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产后应注意充分的休息,不宜做过多的家务劳动,特别要注意减少手指和手腕的负担,避免寒冷的刺激. 其次,产妇在休养的同时应适当的下床活动,特别是“坐月子”后期和出满月后,要经常下地走动,这样不仅能防止脚跟脂肪垫退货避免产后脚痛的发生,而且能防止产妇体重过分增加,调节神经功能,对改善睡眠,增进食欲十分有利
指导意见:
产后手脚痛,可以采用一些自我温炙,热敷,按摩等方法.温炙可每日2次,每次5-10分钟.热敷用热毛贴即可,如能加上一些补气养血,通经活络,祛风除湿的中草药效果更佳.还可以用按摩,一般是在痛点处先轻压后重压,压30秒放开15秒,交替进行,注意按压时不要揉捏,否则会使疼痛加重.
生活护理:
建议母乳喂养,好处包括:1. 促进产后的恢复,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及减少骨盆腔充血.2. 可延长产后无月经的时间,达到自然避孕的效果.3. 母亲每天喂乳约消耗四百至六百卡的热量,可以早日恢复身材.4. 喂母乳的母亲罹患乳癌的比例较低.
病情分析:
生完小孩7天发现左脚肿了
指导意见:
请问您是顺产还是剖腹产?
根据您的病史,产后十一二天出现症状,疼痛集中在左屁股(臀部),考虑是骶髂关节错位,与您月子里太早活动有关.民间说的月子要做好是有道理的,因为生孩子前,体内激素水平改变,韧带松弛,骨盆张开,孩子才能顺利生出来(剖腹产韧带也会松弛).生完小孩后,韧带要4个月才能恢复到原有张力,第一个月特别松,所以要好好躺,称做月子.如果月子里没好好躺,坐的时间太多或太早下地走路,洗澡等,骶髂关在外力作用下,容易错位,出现臀部疼痛,可一边,也可2边.
您如果方便,可到我院推拿科诊治.
以下是我科关于骶髂关节的诊疗方案,供您参考.
骶髂关节扭伤或劳损
指骶髂关节因外力及姿势性应力的影响,引起骨盆周围韧带损伤或稳定性下降,错位,导致骨盆承重机制的破坏,出现腰骶,下肢疼痛和劳动,生活能力的下降.
一,诊断依据
1,经产女性多以慢性起病,可无腰部外伤史;青壮年男性多以急性起病,有腰部外伤史.
2,表现为腰骶部疼痛(少数患者也可出现尾骶部疼痛)及一侧或两侧下肢痛,患者站立时多以健肢负重,坐位时以健侧臀部触椅;严重者甚至仰卧时不能伸直下肢,喜屈曲患肢仰卧或向健侧侧卧.
3,急性损伤患者骨盆倾斜,脊柱侧凸,呈“歪臀跛行”的特殊姿势,不能挺胸直腰;由于两侧髋骨不对称,导致髋臼三维空间位置向上或向下移动,两下肢外观不等长;两侧髂后上棘,髂后下棘等骨性标志不对称,且有压痛及叩击痛.慢性劳损患者因脊柱姿势代偿,“歪臀跛行”可不明显,但仍可在体检中发现上述体征.
4,骨盆正位片是诊断本病的基本影像学依据,主要表现为A髋骨宽度与闭孔宽度的交错性不对称;B耻骨联合两侧阶梯状改变和耻骨直径不对称;C两侧髂后上棘不在同一水平上,伸展性半脱位者髂后上棘偏上,屈曲性半脱位者髂后上棘偏下;D慢性患者可见患侧骶髂关节髂骨侧骨密度增高,以往称为致密性髂骨炎.
5,怀疑有骶髂关节滑膜炎者,可进一步拍摄骶髂关节轴位片;怀疑骶髂关节为强直性脊柱炎局部表现者,可作HLA-B27检测进一步鉴别.
二,证候分类
1,骶髂关节半脱位:骤然起病,发病前有外伤史,疼痛剧烈,体位改变或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加剧,患侧下肢呈半屈曲状,主动或被动伸屈均明显受限并剧烈疼痛,腰骶部叩击痛;患侧“4”字试验,床边试验,骨盆挤压试验阳性.可根据半脱位时骶髂关节运动方向分为屈曲性半脱位和伸展性半脱位:A骶髂关节屈曲性半脱位:患侧髂后上棘下移,凸起,下肢假性缩短.B骶髂关节伸展性半脱位:患侧髂后上棘上移,凹陷,下肢假性延长.
