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受凉后易感冒,左胸有不适感,稍有咳嗽.起病后一般吃消炎药或打消炎针.
最近几年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问是否是慢性支气管炎
病情分析:
你好,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粘液分泌增多.临床出现有连续两年以上,每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早期症状轻微,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
指导意见:
临床上凡有慢性或反复的咳嗽,咯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至少持续3个月,并连续两年或以上者,诊断即可成立.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三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肺功能等)亦可诊断.你的这种情况,我认为就是一个感冒的症状,由于体质不好,造成的反复出现症状.注意保暖 在气候变冷的季节,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加强锻链,多喝水,注意休息.
病情分析:
致病,洗脚,感冒,可以进一步导致肺炎的
指导意见:
受凉后易感冒,左胸有不适感,稍有咳嗽.可能诱发肺炎的,尽管起病后一般吃消炎药或打消炎针,但最好到医院拍片检查
以上是对“致病,洗脚,感冒”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受凉后易感冒,左胸有不适感,稍有咳嗽.起病后一般吃消炎药或打消炎针.
指导意见: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粘液分泌增多.临床出现有连续两年以上,每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早期症状轻微,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晚期炎症加重,症状长年存在,不分季节.疾病进展又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劳动力和健康.
生活护理:
(一)预防为主吸烟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原因,烟雾对周围人群也会带来危害,应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性,要教育青少年杜绝吸烟.同时,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因素,加强个人卫生,包括体育,呼吸和耐寒锻炼,以增强体质,预防感冒.改善环境卫生,处理“三废”,消除大气污染,以降低发病率.
(二)缓解期的治疗 应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和预防复发为主.采用气管炎菌苗,一般在发作季节前开始应用,每周皮下注射一次,剂量自0.1ml开始,每次递增0.1~0.2ml,直至0.5~1.0ml为维持量.有效时应坚持使用1~2年.核酪注射液(麻疹病毒疫苗的培养液)每周肌肉或皮下注射2次,每次2~4ml;或卡介苗素注射液每周肌肉注射3次,每次1ml(含卡介苗提取物于重0.5mg),在发病季节前用药,可连用3个月,以减少感冒及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必思添(Biostim)(克雷白肺炎杆菌提取的糖蛋白)首次治疗8天,2mg/d,停服3周;第2次治疗8天,1mg/d,停服3周;第3次治疗8天,1mg/d,连续3个月为一疗程.可预防慢性反复呼吸道感染.
(三)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的治疗应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镇咳为主;伴发喘息时,加用解痉平喘药物.
⑴抗菌治疗:一般病例可按常见致病菌为用药依据.可选用复方磺胺甲恶唑(SMZ)每次2片,每日2次;阿莫西林2~4g/d,分3~4次口服;氨苄西林2~4g/d,分4次口服;头孢氨苄2~4g/d,或头孢拉定1~2g/d,分4次口服;头孢呋辛1g/d或头孢克洛500mg~1g/d分2~3次口服.亦可选择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罗红霉素0.3g/d,分2次口服.抗菌治疗疗程一般7~10天,反复感染病例可适当延长.经治疗三天后,病情未见好转者,应根据痰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选择抗生素.
严重感染时,可选用氨苄西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奈替米星(乙基西梭霉素)或头孢菌素类联合静脉滴注给药,具体用法可参阅“抗菌药物治疗”.
⑵祛痰镇咳药可给沐舒坦(盐酸溴环已胺醇)30mg,或化痰片(羧甲基半胱氨酸)500mg,每日3次口服.溴己新(必嗽平),氯化铵棕色合剂等均有一定祛痰作用.当痰粘稠不易咳出时,可用枇杷叶蒸气吸入,或用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气道内分泌物.
慢性支气管炎除刺激性干咳外,不宜单纯采用镇咳药物,因痰液不能排出,反而使病情加重.
⑶解痉平喘药喘息型支气管炎常选择解痉平喘药物,如氨茶碱0.1~0.2g,每日3次口服;美喘清50µg,每日2次口服,博利康尼2.5mg,每日2~3次口服,复方氯喘片1片,每日3次口服.慢性支气管炎有可逆性阻塞者应常规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如异丙托溴铵(溴化异丙托品)气雾剂,博利康尼都保等吸入治疗.阵发性咳嗽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支气管痉挛,采用支气管舒张剂后可改善症状,有利于痰的清除.
温馨提示:
饮食宜清淡,忌辛辣荤腥。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