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胆囊慢性病变,大多数合并胆囊结石,少数为非胆石性慢性胆囊炎.本病大多为慢性起病,亦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而来.临床上可无特殊症状
指导意见:
你这情况应该遵医嘱,请临床医生视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急性的胆囊炎还不可手术的,必须得炎症消退后再考虑手术,如果是反复的发炎并且有结石的情况最好考虑手术.
病情分析:
这个原因非常多的.只有检查才能判断的啊.
指导意见:
要低脂肪饮食,低胆固醇饮食.建议口服熊去氧胆酸或消炎利胆片减轻症状,严重的抗炎治疗和手术治疗.临床上对于有下列情况者,就要及时选择手术治疗.(1)临床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病情继续恶化,非手术治疗不易缓解的病人.(2)胆囊肿大或逐渐增大,腹部压痛明显,腹肌严重紧张或胆囊坏疽及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者.(3)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诊断明确,经治疗后腹部体征加重,有明显腹膜刺激征者.(4)化验检查,血中白细胞明显升高,总数在20×109/L以上者.(5)黄疸加深,属总胆管结石梗阻者.(6)畏寒,寒战,高热并有中毒休克倾向者.
病情分析:
恶心 胃痛 腿无力 疼痛 腰疼 腿痛该如何治疗.
指导意见:
急性胆囊炎的治疗:确诊后应外科治疗.手术前处理和非手术疗法,包括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使用广谱有效的抗生素,维生素K和止药物,解痉止痛,胃肠减压,以及全身支持疗法等. 慢性胆囊炎的治疗:对临床症状明显又伴有胆石者,应行胆囊切除术治疗.对年迈体衰并有全身严重器质性病变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限制脂肪食,服用胆汁酸和利胆药物,中西医结合治疗等.
以上是对“患胆囊炎怎麽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您好,如果是已经确诊的胆囊炎,需要注意生活饮食调理,必要时药物或手术治疗.
指导意见:
胆囊炎(一)禁忌
1,避免过度劳累;
2,避免情志刺激;
3,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
4,忌食辣椒,咖喱,芥菜等具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忌酒及咖啡,浓茶;
5,忌用熘,炸,煎等方法烹调食物.高温油脂中含有丙烯醛裂解产物,可刺激胆道,引起胆道痉挛急性发作.
(二)宜食
1,可食清淡,流质饮食或低脂,低胆固醇,高糖类饮食.限制动物性脂肪,可补充适量植物油(具有利胆作用).控制动物肝,肾,脑或鱼子等食物的摄人.适量增加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的摄入比例.
2,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E等.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供给.绿叶蔬菜可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适量纤维素,更应保证.酸奶,山楂,糙米等食物也对患者有利.
3,食用适量膳食纤维,可刺激肠蠕动,预防胆囊炎发作.
4,大量摄入水分有利于胆汁稀释,每日可饮入1500~2000毫升.
5,少量多餐,可反复刺激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出,达到引流的目的.
6,合理烹调,宜采用煮,软烧,卤,蒸,烩,炖,焖等烹调方法.
生活护理:
建议生活饮食调理,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药物或手术治疗.
病情分析:
胆囊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胆囊炎发病与胆汁淤滞和细菌感染密切相关.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占60%~70%),克雷伯菌,厌氧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多由肠道经胆总管逆行进入胆囊,少数经门静脉系统至肝,再随胆汁流入胆囊.
慢性胆囊炎一部分为急性胆囊炎迁延而成,但多数既往并无急性发作史.约70%的病人伴有结石.由于胆石刺激,加上在长期慢性炎症的基础上,有过反复多次的急性发作,可使胆囊萎缩或囊壁纤维组织增生肥厚,终致囊腔缩小,功能丧失.若胆囊管为结石,炎性粘连或疤痕完全阻塞,胆汁无法流进胆囊,而胆囊内原有的胆汁,因胆色素逐渐被吸收,粘膜仍不断分泌无色水样粘液(白胆汁),即可形成胆囊积水;当继发感染,则演变为胆囊积脓.
指导意见:
1,非手术疗法:
亦可作为术前准备,包括:a.卧床休息,禁食 ,腹胀者胃管减压;b.补液,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c. 解痉止痛;d.静脉联用有效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 素,先锋霉素等;对80%-85%的早期病例有效.
2,手术疗法
1.急性胆囊炎:一般主张经12~24小时积极的内科治疗,待症状缓解再择期手术.
2.慢性胆囊炎:无论有无结石,因胆囊已丧失功能,且为感染病灶,均应择期手术切除.
3,饮食疗法
胆囊炎胆石症除用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外,营养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尤其在疼痛缓解和手术后健康恢复阶段更不容忽视营养治疗的要求及饮食治疗原则如下:
(1) 营养治疗的总目的,是通过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减轻或解除患者的疼痛和预防结石的发生.急性发作期的重症患者应禁食,可静脉补给各种营养素;当能进食时,应禁食脂肪和刺激性食物,短期可食用含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质饮食.随病情逐渐缓解可给予低脂半流质或低脂少渣软饭.每日应少食多餐,仍须限制肉及含脂肪多的食物. 慢性胆囊炎应给予充足热量的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和适量限制脂肪的饮食,同时要有丰富的维生素.
