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无原因发病 眼睛红 肿 痛
已经一周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用左氧氟沙星眼药水和阿昔洛韦眼药水滴眼 无好转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需要如何继续治疗
病情分析:
你好.请停止使用眼药水.因为引起角膜炎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病毒细菌感染有可能是风沙刺激,不能盲目用药否则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指导意见:
建议您到医院眼科进行检查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起角膜炎后再遵医嘱用药.祝您早日康复.
病情分析:
你好我给你个方子!
结膜炎:疏风清热利湿汤
药物组成 金银花15-20g 连翘15g 黄芩15g 夏枯草15g 陈15g 牡丹皮15g 白鲜皮15g 赤芍15g 生地20-30g 藿香l0g 木贼12g 枳壳12g
制剂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 次温服.
适应病证 急性结膜炎.
指导意见:
方中金银花,连翘,黄芩,夏枯草,木贼疏风清热解毒;绵茵陈,白鲜皮清热利湿;藿香化湿辟浊,并用赤芍牡丹皮,生地黄,枳壳行气凉血活血,共奏疏风清热,利湿解毒之功,再配合双黄连溶液作眼浴,内外兼治,使53例经常规方法治疗10天以上无效的急性结膜炎患者,经过5—15天治疗,全部治愈.
病情分析:
结膜炎(conjunctivitis)是眼科的常见病,但是其发病率目前尚未确定.由于大部分结膜与外界直接接触,因此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中感染性(如细菌,病毒,及衣原体等)和非感染性因素(外伤,化学物质及物理因素等)的刺激,而且结膜的血管和淋巴组织丰富,自身及外界的抗原容易使其致敏.俗称红眼病.
指导意见:
具体方法:
1.执行眼部接触隔离.
2.分泌物多者,用生理盐水,硼酸水或抗生素溶液冲洗结膜囊每日数次,并滴或涂磺胺类,抗生素溶液或眼膏,4~6/d.也可用1%硝酸银涂布睑结膜,随即用生理盐水冲洗,1/d.
3.炎症严重或分泌物多,局部治疗疗效不佳者,可全身用磺胺药或抗生素.
4.对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可用生理盐水冲洗,3/d,1%~5%盐酸吗啉胍溶液及类固醇液滴眼等治疗. 如伴有全身症状, 可请传染科会诊.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后,应用0.1%过氧乙酸溶液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5.对流行性结膜角膜炎,可用1:4000高锰酸钾液洗眼,每日数次,并可选用1%~5%盐酸吗啉胍溶液,0.1%疱疹净(IDU)液,0.05%环胞苷液,抗生素眼膏或溶液等滴眼.
6.有角膜并发症时,按角膜炎处理.
7.急性结膜炎症状消退后,须继续滴药1周,但次数可酌情减少.
8.慢性结膜炎注意病因治疗, 如有慢性泪囊炎者应先治疗, 找不到原因者可加用0.5%硫酸锌等滴眼.
9.泡性结膜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可加用类固醇,冷冻疗法等治疗.
以上是对“结膜炎常用哪些药物..”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结膜炎的治疗,若是急性病毒性结膜炎,可点用类固醇(可地松)眼药水,以减轻病情.细菌性结膜炎,则须投与抗生素药水,药膏,甚至口服或注射抗生素.
治疗慢性结膜炎,必须先找出原因.若是环境刺激原引起的,则尽量减少接触刺激源,如减少到公共场所(尤其是密闭室内),减少接触吸烟及燃烧废弃物之烟灰.若是过敏原引起的,则避免接触花粉,油漆,灰尘.
若长期使用眼药水或眼药膏所引起的,可先停用眼药一段时间,点用不含药物及防腐剂之眼药水(如生理食盐水或人工泪液);而以毛巾热敷眼部(闭眼睛)一天三至四次,每次五至十分钟,也是简单易行而有效之方法.
若是慢性眼睑炎引起的,则治疗要花一段时间.将眼睑缘之分泌物清理干净;挤压睑板腺;以婴儿洗发精洗净睫毛毛根(每天三,四次);热敷并点消炎药膏等方法都有助益.
此外须特别提醒的是,结膜炎虽不是什么大毛病,但结膜炎并不是“眼部充血”的唯一原因.眼部充血除了结膜炎外,也要考虑是眼部其它疾病,如角膜破皮,虹彩炎,青光眼,角膜溃疡或是眼睛内部发炎等眼疾之警讯,不可以大意.
指导意见:
具体方法:
1.执行眼部接触隔离.
2.分泌物多者,用生理盐水,硼酸水或抗生素溶液冲洗结膜囊每日数次,并滴或涂磺胺类,抗生素溶液或眼膏,4~6/d.也可用1%硝酸银涂布睑结膜,随即用生理盐水冲洗,1/d.
3.炎症严重或分泌物多,局部治疗疗效不佳者,可全身用磺胺药或抗生素.
4.对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可用生理盐水冲洗,3/d,1%~5%盐酸吗啉胍溶液及类固醇液滴眼等治疗. 如伴有全身症状, 可请传染科会诊.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后,应用0.1%过氧乙酸溶液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5.对流行性结膜角膜炎,可用1:4000高锰酸钾液洗眼,每日数次,并可选用1%~5%盐酸吗啉胍溶液,0.1%疱疹净(IDU)液,0.05%环胞苷液,抗生素眼膏或溶液等滴眼.
6.有角膜并发症时,按角膜炎处理.
7.急性结膜炎症状消退后,须继续滴药1周,但次数可酌情减少.
8.慢性结膜炎注意病因治疗, 如有慢性泪囊炎者应先治疗, 找不到原因者可加用0.5%硫酸锌等滴眼.
