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化验报告数据如何查看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如何看手足口病的化验报告
病情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指导意见:
阿昔洛韦为一种无环的嘌呤核苷酸类似物,其抗病毒作用为药物进入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后,与脱氧核苷竞争病毒胸腺激酶或细胞激酶,药物被磷酸化成活化性阿昔洛韦三磷酸酯,然后通过两种方式抑制病毒复制:①干扰病毒DNA的多聚糖,抑制病毒的复制;②在DNA多聚糖作用下,与增长的DNA链结合,引起DNA链的延伸中断.治疗剂量为20 mg/kg,加入10 %葡萄糖液100 mL静滴,1次/d;或者口服阿昔洛韦5~10 mg/(kg·d),3次/d.阿昔洛韦作为一种高效广谱的抗病毒药物,具有明显缩短发热及皮损愈合时间,减轻口腔疱疹疼痛,且在治疗期间未见任何副反应
病情分析: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状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临床特征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状.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 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指导意见:
西医治疗
如果没有合并症,手足口病患儿多数一周即可痊愈.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C及抗病毒药物.此外,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复查.
西医治疗手足口病的方法如下:
1 ) 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 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血糖及胸片;
3) 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做好口腔护理;
4) 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重要脏器的保护;
5) 有颅内压增高者可给予甘露醇等脱水治疗,重症病例可酌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药物;
6) 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等呼吸衰竭征象者,宜及早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7)维持血压稳定,必要时适当给予血管活性药物;
其他重症处理:如出现DIC,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应给予相应处理.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是婴幼儿常见的传染病,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共同被认为是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我国自1981年在上海始见本病,之后多个省市区均有报道.本病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2008年5月2日我国正式将手足口病列为丙类传染病进行法定传染病管理
病情分析: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指导意见:
1.黄芪15克,生薏仁10克,绿豆10克,先煮黄芪取其液,然后加入生薏仁,绿豆,煮粥食用.
2.中药药枕:藿香,艾叶,白菊花各60克.将各味药洁净处理,去除杂质,制成药枕使用.
3.中药漱口法:金银花10克,荷叶5克.加水煎药汁漱口.
4.金银花12克,白菊花6克,板蓝根9克,竹叶6克.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适用于平时健康的儿童.
5.黄芪12克,防风6克,炒白术6克,蚤休6克.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适用于体弱易感者.
6.中药饮片煎煮熏蒸法:藿香10克,艾叶10克,佩兰10克.每30平方米面积场所内,将上述中药加水1000毫升在敞开器皿中煎煮熏蒸30分钟.
以上是对“化验报告数据如何查看如何看手足口病的化验报告”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