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网皮肤性病科性病科梅毒 → 梅毒治疗过程中问题

梅毒治疗过程中问题

女 | 34个月 悬赏600个健康币 2009-12-20 19:54:33 7人回复 来自

健康咨询描述: 复查RPR1:4,在网站上咨询医生,都说要继续扎针一疗程治疗,可是我今天到医院扎针,大夫却说不用扎,继续复查就好.如果我一定要扎,也可以,可是没有必要,请问哪位医生的意见可以采纳?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希望专业医生针对问题回答,不要复制材料.

医生回复区

贺洪英
贺洪英 副主任护师 擅长: 艾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淋病、生殖道沙 帮助网友:29356称赞:7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2-20 21:05:27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你好,我是专科医生,根据目前最新梅毒的防治经验和治疗指南,你的RPR1:4,是完全不需要用药的,这个时候体内的梅毒很少很少,不到RPR1:64那个时候的1%,也就是梅毒浓度很低,用青霉素也不能100%的杀灭梅毒,当梅毒在体内的浓度很低时,它根本没有任何的药用价值,只会破坏你体内的正常菌落,引起二重感染.因此你的医生说的很正确.你只要按他的要求定期复查就可以了,即:刚开始是每个月复查一次,连着查三个月,然后三个月查一次,查两次,查半年,再是半年复查一次,查两次,最后一次一年再检查一次,所以你在两年之内都要复查.能做到这样就可以了.
      指导意见:
      你好,我是专科医生,根据目前最新梅毒的防治经验和治疗指南,你的RPR1:4,是完全不需要用药的,这个时候体内的梅毒很少很少,不到RPR1:64那个时候的1%,也就是梅毒浓度很低,用青霉素也不能100%的杀灭梅毒,当梅毒在体内的浓度很低时,它根本没有任何的药用价值,只会破坏你体内的正常菌落,引起二重感染.因此你的医生说的很正确.你只要按他的要求定期复查就可以了,即:刚开始是每个月复查一次,连着查三个月,然后三个月查一次,查两次,查半年,再是半年复查一次,查两次,最后一次一年再检查一次,所以你在两年之内都要复查.能做到这样就可以了.
      

xqj2426
xqj2426 医师 擅长: 妇产科,儿科,普通外科 帮助网友:23170称赞:3112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2-20 19:57:28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你好,你的情况可以不用扎了
      指导意见:
      建议你听你的主治医生的,因为我们只是从网上了解你的部分情况,病没有经受治疗过你的疾病,所以肯定不如你的主治医生的意见好的
      生活护理:
      祝你早日康复,身体健康,平时注意个人卫生
      

张连栋
张连栋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医师 擅长: 泌尿系感染,性传播疾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等), 帮助网友:8688称赞:1712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2-20 19:58:14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你好.你的情况可考虑不用治疗,注意及时复查,观察滴度变化就可以了.
      指导意见:
      建议如下:首先,消除心理压力,避免过度紧张;第二,避免不洁性交,注意洁身自好;第三,选择正规医院,及时复查,并根据情况决定一下一步治疗;注意伴侣同时检查治疗.
      生活护理:
      密切观察,避免紧张.祝好.
      
      以上是对“梅毒治疗过程中问题”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zjzlone
zjzlone 其他 帮助网友:529称赞:72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2-20 20:00:25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根据您的情况来看是不用再打针了.只要您的RPR稳定就没事了.
      指导意见:
      很多人都不会完全消除的,您只要继续按时复查就可以了.
      

yueguangmao
yueguangmao 其他 擅长: 内科,妇产科 帮助网友:2545称赞:253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2-20 20:49:05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治疗原则
      强调诊断,早治疗,疗程规则,剂量足够;疗后定期临床和实验室随访, 性伙伴同查同治.早期梅毒经彻底治疗可全愈并去除传染性,多数正规治疗的病人,6个月后USR,RPR或VDRL试验转成阴性或滴度显著降低, 如抗体滴度再升高,应是血清性复发.晚期梅毒治疗可消除组织内炎症,但已破坏的组织不会自然修复,为后遗症.
      青霉素,如水剂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等为首选药物.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四环素, 红霉素等. 部分病人青霉素治疗之初可能发生吉海反应 (Jarish-Herxheimer Reaction,J-HR),可由小剂量开始加以防止. 梅毒治疗后第一年内应每3月复查血清一次,以后每6个月一次,共3年,末次复查包括检查脑脊液.神经梅毒和心血管梅毒应随访终身.
      指导意见:
      1 早期梅毒: 一期,二期梅毒及早期潜伏梅毒参考如下方案:
      ────────────────────────────────
      非青霉素过敏者--
      苄星青霉素G(长效西林) 240万u/次 1次/周 3周 分两侧臀部肌注 或
      普鲁卡因青霉素G 80~120万u/天 肌注 连续十天
      青霉素过敏者--
      四环素 500mg/次 4次/天 口服 15~30天 或
      强力霉素 100mg/次 2次/天 口服 15天
      ────────────────────────────────
      头孢类药物,如头孢三嗪等以及新一代四环素类或大环内酯类药物, 如阿奇霉素等抗梅作用明显,也可选用或加用.
      2 晚期梅毒:
      ────────────────────────────────
      非青霉素过敏者--
      苄星青霉素G 240万u/次 1次/周 3周 或
      普鲁卡因青霉素G 80~120万u/天 肌注 连续20天
      青霉素过敏者--
      四环素 500mg/次 4次/天 口服 连续30天 或
      强力霉素 100mg/次 2次/天 口服 连续30天
      
      

chengjun620
chengjun620 其他 帮助网友:2030称赞:315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2-20 20:55:55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RPR1:4...............
      指导意见:
      这种情况属于血清固定,表明药物治疗只能达到这种效果,其余的病毒要靠人身免疫系统来清除,所以一般是观察治疗.当然继续用药也可以,只是意义不是很大.
      

eday
eday 其他 帮助网友:336称赞:63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2-20 20:58:09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根据你的描述RPR下降滴度很快,说明治疗非常有效,恢复不错,连打五次长效青霉素后已经足疗程了.
      指导意见:
      其实不需要再治疗了,定期复查就好.第一年内每三个月复查一次,然后再每半年复查一次,要连续复查三年.你现在是治疗一个月后复查的,可以两个月后再复查RPR,这段时间不需要再进行治疗了.
      
      以上是对“梅毒治疗过程中问题”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疾病百科| 梅毒

挂号科室:皮肤性病科

温馨提示:
本病无预防性疫苗,最好的预防就是注意性卫生,洁身自好。接吻,共用餐具都可感染疾病,在生活中要加强预防。

        本病是由苍白螺旋体即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可以侵犯皮肤、粘膜及其他多种组织器官,可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 更多>>

病因  治疗  预防  食疗  好发人群:中青年群体 常见症状:硬下疳、梅毒性横痃、脓疱性梅毒疹、结节性[详细] 是否医保:医保疾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快速问医生下载
梅毒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关系是什么 梅毒能不能引起脑出血 梅毒会导致脑梗塞吗 霉菌性龟头炎是不是就是梅毒
1 2 3 4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头孢拉定胶囊

头孢拉定胶囊

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支...[说明书]

琥乙红霉素颗粒

琥乙红霉素颗粒

1.本品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说明书]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关闭

loading

看病 男科 妇科 癫痫 性病 养生 新闻 白癫风 牛皮癣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

快速问医生二维码
医师的追问
赠送医生锦旗:赠送医生锦旗是对医生回复的一个认可及鼓励!
赠送不赠送
返回
支付金额: 赠送医生锦旗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支付
关闭投诉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