9.泡性结膜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可加用类固醇,冷冻疗法等治疗.
病情分析:
结膜炎一周了,用左氧氟沙星眼药水和阿昔洛韦眼药水无好转
指导意见:
您可能由于用药后继续用眼过度造成一周无法好转,下一步可以局部滴用0.5%可的松眼药水,0.1%利福平眼药水等及白降汞和黄降汞膏等.为防止继发感染,可同时使用广谱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此外以后您要加强营养,调节饮食,多接受阳光照射及新鲜空气,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病情分析:
·眼红;
·眼睑红肿;
·眼痒,眼烧灼感;
·流泪或溢泪;
·晨起时轩分泌物多而难以睁眼.
1. 病毒感染:
普通感冒,流感或其它病毒感染均可引起急性结膜炎,症状有:流泪,眼痒,眼红,烧灼感等,甚眼睑肿胀,常称为“红眼病”.患了“红眼病”,可滴人工泪液,也可进行冷敷 ,或滴用医生所开的眼水.病毒感染可能迅速传播,因此您尖经常洗手,不要擦眼,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
2. 细菌感染
细菌性结膜炎通常为单眼,流泪,分泌物较稠,如未能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医生给您开有效的抗菌眼水或眼膏,此外,冷敷则能消肿,您应经常洗手,不要擦眼,不要与他人共用毛巾.
备注:结膜炎很不易好,随着温度高低而变化
预防要点:
·习惯常用温水和肥皂洗手;
·不与他人共用眼水或眼膏;
·眼睛红肿时,不宜配戴角膜接触镜,不宜眼部化妆,一旦发现眼部感染 ,向医生求助.使用纸巾或一次性毛巾.
慢性结膜炎的致病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感染因素 由于急性结膜炎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而转变为慢性.
2:刺激因素 为最常见的原因.如居住或工作环境不良,空气污浊,风沙,烟雾,强光,
照明不足,有害气体,过度饮酒和睡眠不足,游泳过程中水污染以及其它疾患引起的
刺激.
3:药物刺激 由于长期应用某些眼药如肾上腺素,缩瞳药和一些刺激眼药.
指导意见:
结膜炎的治疗,若是急性病毒性结膜炎,可点用类固醇(可地松)眼药水,以减轻病情.细菌性结膜炎,则须投与抗生素药水,药膏,甚至口服或注射抗生素.
治疗慢性结膜炎,必须先找出原因.若是环境刺激原引起的,则尽量减少接触刺激源,如减少到公共场所(尤其是密闭室内),减少接触吸烟及燃烧废弃物之烟灰.若是过敏原引起的,则避免接触花粉,油漆,灰尘.
若长期使用眼药水或眼药膏所引起的,可先停用眼药一段时间,点用不含药物及防腐剂之眼药水(如生理食盐水或人工泪液);而以毛巾热敷眼部(闭眼睛)一天三至四次,每次五至十分钟,也是简单易行而有效之方法.
若是慢性眼睑炎引起的,则治疗要花一段时间.将眼睑缘之分泌物清理干净;挤压睑板腺;以婴儿洗发精洗净睫毛毛根(每天三,四次);热敷并点消炎药膏等方法都有助益.
此外须特别提醒的是,结膜炎虽不是什么大毛病,但结膜炎并不是“眼部充血”的唯一原因.眼部充血除了结膜炎外,也要考虑是眼部其它疾病,如角膜破皮,虹彩炎,青光眼,角膜溃疡或是眼睛内部发炎等眼疾之警讯,不可以大意.
具体方法:
1.执行眼部接触隔离.
2.分泌物多者,用生理盐水,硼酸水或抗生素溶液冲洗结膜囊每日数次,并滴或涂磺胺类,抗生素溶液或眼膏,4~6/d.也可用1%硝酸银涂布睑结膜,随即用生理盐水冲洗,1/d.
3.炎症严重或分泌物多,局部治疗疗效不佳者,可全身用磺胺药或抗生素.
4.对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可用生理盐水冲洗,3/d,1%~5%盐酸吗啉胍溶液及类固醇液滴眼等治疗. 如伴有全身症状, 可请传染科会诊.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后,应用0.1%过氧乙酸溶液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5.对流行性结膜角膜炎,可用1:4000高锰酸钾液洗眼,每日数次,并可选用1%~5%盐酸吗啉胍溶液,0.1%疱疹净(IDU)液,0.05%环胞苷液,抗生素眼膏或溶液等滴眼.
6.有角膜并发症时,按角膜炎处理.
7.急性结膜炎症状消退后,须继续滴药1周,但次数可酌情减少.
8.慢性结膜炎注意病因治疗, 如有慢性泪囊炎者应先治疗, 找不到原因者可加用0.5%硫酸锌等滴眼.
9.泡性结膜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可加用类固醇,冷冻疗法等治疗.
以上是对“结膜炎常用哪些药物..”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考虑是药物的不敏感的可能性很大,细菌性的结膜炎可以换种抗菌眼药试试,妥布霉素眼水可以试试
指导意见:
针对病毒性结膜炎目前没有很好的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不敏感的话可以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试试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的情况 结膜炎
指导意见:
治疗发病季节,可戴有色保护眼镜,尽量避免接触花粉,强烈的阳光和烟尘.局部滴用0.15%的可的松眼药水,症状消退甚速,但不能根治,长期滴眼应注意副作用.滴用2%~4%色苷酸二钠溶液,1∶5000肾上腺素,1%麻黄素或0.25%稀醋酸等溶液,可以减轻症状.β射线照射,有获良好效果者.
温馨提示:
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