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头晕,容易摔跤.
半年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高血压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香蕉皮煎水喝是不是可以降血压?
病情分析:
1级高血压(“轻度”)
高压:140 ~159
低压:90 ~99
2级高血压(“中度”)
高压:160 ~179
低压:100 ~109
3级高血压(“重度”)
高压:≥180
低压:≥110
指导意见:
香蕉皮煎水喝可以降血压,但是效果不好.
建议: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药物治疗,综合治疗重度高血压
一般建议服用长效的降压药,ACEI类(如:依那普利)或者钙离子拮抗剂类(如:硝苯地平缓释片).前者有较好的保护心血管的功能的优点.难降型的高血压可以加服利尿剂治疗.同时饮食的调整也很重要,特别是盐的摄入,要低盐低脂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脑血管意外的和冠心病并发症的发生
病情分析:
在我们国家,许多人有饮茶的习惯.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具有增强血管弹性的作用,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还能降低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从而达到了预防及治疗动脉硬化的目的.因此,高血压病人可以喝茶.但是,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它人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使心率加快,心脏负担加重,饮过浓的茶水就可引起这些副作用,会对高血压病人不利.因此,要提醒高血压病人适当喝茶,避免喝浓茶.
指导意见: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1.三餐 饮食安排应少量多餐,避免过饱;高血压患者常较肥胖,必须吃低热能食物,总热量宜控制在每天8.36兆焦左右,每天主食150-250克,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占50%.
不伴有肾病或痛风病的高血压病人,可多吃大豆,花生,黑木耳或白木耳及水果.
晚餐应少而清淡,过量油腻食物会诱发中风.食用油要用含维生素e和亚油酸的素油;不吃甜食.多吃高纤维素食物,如笋,青菜,大白菜,冬瓜,番茄,茄子,豆芽,海蜇,海带,洋葱等,以及少量鱼,虾,禽肉,脱脂奶粉,蛋清等.
2.低盐 每人每天吃盐量应严格控制在2-5克,即约一小匙.食盐量还应减去烹调用酱油中所含的钠,3毫升酱油相当于1克盐.咸(酱)菜,腐乳,咸肉(蛋),腌制品,蛤贝类,虾米,皮蛋,以及茼蒿菜,草头,空心菜等蔬菜含钠均较高,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3.高钾
富含钾的食物进入人体可以对抗钠所引起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可以在食谱中经常"露面".这类食物包括豆类,冬菇,黑枣,杏仁,核桃,花生,土豆,竹笋,瘦肉,鱼,禽肉类,根茎类蔬菜如苋菜,油菜及大葱等,水果如香蕉,枣,桃,橘子等.
4.鱼
不论对哪种高血压患者,鱼是首选的,因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每星期吃一次鱼的比不吃鱼者,心脏病的死亡率明显低.
5.果蔬
每天人体需要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可以通过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来满足.有人提倡,每天吃1-2只苹果,有益于健康,水果还可补充钙,钾,铁,镁等.
6.补钙
有人让高血压患者每天服1克钙,8星期后发现血压下降.因此应多吃些富含钙的食品,如黄豆,葵花子,核桃,牛奶,花生,鱼虾,红枣,鲜雪里蕻,蒜苗,紫菜等.
7.补铁
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铁低于正常,因此多吃豌豆,木耳等富含铁的食物,不但可以降血压,还可预防老年人贫血.
8.饮水
天然矿泉水中含锂,锶,锌,硒,碘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煮沸后的水因产生沉淀,对人体有益的钙,镁,铁,锌等会明显减少,因此对符合标准的饮用水宜生喝.茶叶内含茶多酚,且绿茶中的含量比红茶高,它可防止维生素c氧化,有助于维生素c在体内的利用,并可排除有害的铬离子.此外还含钾,钙,镁,锌,氟等微量元素.因此每天用4-6克茶叶(相当于2-3杯袋泡茶)冲泡,长期服用,对人体有益.
以上是对“香蕉皮煎茶喝,可以治高血压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你好,近代医学建议,用香蕉可治高血压,因它含钾量丰富,可平衡钠的不良作用,并促进细胞及组织生长.有资料提出有香蕉皮煎水喝可以降血压.或者是可以每天吃数根香蕉.
指导意见:
降血压的方法有很多种,用香蕉皮煎水喝也算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试试.祝你健康.
病情分析:
1级高血压(“轻度”)
高压:140 ~159
低压:90 ~99
2级高血压(“中度”)
高压:160 ~179
低压:100 ~109
3级高血压(“重度”)
高压:≥180
低压:≥110
指导意见:
香蕉皮煎水喝可以降血压,但是效果不好.
建议: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药物治疗,综合治疗重度高血压
一般建议服用长效的降压药,ACEI类(如:依那普利)或者钙离子拮抗剂类(如:硝苯地平缓释片).前者有较好的保护心血管的功能的优点.难降型的高血压可以加服利尿剂治疗.同时饮食的调整也很重要,特别是盐的摄入,要低盐低脂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脑血管意外的和冠心病并发症的发生
温馨提示: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