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天
刚出生的宝宝得了黄疸,除了光疗还有什么可以医治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刚出生的宝宝得了黄疸,除了光疗还有什么可以医治.比如中药
病情分析:
大约有三成左右的以母乳哺育的宝宝黄疸现象会比较明显,而且黄疸的时间会持续到比较久.如果小宝宝出现黄疸时必需把以上所提各点与疾病有关的原因全排除后,最后才考虑母乳这一项原因.一般因为母乳所引起的黄疸,其出现的时间较慢,大约出生后一周左右才较明显,黄疸可以考虑暂停母乳两天,用牛奶取代,指数都会自然降低.绝不建议贸然把母乳全部停掉.
指导意见:
为何母乳会引起新生儿黄疸,其原因在医学上还不是很明了,可能与母乳中某些脂肪酸的含量有关,但是一般与母亲本身的饮食及健康似乎没有直接关系
病情分析:
黄疸的其他疗法
1.外治法
(1)甜瓜蒂10克,研末搐鼻,每日数次,黄水流尽则愈.
(2)茵陈蒿1把,生姜1块,捣烂,擦于胸前,四肢.
2.针灸疗法
针刺章门,太冲,脾俞,肝俞,劳宫,脊中等穴.若嗜卧,四肢倦怠者,可灸手三里.
3.饮食疗法
(1)鸡骨草煲红枣:鸡骨草60克,红枣8枚,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阳黄,急黄.
(2)溪黄草煲猪肝:溪黄草60克,猪肝50克,水煎服.适用于阳黄,急黄.
(3)丹参灵芝煲田鸡:丹参30克,灵芝15克,田鸡(青蛙)250克.将田鸡去皮洗净同煲汤,盐调味饮汤食肉.适用于阴黄.
4.预防调护
饮食有节,勿嗜酒,勿进食不洁之品及恣食辛热肥甘之物. 黄疸病人应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饮食宜清淡. 本病一旦发现,立即隔离治疗,并对其食具,用具加以清毒,将其排泄物深埋或用漂白粉消毒. 经治疗黄疸消退后,不宜马上停药,应根据病情继续治疗,以免复发.
甜瓜蒂能治顽固性黄疸
人们在吃甜瓜的时候,经常把甜瓜蒂扔掉,而天津市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一科主任贾建伟却把甜瓜蒂研成了粉末,通过鼻吸的方法治疗顽固性黄疸,每周1~2次,2~4周即可具有明显效果.
贾建伟说,该法对于肝细胞性黄疸具有好的疗效.各型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经过常规治疗3周后,黄疸没有明显消退.总胆红素大于100umol/L的患者,但是没有严重心脏病及鼻咽部原发病患者,也都能使用这种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先把所用药物研成细末,由一侧鼻腔吸入到鼻黏膜上,观察24小时,用药期间注意加强盐水漱口,以减轻药物对患者咽部的刺激.每次20mg就可以达到治疗效果,鼻子里会排出大量黄色的分泌物.黄疸越重的人分泌物量越多,排泄物中的胆红素含量越高.一般为每周1~2次,连续2~4周,就可使黄疸接近正常.但是甜瓜蒂具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每次用药时,都要严格控制剂量.
中医理论认为,鼻为清窍,其气上通于脑,下行于肺,药物纳鼻而传十二经,药物通过鼻黏膜吸收,作用于经络,血脉及脏腑,循经入络直达病灶,起到祛病除疾的目的.因此鼻疗有通窍祛闭,宣畅气机的功效.而中药的“散”,作用于血流丰富的鼻黏膜,能使药物迅速发挥作用,与静脉给药有异曲同工之处.
黏膜给药具有剂量小,起效快,有利于药物作用的发挥等优势,而且不经过代谢,能减少肝脏负担,避免肝损害的进一步加重.贾建伟说,从临床上观察,对于确是淤胆患者,使用甜瓜蒂粉吸入鼻治疗的效果不亚于思美泰和激素.用药后鼻分泌物量越多的患者,排泄胆红素越快.对于酒精造成的顽固性黄疸患者,尤其有效.
新生儿黄疸中药方剂
【辨证】湿热熏蒸,胆汁外溢.
【治法】清热化郁,健脾和肝.
【方名】和肝散.
【组成】全瓜蒌60克,广郁金15克,片姜黄15克,神曲15克,生甘草15克.
【用法】共研细粉,3岁每次2克(可随年龄大小的而增减),每日3-4次,白糖水冲服.
【出处】马荫笃方
新生儿黄疸预防与保健
孕母期间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不可滥用药物如孕母有黄疸病史可口服黄疸茵阵冲剂自确诊的服至分娩服药时间以两个月以上为宜婴儿出生后宜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退而复现等情况以便及时破损感染
指导意见:
蓝光护理的注意点:
蓝光疗法是以波长420-470nm的蓝色荧光管照射新生儿的皮肤,可使血清及照射部位皮肤间接胆红素转化为光-氧胆红素,并经胆汁及尿排出体外,以降低间接胆红素的含量.
往蓝光床水盆内注入蒸馏水,调节温度30-32度早产儿/新生儿32-36度,湿度55%-65%,上灯管距30-50CM,下灯管距20-30CM,光疗前测生命体征,记录黄疸程度,戴上眼罩及尿布,每2-4小时测生命体征,保证水分的供给,2次喂奶间给予糖水.
这样的小孩不需要治疗,那是生理性的黄疸,药物会加重黄疸,要观察治疗!
以上是对“宝宝得了黄疸,除了光疗还有什么可以医治”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黄疸又称黄胆,俗称黄病,是一种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某些肝脏病,胆囊病和血液病经常会引发黄疸的症状.
指导意见:
1.阴黄:黄色不明显,下身黄而上身不黄;小便夜间不舒服,白天通利.病因是轻微湿,治疗宜用“去黄散”6-15克加茯苓,泽泻,薏米之类或五苓散.连服数剂即退.
2.阳黄:黄色如金,上身眼目尽黄,下身不黄;白天小便不畅,或痛或不痛,夜间正常;病因是轻微湿,治疗宜用“去黄散”15-18克加升麻,橘梗,茯苓,花粉,麻黄芩等,数剂即愈.
3.热黄:口大渴,多饮反觉不快,一身尽黄;眼目发黄色淡,小便急数疼痛,尿色如黄汁.病因热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15克加龙胆草,栀子,白芍,茯苓,泽泻等,大热泄黄疸亦除.
祝宝宝健康!
温馨提示:
经治疗黄疸消退后,不宜马上停药,应根据病情继续治疗,以免复发。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