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患者年龄:四岁
遗尿,白天经常尿库子,有时会叫拉尿,有时玩得开心就好像望了拉尿似的,问他什么时候尿裤子,他说不知道
一周前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怎么治疗遗尿?
你好,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来分析,一般来讲,如果五岁以后仍发生不随意排尿即为遗尿症。遗尿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建议首先排除因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等因素引起的继发性遗尿,帮助宝宝制定适宜的生活作息制度和坚持排尿训练。
病情分析:
您好
一般来说,小儿到了1~1.5岁就可对排尿有自控能力了,三岁后不会再出现尿床,或尿裤子的现象.四岁的孩子出现尿裤子,多是平时贪玩,忽略排尿意识,一旦尿感强烈,往往忍不住就会出现尿裤子的现象,建议您多注意提醒孩子定时排尿,观察一段时间,如果仍无改善,您再带孩子去医院,寻找其他方面的原因.
指导意见:
训练孩子大小便是一件需要耐心和时间的事情.在3岁的儿童中,约有40%尿床.儿童尿床的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查清.但下列两种原因是主要的:一是儿童的膀胱尚未发育完善,存不下整个晚上所分泌的尿液.另一原因是孩子在膀胱充满尿时不能醒来主动使用厕所.
一些儿童偶然尿床也是常见的现象.这可能是生活中的紧张情绪所致,如生活的重大变化,改变睡觉环境或地方,迁移新居,父母离异等.受虐待的儿童也可能会导致遗尿.为找出尿床原因,医生会问你如下问题:A是否有家族性尿床史;B孩子多长时间排一次小便;C什么时候尿床,白天是否活动量大,情绪不稳或异常紧张等;D是否在喝水多或喝了碳酸类饮料,咖啡因,柑橘类果汁或大量水后尿床的;E孩子排尿时有何异常或尿液有何异常.
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尿床是由于疾病或生理性问题造成的.其实,这种概率很小.仅占尿床儿童的1%.导致尿床的疾病或缺陷主要有:膀胱肾感染,糖尿病,泌尿系统缺陷.
许多学龄儿童有家族性尿床史.这些儿童的父亲或母亲至少有一位小时候也是尿床的,多数情况下,要到了同他们的父母亲停止尿床的相同年龄时才不会再尿床了.
多数孩子的尿床现象是可以通过采取措施而加以控制的,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趋于好转,到了十几岁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会再尿床了,成年期尿床的比例仅有1%.
对待尿床的孩子要注意纠正方法,不应伤害其自尊心.尿床的孩子也有自己的苦恼.如不敢在朋友家住宿,不敢参加夏令营.当被发现尿床时,他们会感到尴尬或不安.应让孩子知道,尿床不是他本人的过错.事实上,无论孩子怎样努力,他还是控制不住尿床,不要以此做为笑料.更不要大惊小怪.
五条尿床的处理方法
1.睡前采取措施:睡觉前让孩子排尿,避免喝大量的液体;
2.利用尿床警报器:如果孩子已经7,8岁了还是尿床,这时应该使用尿床警报器,当警报器探测到尿液时,即开始报警.因此,孩子就会醒来排尿.这种警报器在多数药店都可买到.价值是50美圆.其有效率为60~90%.但当用上一段时间后,停止使用时,有些儿童可能又会复发尿床.
3.铺胶皮或塑料布:将胶皮或塑料布铺在床单和裤子之间.
4.让孩子自己换床单或铺床:鼓励孩子自己更换床单,这不仅让孩子有责任感,同时也会避免让家庭成员知道后的尴尬.但如果家庭成员中其他人都不做这种家务活,这时他会认为这是一种对他的惩罚,则不应让他做.
5.做膀胱撑大锻炼:让孩子在白天逐渐延长两次排尿之间间隔时间.以使膀胱慢慢撑大.这种训练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由家长监督实施.
当以上五种方法均不能奏效时,应采取药物疗法.但以药物治疗尿床这一问题尚有争议.因为,尿床随着年龄的增大,会好转的.不能算是疾病.若使用药物.恐怕是弊多利少.药物不仅会有副作用,而且也可能不起作用.
以上是对“四岁小孩白天经常尿裤子。晚上多尿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人的排尿过程是,从肾脏分解排泄的多余水分,电解质,体内垃圾,体内细胞的代谢产物等的混合液体尿液逐渐贮存到膀胱,当膀胱达到一定的容量,尿液的压力刺激位于膀胱壁的压力感受器,由压力感受器发出的排尿信号经周围神经系统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经分析处理后适时发出排尿指令,该指令到达膀胱,引起尿道括约肌松弛,逼尿肌收缩,从而将尿液排出体外.
从这一生理过程看,倘若神经系统损害,或膀胱等相关器官有占位性病变,均可引起异常排尿即遗尿症.这种遗尿症不分白天夜晚,床上或非床上,清醒或非清醒状态均可发生,且往往伴随其它病变同时出现.尿床则不同:其一,尿床是在睡眠状态,是在当事人无知觉的情况下排出尿液在床上;其二,尿床一般不伴随其它典型的神经系统病变或占位性病变体征;其三,尿床患者的理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据此分析,尿床仅仅是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或神经功能不协调所致.比如膀胱的压力感受器反应阈偏低,导致患者膀胱贮有少量尿液时,即可引起压力感受发出排尿信号引起排尿,因此患者有尿泡小,排尿次数频繁等表现.患者排尿中枢兴奋抑制功能紊乱,患者常有梦中排尿或起床时视力模糊,辨不清方向等表现.一般人在睡眠状态下,泌尿系统的工作应当处在低迷状态,而尿床患者则往往相反,泌尿系统仍在兴奋工作中.
