,而出现月经异常.建议您到医院做B超,白带常规等相关检查确定是否有器质性原因,再做激素方面检查明确内分泌方面情况,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祝您健康!G
病情分析:
引起月经不调的原因有两大类:
1,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主要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或是有缺陷,即月经病.
2,器质病变或药物等引起: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肿瘤及发育异常,营养不良;颅内疾患;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肾上腺皮持功能异常,糖尿病,席汉氏病等;肝脏疾患;血液疾患等.使用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内分泌制剂或采取宫内节育器避孕者均可能发生月经不调.某些职业如长跑运动员容易出现闭经.此外,某些妊娠期异常出血也往往被误认为是月经不调.
临床上诊断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性的月经病,必须要排除上述的各种器质性原因.
指导意见:
1.西医药治疗
(1)物理疗法:包括电熨,冷冻,激光,红外线等,适用于糜烂面大,炎症漫润较深者,一般治疗一次即可治愈.
(2)药物治疗:急性宫颈炎可口服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加灭滴灵治疗.
(3)手术治疗:宫颈息肉者可行宫颈息肉摘除术,宫颈腺体囊肿可穿刺放液;宫颈陈旧裂伤及黏膜外翻,可行子宫颈修补术.
2.中医药治疗
(1)湿热下注:带下量多,色黄或夹血丝,质稠如脓,臭秽,阴中灼痛肿胀,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带.
方药:猪苓,土茯苓,赤芍,丹皮,败酱草各15克,栀子,择泻,车前子(包),川牛膝各10克,生甘草6克.
中成药:抗宫炎片.
(2)脾肾两虚;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有腥味.腰膝酸软,纳呆便搪,小腹坠痛,尿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
泊法:健脾温肾,化湿止带.
方药:党参,白术,茯苓,生苡仁,骨脂,乌贼骨各15克,巴戟天,芡实各10克,炙甘草6克.中成药:温经白带丸.
3.外治法:
(1)宫颈敷药法
①蒲公英,地丁,蚤休,黄柏各15克,黄连,黄芩,生甘草各l0克,冰片0.4克,儿茶1克.研成细末,敷于宫颈患处,隔日1次.
②双料喉风散:先擦去宫颈表面分泌物,再将药粉喷涂于患处,每周2次,10次为一疗程.
③养阴生肌散:清洁宫颈,将药粉喷涂于患处,每周2次,10次为一疗程.
(2)阴道灌洗法:野菊花,苍术,苦参,艾叶,蛇床子各15克,百部,黄柏各10克.浓煎20ml,进行阴道灌洗,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3)妇炎康贴外敷:取妇炎康贴贴于肚脐神阙穴,2-3天贴服一次,60天一疗程,.
以上是对“没来了,以前来的时候紫黑色的,好像有层灰在上面一样”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你好,你的状况是月经不调的表现.
指导意见:
排除怀孕的情况,2个月没来月经也是可能的,这跟激素水平和人体的差异都有关系,可以去专科在指导下吃点中成药调理下.
病情分析: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19
全部症状:有两个月没来了,以前来的时候量少,紫黑色的,好像有层灰在上面一样,还会有一股味道
指导意见:
紫黑色的经血,这是属于内热,所以要注意饮食习惯,可以服用一些胶囊,冲剂或者土方来改善一下经血
病情分析:
月经过少,常由久病失血或产后耗伤精血,或脾虚营血虚少;或先天不足,多产房劳耗伤肾精,肾虚冲任未充;或月经过食生冷或感受寒冷,血为寒凝;精神抑郁,情志不畅,气滞血郁等引起.常见证型有:① 血虚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清稀,伴有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治宜补血益气,方用人参营养汤,归芍异功散等.②肾虚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有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治宜补肾养血,方用左归丸等.③血寒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或色淡质稀,伴有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治宜温经散寒调经,方用温经汤,大营煎等.④气郁型月经不调.证见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块,排出不畅,伴有少腹胀痛,乳胀胁痛,精神抑郁,舌正常或稍暗,脉弦涩.治宜行气活血,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味乌药汤等.
指导意见:
(1)湿热下注:带下量多,色黄或夹血丝,质稠如脓,臭秽,阴中灼痛肿胀,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带.
方药:猪苓,土茯苓,赤芍,丹皮,败酱草各15克,栀子,择泻,车前子(包),川牛膝各10克,生甘草6克.
中成药:抗宫炎片.
(2)脾肾两虚;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有腥味.腰膝酸软,纳呆便搪,小腹坠痛,尿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
泊法:健脾温肾,化湿止带.
方药:党参,白术,茯苓,生苡仁,骨脂,乌贼骨各15克,巴戟天,芡实各10克,炙甘草6克.中成药:温经白带丸.
以上是对“没来了,以前来的时候紫黑色的,好像有层灰在上面一样”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尽量控制剧烈的情绪波动,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保持心情愉快,平时要防止房劳过度,经期绝对禁止性生活。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