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表面平滑,实质回声均匀,未见点位性病变.
胆囊,囊内病变1部位:体部.形态:颗粒.数量:单个,大小0.4CM*0.3CM.高回声.肝内胆管未见扩张.其他都没有什么.
08年3月份检查一次,09年3月份检查一次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08年3月份检查一次,09年3月份检查一次.结果都是一样,医生说不用理的.但是我上网查询的结果好像很严重的.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我很患的胆囊息肉对身体有没有危害?能不能够彻底治疗好?
病情分析:
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表面平滑,实质回声均匀,未见点位性病变.胆囊,囊内病变1部位:体部.形态:颗粒.数量:单个,大小0.4CM*0.3CM.高回声.肝内胆管未见扩张.
指导意见:
你患的胆囊息肉对身体是有危害的,现在如果没有其他症状暂时可以不予治疗,定期检查观察病情变化即可.
如果有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是需要治疗的.
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可以彻底在于的.
你好!我所患的胆囊息肉如果做手术的话对身体有没有影响?有没有复发的可能?
病情分析:
大小0.4CM*0.3CM.高回声.肝内胆管未见扩张.
指导意见:
胆囊息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定期检查,如果发现有长大或者临床症状明显,需要考虑手术摘除,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保持心情舒畅,戒烟酒,不劳累,少吃刺激性食物,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生活护理:
要养成定期复查的习惯,以便能够及早发现异常,及时得到处理.
病情分析:
您好:根据您的检查结果可以确诊为胆囊息肉
指导意见:
胆囊息肉样病变在声像图上均可见胆囊壁有强回声或中等回声团突入胆囊腔内,不伴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可有多发或单发,目前您属于多发性的,长期息肉也是会对胆囊刺激又癌变的风险,所以还是可以考虑择期手术的,是不能使用药物来治疗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手术切除胆囊的治疗办法,如果体格不是很胖的可以考虑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只需要在腹部打4个1cm的小洞就可以,手术创伤小,恢复起来也快.
生活护理:
多喝开水,低脂饮食,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以上是对“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表面平滑,实质回声均匀”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这位朋友,你好,因形成的胆囊息肉的性质不同,癌变率逐渐增高.而在癌变中或癌变后,许多胆囊息肉患者没有不适的感觉,不知不觉发展,不知不觉癌变,这也是胆囊息肉最可怕的特点.
关于胆囊息肉的手术治疗.有着自己的标准.一般如下
(1)单发病变,大于10mm,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50岁
(2)多发病变,伴有胆囊结石,有症状,年龄大于50岁.
(3)单发病变,小于10mm,无症状,年龄小于50岁,允许观察,随访;病变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则应手术治疗.
(4)多普勒彩超检查病变有丰富血供提示为恶性新生物.
(5)CEA(肿瘤标记物),测值明显升高且除外其它胃肠道肿瘤者.
(6)胆囊息肉样病变,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者.
(7)对直径小于5mm无症状病人应间隔3到5个月随访检查.一旦病变增大或症状明显亦须行手术治疗.
胆囊息肉样病变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该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大部分患者为查体时所发现.主要症状为中上腹部隐痛(46.9%).发病年龄30~50岁者占57.8%,以中青年为主.主要依靠B超检查诊断胆囊息肉.但常难以定性,临床对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亦较困难.目前主要诊断手段是超声检查,对<5mm者的检出率可达90%以上,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率均较高.如发现多发高强回声,且有漂浮感和慧尾征者提示为胆固醇息肉,位于胆囊底部的小隆起,病变中有小圆形囊泡影和散在回声光点提示腺肌瘤病,而根据病变回声性质,蒂的有无和粗细,病变处的粘膜改变,对区分良恶性疾病有一定价值.但B超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定性及鉴别诊断又有一定局限性和假阴性率.如当病变小且位于胆囊颈部时,或伴有胆囊结石时易造成漏诊,且对定性和鉴别亦有一定困难.
近几年,非手术和中药治疗胆囊息肉病已引起医疗界的广泛重视,随着中医中药研究的深入,非手术治疗胆囊息肉的治愈率,也在迅速提高.建议考虑用中医中草药治疗.
如果你还有疑问,请继续咨询;如果你对答案满意,请你选择为答案,有问必答祝你健康!
温馨提示:
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当茶饮用。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