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耳朵冻的红肿.疼
上班路上冻的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用风油精擦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怎样治疗耳朵冻伤
病情分析:
耳朵被冻的红肿怎样治疗耳朵冻伤
指导意见:
1.皮肤未破损者可选用:①10%樟脑软膏,松节油,冻疮软膏,猪油蜂蜜软膏,云南白药酊剂,冻康灵,辣椒痛可贴等涂擦或外贴患处;②用茄子杆,辣椒杆或祁艾,冬瓜皮,桂皮水煎后热泡患处(以不烫伤为度)30分钟,每日1-2次.2.已破溃有脓性分泌物者可选用①3%硼酸水清洗后,外敷10%硼酸软膏或10%氧化锌软膏;②碘伏涂擦后,外敷凡士林纱布;③局部感染严重者,应到医院就诊接受抗生素治疗.
病情分析: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
指导意见:
建议:1用手轻柔的揉搓耳朵,到耳朵发红发烫为止,每天五到六次,以便加速末梢循环.
2可买冻疮膏擦患处,按说明使用.
3用生姜煮水擦患处.
买一点冻疮膏涂一下,最主要的是注意保暖,无论什么时候,把冻伤的耳朵保护起来,不能继续着凉,注意不要弄破,防止感染.
以上是对“耳朵被冻的红肿”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在寒冷的冬季,许多人会发生耳廓冻伤,耳廓的皮肤出现红肿,奇痒难忍,发热,总想用手去揉,逐渐感觉刺痛,有时皮肤发亮并出现水疱.严重的耳廓冻伤皮肤破烂,可发生溃疡,耳廓流黄水,表面结痂.耳廓由于长期缺血,缺氧可发生干性坏死,“冻掉了耳朵"的现象并不鲜见.造成终身耳朵缺损而残废畸形.
指导意见:
耳廓冻伤后,可用手轻轻按摩耳廓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不论冻伤轻重如何,千万不可立即到热的室内去烤火或用热水袋,热毛巾等突然加热,以免引起血管痉挛,而造成局部坏死.也不可用力揉搓,否则易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发生耳廓假性囊肿和耳廓软骨膜炎.耳廓冻伤早期,可把大萝卜切成厚片放在火边烤热,在耳廓冻伤红肿处涂擦,起到化滞散淤,活血消肿的作用,注意勿用力擦伤皮肤.如果冻伤比较厉害,可在局部涂抹冻疮软膏,口服抗生素.如果耳廓已经溃烂甚至有软骨暴露时,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生活护理:
为了预防耳廓冻伤的发生,应注意防寒保暖.
病情分析:
由于局部血液循环比较差,气温降低的缘故.
指导意见:
可以去买点冻疮膏来擦擦,要保持那里的温度.自己要注意保暖,以后出门的时候把帽子戴上.
病情分析: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两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其中主要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冻疮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里常较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欲减少冻疮的发生,关键在于入冬前就应开始预防.
指导意见:
有冻疮体质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维生素A,C及矿物质的食入,可口服烟酰胺片0.1克,日3次,钙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机体耐寒力.也可在冻疮好发部位涂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闭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后可用),每日擦2-3次.
中药治疗可内服“人参养荣汤”:当归12克 肉桂10克 白芍12克 川芎12克 桂枝10克 生姜皮10克(无此药时可用干姜8克代替)党参18克 黄芪18克 鸡血藤30克,煎水内服.
外治法:桑枝100克 桂枝30克 甘草30克 川芎20克 (如创面有溃烂者可再加鸦胆子25克或黄连25克),水煎,等待温度适宜(温度为35~40℃),温洗或浸泡.每天2次
病情分析:
由于局部血液循环比较差,气温降低,所以才会长的,在寒冷季节里常较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欲减少冻疮的发生,关键在于入冬前就应开始预防.
指导意见:
可以去买点冻疮膏来擦擦,要保持那里的温度,破了或者流脓的话建议要保护好创口,不要感染了.
有冻疮体质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维生素A,C及矿物质的食入,可口服烟酰胺片0.1克,日3次,钙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机体耐寒力.也可在冻疮好发部位涂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闭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后可用),每日擦2~3次.
祝你早日康复!
以上是对“耳朵被冻的红肿”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冻伤是由于受寒冷刺激而引起的损害.凡人体受寒冷侵袭,引起局部血脉凝滞,皮肤肌肉损伤的疾患,均称为冻伤.本病多发于手,足,耳,鼻及面部等暴露部位,在初冬和天气骤变时发病率较高.
指导意见:
普及预防冻伤知识,改善必要的防寒设备.
2.增强体质,加强耐寒锻炼,寒冷作业时勤活动.
3.对手,耳,鼻等暴露部分予以保护.鞋袜不要过紧,并注意保持干燥潮湿后及时更换.另外,所穿的衣服应该温暖,而且松紧适宜.
4.出现冻伤后,不宜立即烤火.如发现已有冻伤应及早治疗,尽量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温馨提示:
在洗手、洗脸时不要用含碱性太大的肥皂,以免刺激皮肤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