有人认为,尿床似有遗传,虽然临床上确有不少患者的长辈有尿床病史,但我们尚未发现尿床患者遗传物质染色体的异常改变,因此笔者仅赞同尿床有家族倾向,不赞同尿床有遗传性一说.综前所述,尿床是由于神经功能不协调所致,有家族倾向,尚未发现遗传证据.
指导意见:
尿床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器械校正.药物治疗分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
中药治疗根据辨证,可分为下焦虚冷,肺脾气虚,心肾亏损,肾督不足,湿热下注和下焦湿热等证型.据此分别以济生菟丝子丸,补中益气汤,蔻氏桑螵蛸散,沈氏菟丝子丸,八正散或代抵当丸等加减治疗.从临床应用情况看,只要辨证准确,坚持服用,约有半数患者可有疗效,部分可治愈.缺点是较难坚持服用和多数患者的辨证较难把握.
西药治疗使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用药,如使用氯酯醒或联合应用副交感神经阻滞剂和拟交感神经药物,如阿托品和麻黄素;还有人应用抗利尿激素,如脱精氨酸加压素或弥凝等.部分患者虽然有效,但复发比例较大 ,且抗利尿激素应用于单纯的尿床患者,因某些指征掌握较为困难,尚有一定的危险性.
近年来有的医院正在开发外用药物治疗,并且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在这方面,武汉惠民医药研究所开发的尿床敷疗磁药兜较有代表性.它采用中医外治的方法,将药兜敷于肚脐神阙上.此法使用方便(每天佩带12个小时),具有疗效好(半数使用者可自当天停止尿床,绝大部分一星期之内显效),不限制饮水及晚间不需唤起,又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遗尿偏方:①丁桂暖脐帖敷于神阙穴(肚脐眼),每夜一贴,使用方便,药店有售,容易购买,也是一种简单易行价廉物美的敷脐药兜.②麻黄3~10克,水煎服,曾有报导,短期效果尚可,不宜久服.③补骨脂10克粉碎后炒鸡蛋,连吃10天,中药补骨脂补肾温脾,主治肾阳不足引起的尿频,遗尿,药物副作用为食欲减退,贫血,白血细胞减少及中毒性肝炎.故糖尿病,SLE,卟啉病及肝功能不良者忌用.户外活动时间较长时,于活动前3日停止内服.治疗时间忌食酸橙,芹菜,芥菜,胡萝卜等.④熟白果每日5~7枚,连吃10天,白果有小毒,不宜久服.
尿床的理疗包括针灸,穴位注射,推拿按摩和点穴治疗.虽然都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患者多为儿童,很难适应这些方法.但对成人或较大一些的孩子来说,理疗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据武汉新世纪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尿床组报道,对成人或12岁以上的孩子经多种方法治疗未愈者,点穴疗法有可能取得满意疗效.
器械校正尿床目前国内很少应用,在美国有应用夜尿警报器校正的.它是通过长时期的“尿床即被叫醒”,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来达到治疗的目的.一般治疗约需半年以上.
儿童遗尿
遗尿又称尿床,是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
儿童遗尿的诊断要点
发生于3岁以上儿童.睡眠中不自主排尿,多发生于夜间.轻者数夜1次,重者一夜多次. 3岁以内儿童,大脑发育不全,脑炎后遗症,尿路畸形等所发生的遗尿,不属本证范围.若儿童因白天游戏过度,精神疲劳,睡前多饮等原因而偶然发生遗尿者,则不属病态. 尿常规检查正常.X线摄片,部分患儿有隐性脊柱裂.
病情分析:
您好,小儿遗尿目前还没有比较完善治疗方法,它病因有如下一些:
指导意见:
小儿遗尿有二种:
一是功能性遗尿症,又称原发性遗尿,俗称尿床,尿床者80%以上是功能性的,在小时候曾经尿床并且连续6个月以上.儿童夜间遗尿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尿床的次数会逐渐减少,据统计每年以15%的比率在治愈或自愈,到了青年期仍然尿床,就非同寻常了,属于顽固性遗尿症.
二是器质性遗尿症,除尿床外还有其它更明显临床症状和病理表现,多为器质性病变,诸如下尿路梗阻,膀胱炎,神经原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病,多为伴随性和一过性,即可随其它病变好转而好转.如果小时候有尿床,现在很可能就是原发性遗尿症复发
遗尿症不仅困扰着患者,因为成年人遗尿不仅是患者本人心理健康的杀手,而且对婚姻和家庭同样具有“杀伤力”.遗尿症还困扰着很多医生,因为至今国内外还没有既无副作用又有特效的药物问世.
生活护理:
不过可以建议您给宝宝做到以下措施:
养成良好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避免过劳,掌握尿床时间和规律,夜间用闹钟唤醒患儿起床排尿1~2次.白天睡1~2小时,白天避免过度兴奋或剧烈运动,以防夜间睡眠过深.在整个疗程中,要树立信心.逐渐纠正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等情绪或行为,照顾到患者的自尊心,多劝慰鼓励,少斥责,惩罚,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这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要正确处理好引起遗尿的精神因素,通过病史了解导致遗尿的精神诱因及可能存在的心理矛盾,对于可以解决的精神刺激因素,应尽快予以解决,对原来已经发生或现实客观存在主观无法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要着重耐心地对进行教育,解释,以消除精神紧张,以免引起情绪不安.晚饭后避免饮水,睡觉前排空膀胱内的尿液,可减少尿床的次数.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