2,骶髂关节韧带扭伤:骤然起病,发病前有外伤史,疼痛中等,体位改变时疼痛加剧,腰骶部无叩击痛;患侧“4”字试验,床边试验,骨盆挤压试验阳性,但两侧骨盆的骨性结构对称,第二骶中棘,髂嵴等骶髂关节韧带附着处压痛.
3,骶髂关节劳损:慢性或或隐匿起病,患者自觉下腰部,臀部陷痛乏力而下肢远端症状不明显,表现为酸软,麻胀,怕冷等感觉;部分患者表现为骶尾部顽固性疼痛和触痛,骶髂关节抽屉试验阳性;骨盆X线平片呈所谓的“致密性髂骨炎”征象.
三,中医分型
1,骨错筋结,气滞血瘀:有外伤史,疼痛剧烈,坐卧不宁,运动障碍,伤处拒按,局部肿胀,舌质暗或有瘀点,脉弦紧.
2,肝肾亏虚,筋弛骨错:腰膝酸软,下肢怕冷乏力,不耐久行久坐,痛处喜按,疼痛在劳累后加重,小便关门不固,次数频多.舌质淡,脉沉细.
四,治疗方案
正骨复位,恢复骨盆承载功能,整复手法为主.
1,骶髂关节屈曲性半脱位:以改良斜扳法(髂后上棘)或短杠杆微调手法(骶骨下端,髂后上棘)整复为宜.
2,骶髂关节伸展性半脱位:以改良斜扳法(坐骨结节)或短杠杆微调手法(骶骨上端,坐骨结节)整复为宜.
整复成功的标志是疼痛显著缓解,骨盆骨性结构恢复对称性.腰部活动恢复正常,临床体征消失,患肢承重功能恢复.
3,骶髂关节韧带扭伤:以改良斜扳法(髂后上棘)及骶髂关节拔伸法伸展扭伤的骶髂韧带和髂腰韧带,再以擦法在损伤韧带局部操作,透热为度.手法治疗有效的标志是腰骶部压痛消失,腰骶运动痛缓解.
4,骶髂关节劳损:以短杠杆微调手法(骶骨下端,髂后上棘)和以短杠杆微调手法(骶骨上端,坐骨结节)整复骶髂关节,再以骶髂关节拔伸法使关节合缝,再以擦法在关节局部操作,透热为度.手法治疗有效的标志是腰骶部压痛消失,腰骶运动痛缓解,患肢承重功能恢复.
5,骨错筋结,气滞血瘀证:推拿治疗后宜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膏如正骨油之类外涂擦,促进痊愈.
6,肝肾亏虚,筋弛骨错证:在手法治疗同时可配合导引锻炼,以外强筋骨,内实肝肾.
7,其他疗法
A,针灸:取穴:阿是穴,肾俞,大肠俞,次髎,下焦俞,环跳,殷门,委中等穴.
B,中药湿热敷:适用于骶髂关节韧带扭伤和骶髂关节劳损患者.
C,导引:屈膝屈髋蹬腿功,蛇行功,适用于骶髂关节劳损患者.
五,并发症处理
1,腰椎退变:骶髂关节劳损患者因脊柱动静力平衡失调,常合并严重腰椎退变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等病,应在治疗骶髂关节疾病的同时积极治疗腰椎疾病.
2,尿道综合征:中老年女性骶髂关节劳损患者常因影响盆腔副交感神经而并发尿道综合征,可在治疗骶髂关节问题的同时采用振下腹部,擦八髎等操作来解除副交感神经的受干扰状态,恢复正常排尿功能.
3,骶关节骨关节炎:骶髂关节劳损患者可因长期关节力学失衡,局部关节软骨过高集中载荷而引起滑膜炎或骨关节炎,即使骶髂关节面恢复正常空间关节,仍会在下肢负重时出现疼痛.可在手法治疗的同时配合局部中药热敷,理疗等方法;对于滑膜炎症者,则可采用骶髂关节封闭术.
六,注意事项
1,骶髂关节手法整复后数日应避免持续步行,尤其是上下楼梯,以免加重骶髂关节负荷而造成再次移位.
2,骶髂关节周围韧带和肌肉十分发达,整复阻力很大,手法切忌粗暴,以免引起医源性损伤,手法整复困难者应及时转诊或请上级医师处理.
七,疗效评定
1,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腰部及下肢活动无障碍.
2,好转:临床症状改善,体征减轻,腰部及下肢活动无障碍.
3,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或无变化,腰部及下肢活动仍然存在障碍.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以上是对“生育完小孩7天发现左脚肿了,是怎么回事了”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