(2) 要有足够热能,方能保证患者的需要.如果患者体重过重,应给予低热能饮食,使患者体重减轻.低热能饮食中含脂肪量也要少,以适合对胆囊病患者限制脂肪的要求.一般每日供给热量7531.2~8368焦耳(1800~2000千卡).
(3) 对慢性胆囊炎患者,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增进食欲,促进胆囊收缩利于胆囊排空,应尽可能提高饮食中蛋白质比例.每日蛋白质供给量以每公斤体重l~1.2克为宜,但要避免随着蛋白质摄入过量的胆固醇.
(4) 由于脂肪能促使病变的胆囊收缩而引起剧烈疼痛,故在发作期应对其严加限制.每日脂肪供给量应低于40克或禁食,病情好转后可适量进食.
(5) 在食用碳水化合物的流质饮食时,主要的营养物质是糖.可给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每日供给300~350克,特别是在发作期应予静脉补给.
(6) 要供给丰富的多种维生素,特别要注意补充维生素B,K.
(7) 忌用刺激性食物和酒类.
病情分析:
胆囊炎好发于中年人
胆囊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一般多发生在中年人.从医学理论上讲,胆囊炎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但是实际上大多数为慢性,开始几次发病症状很轻,疼痛不太厉害,常被误认为胃病而不被引起注意,随后病变逐渐严重,在某些诱因作用下,突然表现为急性发作,上腹部靠右边剧烈地绞痛,不敢直腰,只好用手保护腹部,不敢碰,甚至疼得在地上打滚和喊叫.
指导意见:
胆囊炎为何多发生在中年人呢?这得从胆囊炎的发病原因说起.胆囊就是普通所说的苦胆,形状像梨,它是贮存和浓缩胆汁的脏器.人们在吃进食物以后,通过神经反射,使胆囊收缩,把胆汁通过胆道流入十二指肠,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如果身体过于肥胖,或是有代谢紊乱,神经内分泌调节障碍,胆结石等,胆汁就不容易从胆囊流出而滞留在胆囊里,胆汁里的水分逐渐被吸收,使胆盐浓度增高,而胆盐会刺激胆囊黏膜发炎.开始还是无菌的,随后细菌乘机侵入,便由无菌性胆囊炎开始转变为感染性胆囊炎.
有一些40岁以上的中年人,由于工作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动,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调节和代谢障碍,影响胆囊的正常收缩和舒张,使胆汁的排泄不通畅,特别是逐渐发胖的中年人,由于脂肪代谢紊乱,更容易刺激胆囊强烈收缩.如果同时有感染,消化不良,结石形成就更容易诱发胆囊炎发作了.绝经期前的中年妇女,因为内分泌改变的关系,常常影响胆汁的分泌和调节,所以得胆囊炎的机会要比同年龄的男子更多一些.
防治胆囊炎的办法主要有:
1.要经常做一些体力活动,使全身代谢活跃起来,特别是脑力劳动和上班老是坐着不动的中年人,更要有意识地多做体力劳动,防止过度的肥胖,因为肥胖是胆囊炎或胆结石的重要诱因.
2.要讲究饮食卫生,切忌暴饮暴食,适当节制脂肪食物.因为吃带脂肪的食物以后,会反射性地使胆囊收缩,一旦收缩过于强烈便导致胆绞痛的急性发作.
3.秋凉以后要注意保暖,尤其是睡觉时要盖好被,防止腹部受凉,因为肚子受凉以后会刺激迷走神经,使胆囊强烈收缩.
4.已经证明有胆结石或者肠寄生虫病的人,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胆囊发炎. 5.如果发作比较频繁,症状比较重,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用利胆药等保守疗法又不见效,就应该考虑用手术治疗.
胆囊炎的保健
一.我国胆囊炎,胆石症的主要病因与肠道寄生虫病及肠道感染有关.蛔虫能上窜钻入胆道,引起胆道发炎.蛔虫残体及蛔虫卵可成为“核心”而形成结石.肠道感染可逆行而导致胆道感染,胆囊发炎.防治这两类疾病可明显降低本病的发病率.
二.情志失调,肝胆失于疏泄可导致胆汁排泄受阻而发病.保持情绪乐观,心胸开朗是预防本病及减少复发的重要一环.
三.注意饮食卫生,酌情饮用矿泉水或磁化水.矿泉水以含有硫酸镁,硫酸钠,重碳酸钠的为佳,饮用后能使胆囊收缩,促使胆汁排出.平时应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在1500毫升以上.饮食要有节制,避免暴饮暴食.严格控制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脑,内脏,鱼卵,蛋黄等.饮食宜多用高碳水化合物,低脂,多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吃萝卜,青菜,豆类等副食,多食新鲜水果,少吃辛辣,油炸食品,应戒酒,不吃生冷不洁食物.
