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红眼病六天了,积极用药,但每况愈下,眼睛很红,充满树枝状血丝,看东西像是隔了层东西,模糊.据说红眼病可以自愈,药物可能对其发生,发展没有干预作用.
请问红眼病的发展规律如何?如潜伏期几天,几天达到高峰,多成时间能自愈.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红眼病的发展规律如何?如潜伏期几天,几天达到高峰,多成时间能自愈.
病情分析:
红眼病是流行性病毒性角结膜炎的一种俗称.因为患病时眼睑水肿,角结膜充血,表面看起来又红又肿,所以人们称之为红眼病.红眼病潜伏期为5~12天,一般是双眼同时或先后患病.刚得病时,表现为眼睑红肿,结膜也充血水肿,双眼有异物感,又痒又痛,还流泪,怕光等,到后期可见结膜出血.红眼病与严重的沙眼不同,其主要区别在于,红眼病分泌水样分泌物,量很少,而沙眼的分泌物则较多.红眼病一般20天左右,症状逐渐消退.红眼病是一种流行性传染病,它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接触传染.红眼病病人的洗脸用具,衣物(限于与眼或分泌物接触过的)都是传染媒介.预防红眼病,一方面要严格消毒病人用具与隔离,另一方面要少用手揉搓眼部,不用或少用公共场所的共用洗漱用具,不去或少去公共泳池游泳.
指导意见:
红眼病的治疗很简单,主要是休息,眼部可用5%吗啉双胍眼药水或0.1%疱疹净眼药水滴眼,白天每小时1次.
病情分析:
红眼病在医学上成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由一种微小核糖核酸病毒引起.潜伏期很短潜伏期为2~48小时,接触后2~3小时即可发病,1~2天后达到高峰.发病时,患眼有异物刺痛感,畏光流泪,分泌物多,结膜充血水肿,结膜下出血可为点状或片状,全身不适,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
指导意见:
红眼病要积极治疗,红眼病的治疗一般均采用利福平,环胞苷,三氮唑核苷,灭环乌苷眼药水,近来新采用羟苄唑,氨苄青霉素加干扰素眼药水,治疗效果颇佳.点眼药水次数要频,每半小时点一次,晚上睡前再涂一次金霉素眼药膏.一般一周内即可治愈.
以上是对“请问红眼病的发展规律”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一般在细菌感染后的1-2天内开始发病,,治疗红眼病需要的时间比较长
指导意见:
得了红眼病后要积极治疗,一般要求要及时,彻底,坚持.一经发现,立即治疗,不要中断,症状完全消失后仍要继续治疗1周时间,以防复发.
病症严重者,为火毒炽盛.症状为一眼或双眼满目发红,甚至出现小出血点,胞肿明显,眼痛头痛,眼分泌物多而粘结,或流淡血水,眼中灼热,怕光.治宜泻火解毒.
药方:柴胡,板蓝根,野菊花各15克,黄连,黄芩,陈皮,大力,薄荷,僵蚕,升麻,大黄各9克,元参12克,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数剂可愈.
病情分析:
红眼病发病急,一般在感染细菌1~2天内开始发病,且多数为双眼发病.传染性强,本病由于治愈后免疫力低,因此可重复感染(如再接触病人还可得病),从几个月的婴儿至八九十岁的老人都可能发病
指导意见:
常用眼药水有10%~20 %磺胺醋酰钠,0.3%氟哌酸,0.25%氯霉素眼药水等,晚上睡前可涂抗生素眼膏,如环丙沙星,金霉素或四环素眼药膏,每次点药前需将分泌物擦洗干净,以提高疗效
病情分析:
红眼病又称急性结膜炎,是自限性疾病(如无合并细菌感染7天内便会康复),但传染性强,属国家丙类传染病,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家人/同事/朋友,也可通过你接触过的物品传染别人!
最有效的办法是消毒,可以用75%的医用酒精擦拭你所接触的物品,如:桌面,电脑键盘,鼠标,电脑开关等,也可用84消毒液1:100稀释后 (1ml 84消毒液对100ml水)擦拭,个人用的毛巾可以用84消毒液进行浸泡后,洗净即可!
指导意见:
巾可以用84消毒液进行浸泡后,洗净即可!
居住环境平时要注意通风,过于闷热可助病毒或细菌滋生
因红眼病为病毒感染,治疗采用抗病毒为主!在我们这主要用阿昔洛韦滴眼液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及红霉素眼膏
用法:阿息洛韦滴眼液滴后1小时滴左氧氟沙星,在间隔1小时滴阿息洛韦滴眼液,如此反复,睡前用红霉素眼膏涂抹.
如病症较重,影响视力可以输液治疗,输液也以抗病毒为主,如更昔洛韦.
红眼病患者不易上网,因为此病畏光,长时间刺激可加重病情,要注意休息.
其次红眼病需与结膜下出血相鉴别
病情分析:
你好,红眼病的治疗是要用滴眼液的.
指导意见:
一般来说不会自愈,同时注意不要交叉感染,用自己的毛巾,脸盆等,同时注意杀菌,用滴眼液后会很快好转的,一般在3到5天,祝你早日康复.
以上是对“请问红眼病的发展规律”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不要用脏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