四.对久坐的人应强调进行户外活动,可选择做操,跑步,散步,太极拳,气功等锻炼.提倡腹式呼吸,能对胆胰肠胃起到有节律的“按摩”作用,使肝胆疏泄流畅.
医生告诉您怎样保养调理
1. 胆汁是帮助脂肪消化吸收的主要物质,胆囊炎病人的胆汁分泌不良,故脂肪吸收困难.病人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偏素食为主,尽力避免高脂肪饮食.
2. 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不暴饮暴食,少吃油腻食物,消除发病诱因.多进行经常性的活动,调理经络气血,以利于胆道疏通,减少急性发作.
胆囊炎的饮食疗法
胆道疾病与饮食有密切关系,故饮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可给予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质食品,如藕粉,米汤,果子水,蔬菜水,蜂蜜水等;少食多餐;禁用动物的脑,肝,肾及蛋黄,鱼籽等,不用油炸食物,肥肉等.忌饮酒,浓茶,咖啡及含粗纤维素多的蔬菜和水果.
胆囊炎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目的
通过对饮食脂肪和胆固醇量进行控制,辅以高碳水化物.供给足够营养,维持机体热能需要,消除促进胆石形成和引起疼痛的因素,减少诱因,增加机体抵抗力.
二,饮食治疗措施
(一)急性期
急性发作期应禁食,使胆囊得到充分休息,以缓解疼痛.由静脉补充营养.但可多饮水,在饮料中注意补充钠和钾盐,可有利于治疗疾病.疼痛缓解后,根据病情循序渐进地调配饮食,可给予清淡流质饮食或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碳水化物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豆浆等食物.病情好转后可给予低脂半流质饮食或低脂少渣软食.
慢性期
1.热能:供给正常或稍低于正常量热能,约8.37MJ(2000kcal)/d,肥胖者宜限制热能.
2.低脂肪:含脂肪多的食物可促进缩胆囊素的分泌,使胆囊收缩.胆囊炎时胆汁分泌障碍,脂肪消化吸收也受到影响,脂肪多可能诱发胆囊疼痛.故需严格限制脂肪摄入量,每天<20g,后可逐渐增加到40g以内.主要应严格限制动物性脂肪,而植物油脂有助于胆汁排泄,可以适量选用,但应均匀分布于3餐饮食中,避免在1餐中食用过多的脂肪.
3.低胆固醇:过多胆固醇大部分重新分泌于胆汁中,胆汁胆固醇浓度增高,每天摄入量以<300mg为宜,重度高胆固醇血症应控制在200mg以内.禁止食用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肝,肾,脑等内脏,鱼子,蟹黄,蛋黄等食物.
4.适量蛋白质:每天供给50~70g,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增加胆汁分泌,影响病变组织的恢复;摄入过少同样不利于受损胆道组织的修复.应适量给予高生物价蛋白质,如豆制品,鱼虾类,瘦肉,蛋清等食物.
5.碳水化物:每天300~350g,以达到补充热能,增加肝糖原,保护肝细胞的目的.应供给复合碳水化物为主的食物,适当限制单糖,如砂糖,葡萄糖的摄入;对合并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者更应限制.
6.供给丰富维生素:维生素A有防止胆结石作用,有助于胆管上皮生长和保持完整性,帮助病变的胆道修复,大量补充对胆道疾患恢复有利.其他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B族维生素也应充分供给.
7.食物纤维:植物纤维能增加胆盐排泄,抑制胆固醇吸收,降低血脂,可使胆固醇代谢正常,减少形成胆石的机会.食物纤维不但有利胆作用,且能刺激肠蠕动,有利通便,促使肠内产生的吲哚,粪臭素等有害物质尽快排出,防止胆囊炎发作.可选含食物纤维高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萝r,,豆类,水果,粗粮;及香菇,木耳等有降低胆固醇作用的食物.
8.大量饮水:多喝水和饮料,可以稀释胆汁,促使胆汁排出,预防胆汁淤滞,有利于胆道疾病的恢复,每天以1000~1500ml为宜.
9.少量多餐:少量进食可减少消化系统负担,多餐能刺激胆道分泌胆汁,保持胆道畅通,有利于胆道内炎性物质引流,促使疾病减缓和好转.
10.饮食禁忌:刺激性食物和强烈调味品,如辣椒,咖喱,芥末,酒,咖啡等;油煎油炸及产气食物;注意卫生,防止肠道寄生虫和细菌感染.
病情分析:
您好!根据你的情况考虑可能是胆囊炎引起的症状,不过腰腿痛不是胆囊炎的症状.
指导意见:
建议您最好去医院做详细检查,确诊是否患有胆囊炎,可以检查肝胆B超,肝功及乙肝两对半.腰腿痛就要拍腰椎及膝关节的片子.如果确诊是胆囊炎的话就应该卧床休息,禁食 ,腹胀者胃管减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 解痉止痛;静脉联用有效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 素,先锋霉素等.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就要手术切除胆囊.
以上是对“患胆囊炎怎麽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